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 录-、专业名称与代码二、招生对象三、教育类型、学制与学历四、培养目标五、人才培养规格及毕业要求六、专业分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就业面向定位(二)职业岗位分析(三)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七、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九、教学进程安排十、教学保障条件(-)师资队伍(二)实践教学条件(三)机制制度保障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9学习领域课程名称食品分析与检验学期第4学期学时学分6职 业 能 力 要 求食品分析与检验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或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科 学技术方法,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通过营养成分、添加剂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与检测 以鉴
2、别食品的品质和营养组成,判断食品的平安情况,从而促使生产部门生产出品质优良,营 养齐全的平安食品。学习该课程必须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知 识。该课程贯穿于食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的全过程,既是食品营养 与检测专业最重要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也是一门技术型应用学科。学 习 目 标熟练掌握包括采样、样品前处理,常规理化分析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表达等食品分 析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学 习 内 容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基础知识1、检验用水、试剂的要求2、检验用器皿的要求3、常用玻璃器皿及仪器4、检验的有关要求和防护知识样品预处理和数据分析1、样品的采集2、样品的制备和保存3、样
3、品的预处理4、数据分析5、误差的来源6、有效数字食品营养素的测定1、水分的测定2、酸度的测定3、脂肪的测定4、蛋白质的测定5、氨基酸总量的测定6、碳水化合物的测定7、维生素的测定8、灰分的测定食品添加剂和限量兀素的测定1、防腐剂的测定2、甜味剂糖精钠的测定3、抗氧化剂的测定4、漂白剂的测定5、发色剂的测定6、着色剂的测定7、限量元素的测定食品中有毒物质的测定1、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2、食品中霉菌毒素及其检测3、食品中天然毒素及其检测4、食品中源于包装材料、加工过程中形成及其他有害物质及其检测5、食品中人为非法添加物学习领域课程名称食品检测仪器分析技术学期第3学期学时学分4职业能力要求食品检测仪
4、器分析技术是利用现代仪器研究和探讨食品品质和食品卫生及其变化的一 门学科。它主要讲述食品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食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有毒有害物质 等的分析检验。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分析检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和掌握现代仪器分析在科研、生产检测及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的 训练,一方面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动手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也可更扎实地掌握 食品分析检验技术,另一方面为其今后从事食品科学研究及相关分析检测工作打下良好基 础。学 习 目 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食品分析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测试条件和定 性定量分析方法等。使学生对食品的品质的评
5、价、成分(元素组成)的定性、定量分析工 作与一个完整的了解。1、通过实际检测工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团流变性能的测定方法,培养通过面团流 变性能的测定,评价面粉的能力。2、通过实际检测工程的学习,掌握常用光谱分析方法,如红外、紫外、原子吸收光谱 分析法。3、通过实际检测工程的学习,掌握常用色谱分析方法,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分析法。 了解质谱连用技术。4、了解当今食品分析领域其他先进技术,如PCR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核磁共振分析 等。学 习 内 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面粉流变性能测定、红外、紫外、原子吸收、气相、液相分析 技术。1、粉质仪2、拉伸仪1、红外光谱分析2、紫外光谱分析3、原子吸收光
6、谱1、气相色谱分析2、液相色谱分析1、PCR2、核磁共振分析3、酶联免疫技术10学习领域课程名称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学期第3学期学时学分6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以食品微生物基础知 识为主线,以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为辅线的实用性食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作 用是衔接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如基础化学、生物化学等)和各门专业课程(如酿酒生产技 术、酿造生产技术、焙烤生产技术、乳制品生产技术等)。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微生物学,以 突出实用性、应用性为原那么,淡化传统微生物学的学科系统性,突出食品微生物基础知识在食 品生产中的应用,强化微生物综合实验技术与相
7、应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是我国高 职高专食品发酵专业课程改革的突破性尝试。学 习 目 标1、深刻理解食品微生物基础知识,如食品生产中常见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 和霉菌等)的细胞结构与功能、营养需求特点及培养基的配制、生长规律及其生长控制、 代谢及其调解、遗传与育种等知识。2、掌握食品微生物基础知识在食品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即生产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生 产过程的微生物控制、发酵过程控制与菌种选育。3、掌握微生物基础实践技能,即遵守实验室工作规那么,掌握实验现象观察技能、常用 实验仪器与设备使用方法、各种常规实验的规范化操作技能、实验结果描述与分析能力以 及进行实验报告编写等各种综合实验技能。4、
