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会商模型研究与设计.doc
《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会商模型研究与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会商模型研究与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会商模型研究与设计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p :针对协同会商系统对于规程化电子会议支持不足的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会商模型。该模型采用工作流技术实现规程化电子会议过程中的控制,保障协同会商有序、有效开展。面向业务需求分析p 了流程化协同会商模式,研究了流程任务封装、流程编排与模板套用、流程动态管控等技术,完成了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会商系统软件结构设计和交互接口设计。【关键词】:p :协同会商;工作流;web电子会议;表征状态转移引言协同会商是指多人以会议室、电视电话网络或IP网络为媒介,针对某一项任务或专题,开展协同研讨、交互和工作的过程。网络化环境下的协同会商系统
2、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和IP网络,面向异地用户,针对共同的会商任务建立统一的协同会商环境,解决异地用户无法实施沟通和交换信息的问题。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IP网络通信质量的提升,网络化环境下的协同会商系统能够支持的交互手段和信息共享方式逐步丰富,已经能够满足异地用户协同研讨和交互需求,但受限于用户分布异地的特性,对于协同会商过程中研讨过程的控制一直是该类系统的弱项,尤其对于具有严格会议议程要求的协同会商场景,难以通过单纯的权限控制模型保证会议的有序、有效开展。结合上述问题,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会商模型,采用工作流技术实现流程化的协同会商,首先针对需求研究流程化的协同会商模
3、式,以及流程任务封装、编排、讨论和动态管控方式,随后进行了软件结构设计和交互接口设计。1流程化协同会商模型1.1协同会商模式本文研究与设计的协同会商系统面向网络化环境下的多人异地研讨需求,基于协作空间实现多模式协同会议和研讨功能。协作空间是在分布异构系统中构建的支持动态信息共享、交互和应用协同的虚拟环境。它具备明确的空间边界,提供丰富的应用协作模式和严格的协同数据管控机制,支持地理分散的协同应用共享数据、交换信息和协调任务。协作空间由协作任务、协作成员和协同数据组成。协作任务是在协作空间中进行应用协同的起因,通常协作任务都具备明确的任务目标、任务起始时间和完成期限;协作成员是应用协同的实现主体
4、,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协作成员通过应用系统在协作空间中完成规定的协作任务;协同数据包含应用协同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和应用协同完成后形成的结论数据。协作空间的设计目的在于有效管理协作任务、协作成员、协同数据,以及应用协同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系统需要支持的协同会商模式主要包括:1)自由交互模式:由管理员配置空间参与成员列表,空间开放后用户可自由加入协作空间,并自由使用空间内的各类多媒体交互手段。2)协商研讨模式:由管理员配置空间参与成员列表、角色和权限,角色包括主持人、成员、访客,开放后只有参与成员列表的用户可加入协作空间,空间内用户默认按照配置的权限使用多媒体交互手段,当需要使用不具备权限的交
5、互手段时需主持人批准。3)评审会议模式:由管理员配置空间参与成员列表和协作流程,开放后只有参与成员列表的用户可加入协作空间,空间内用户按照配置好的协作流程开展协同工作。可以看出,自由交互模式和协商研讨模式适用于临机日常的协同会商场景,通过协作空间的故有属性和权限控制模型可以实现,但评审会议模式的协同会商场景要求按照严格的工作会议流程开展多人协同会商,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会议议程按需对协同会商流程进行配置和调整。针对评审会议模式的协同会商需求,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工作流的协同会商模型,在会议准备阶段由会议组织者编排、绘制会议议程;在会议进行阶段,与会人员按照会议议程开展协同会商,由工作流引擎按
6、照会议议程控制协同会商过程。1.2流程任务封装应用系统在使用工作流引擎时通常需要经历流程编排、流程发布和流程执行三个过程,其中流程编排采用BPMN2.0等标准,通常由技术人员完成。本系统采用流程编排功能实现对会议议程的编排和绘制,这就要求会议组织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一般的普通用户未经培训很难正确绘制流程。因此,为了降低流程编排的难度,本文将对任务节点进行封装,将集成信息参数和分支规则参数等信息封装进任务节点,形成普通用户能够直观理解使用的业务环节模型。同时,将可合并的任务节点封装成一个业务任务模型,从而简化流程环节,减少编排者工作量。流程任务封装过程中关于流程和任务模型的定义如下:在不影
7、响协同会商业务执行的前提下,为了尽量降低流程的复杂度,任务封装时须遵循以下几点规则:1)一个封装后的任务模型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2)多个任务节点封装成一个任务模型时,各任务节点的执行角色必须一致;3)流程进行任务模型封装后,简化成一个顺序型流程;4)流程中存在分支时,只能存在一个分支形成主流程;5)封装后的任务模型只对使用者暴露必要的人机交互信息设置。以启动会议模型为例,通过原始流程环节分析p ,将启动会议和自由/协商模式分支封装成启动会议模型,形成一个分支任务模型,它的ME=启动会议,分支,研讨,结束,mi=(启动会议,分支,in),mo=(分支,null,out,)。以评审会会议议程为
8、例,原始的协同会议流程涉及了分支节点、并发环节等复杂流程节点类型,尤其是分支节点需要分支规则判断,如图1所示所示。首先,分析p 协同会商的业务流程,从业务层级上将会商流程分割成业务颗粒度最小的任务环节,如图2所示。通过对任务环节的信息分析p ,抽取各环节的执行信息以及环节之间的执行逻辑信息