8、能够创造性地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性学习与探索性实验。学 习 内 容实验室用培养基的配制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2、微生物生长所需要营养物质及其生理作用。3、培养基的概念和配制的基本原那么。4、营养物质的吸收。细胞结构及形态的观察1、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基本细胞结构与功能。2、食品工业常见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3、噬菌体的结构以及与寄主的关系。微生物检验技术微生物制片与染色技术。微生物制片。微生物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酵母菌细胞测定与计数1、微生物生长的概念与过程。2、微生物生长的测量方法。3、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微生物代谢与发酵控制1、微生物代谢调节与发酵控制之间的关系。2、酒精生产中发酵控
9、制。3、味精等生产中发酵控制。11学习领域课程名称食品营养与卫生学期第3学期学时学分6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有较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课程,是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本课程是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分析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研究食品营养学方面的科学 知识,解决饮食科学化问题的一门实用健康教育理论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 使学生了解营养学现状及开展趋势;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知识,理解食物中糖类、脂类、蛋 白质等的功能及其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以及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提高综合分析 营养失调的表现病症、原因及防治措施等的能力;掌握营养供给与食物来源以及一 些日常生活中的营养保健常识。学
10、习 目 标1、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等环节,使学生具备从事食品 生产所必需的营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通过工程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食品营养方面的基本实践技能,会应用已学的知识 和技能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从而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须的综合职业能力。学 习 内 容营养学基础1、人体所需的能量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脂肪的生理功能4、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5、矿物质的种类和生理功能6、维生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营养价值评价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和标准2、谷类的营养价值3、豆类的营养价值4、肉类的营养价值5、果蔬类的营养价值6、蛋类的营养价值食物加工1、加工对食品中营养素
11、的影响2、烹调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3、贮藏保鲜对食品中营养素的影响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1、孕妇的营养2、乳母的营养3、婴儿的营养4、幼儿的营养5、学龄儿童的营养6、青春期的营养公共营养师,学习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尽量与联合办学企业和毕业生主要岗位的所需知识 相联系。公共营养师考核,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参加社会考试,取得三级公共营养师证书。12九、教学进程安排13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课程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学时 学分A纯理论课B理论4实践课C 践课O必修课 选修课 *统一考试代码名称基础学习领域想治程 思政课310021道镌修养与法律基础2*2AO040011军事理论11A31
12、0010310011毛、邓、江概论2*2*4AO310091310092形势与政策112AO化础程 文基课310201国学精粹22AO310081310082310083大学体育2*2*2*达标考试6BO310071310072大学英语4*4*8AO310061310062高等数学4*2*6AO360320计算机文化基础4*-1BO专业学习领域业础程 专基课340012有机化学6*6AO340035食品感官检验22BO340021分析化学6*6BO340171生物化学4*4BO专业课程340181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6*6BO340241食品营养与卫生6*6BO340241-1营养配餐22C。
13、340231发酵工艺学44BO340222食品分析与检验6*6BO340192烘焙工艺学66BO340212食品检测仪器分析技术44BO340131粮油检验4*4Bo340261果蔬加工6*4Bo340252粮油食品加工技术6*4Bo340241-1营养综合实训周1周1Co340261食品生产、检验、品控综合实训1周1C0能书 技证至少获得 两个证书食品检验工2*2技能证书o公共营养师2*2o其他(烘焙工、酿造工等)22素质拓展领域选修 课程340321食品添加剂2*2A2门选1门340271食品平安与质量控制A340281水产、畜产品加工6*4B2门选1门340301食品机械与设备B3306
14、70企业管理2*2A2门选1门330015市场营销A公共 选祛公共任选课一22B公共任选课二22B公共任选课三22B公共 必修040001职业生涯规划11AO040002职业开展11AO040003就业指导11AO顶岗实习30周24合计学时学分25272628182414814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时间周分配(单位:周)项 V 学、 期课堂教 学(含 课内实 践)集中实践军训 入学教育劳动毕业教育考核机动合计备注工程 实训专业 认识 实习职业 技能 鉴定顶岗 实习162112017安排11120-18在寒11121四181暑假11122五8110120假期448六19120合计77242332
15、1154131表示实施,*表示在周末实施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分分配表工程学时占总学时百分比理论教学数135447. 6%实践教学时数实践课60652. 4%社会调查、实习780其他104合计1490总学时2844100%备注:二年级烘焙方向教学实施方案烘焙方向专业核心课程340181食品微生物及检验技术(4)4*6BO340241食品营养与卫生6*6BO340241-1营养配餐(实训周单独计)22CO340231发酵工艺学(4)44BO340222食品分析与检验(2+4)6*6BO340192烘焙工艺学(12)126BO340212食品检验仪器分析技术424BO备注:一年级烘焙方向组建烘焙方向
16、定向班,12课时可根据企业情况机动安排集中上课或企业上岗15十、教学保障条件(-)师资队伍1 教师任职条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先进的职教理念、扎实的理论功底、 熟练的实践技能、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表达方式的教师队伍。为保证人才培养目 标的实现,专兼职教师必须满足以下任职条件:(1)专任教师专任专业教师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具有高等学校食品类专业或相关专业本 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应占一定比例(280%),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不低于25%O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应是骨干教师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校内 专业实训基地应配备有一定职称、资格的专职
17、实训指导教师。专业教师都应具有“双师”素质,所有教师应获得与本专业对接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工 程系列食品专业职称证书,每年到企业实践锻炼时间不少于1个月。(2)兼职教师本专业应聘请食品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2名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聘请具有中级 专业技术职称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参与)对职业技能要求高的纯实 践课程教学工作。校外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实习指导教师应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担任, 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指导教师原那么上应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或高级及以上专业资格证书。2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师资队伍配置(1)专职教师配置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0名,副教授6名,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业
18、课教 师的3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8人,占专业课教师的90%;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到达 90% o(2)兼职教师配置校内实训教师主要担任各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每学年任课时数不少于160课时。 校外实训基地指导教师按照合作协议由合作单位挑选专业人员担任。学校对兼职教师实行 动态管理,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的聘期、任课情况、学生考评结果等情况 建立专门档案进行记录和管理。(二)实践教学条件1、一体化教室16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建成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一批专业教室,为校内理实一体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专业教室建设情况如下所示。一体化教室建设情况一览表2、校内实训基地编
19、号一体化教室实训工程主要设备1烘焙烘焙实训烤箱,和面机、打蛋机,冰箱2果蔬果蔬加工灌装机、压榨机、冷热缸3饮料饮料加工灌装机、水处理系统4理化检验(一)常规理化分析常规检验玻璃仪器5理化检验(二)常规理化分析常规检验玻璃仪器6微生物(一)常规微生物检验常规检验用显微镜7微生物(二)常规微生物检验常规检验用显微镜8气相色谱痕量分析气相色谱仪器9液相色谱痕量分析液相色谱仪器10原子吸收金属痕量分析原子吸收仪器11红外微量分析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12紫外微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3营养实训营养实训计算机、仿真图软件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建成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一批校内实训基地,为实训课程
20、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一览表3、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编号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实训工程主要设备1营养配餐仿真实训营养配餐计算机及相关软件2食品生产综合实训果蔬、发酵、饮料发酵罐、水处理系统、果蔬加工设备按照顶岗实践和教研科研的要求,以企业为主开拓了 20个校外实训基地,如新烟食 品、台华食品、鲁花食品等,这些基地的建设与使用,满足了学生顶岗 实习、零距离就业及教师顶岗实践、横向课题及专业技能开发、教学案例提供的要求,有 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缩短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期,专业综合实 训教学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及其利用情况见下表:17校外实习基地利用情况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 营养 检测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高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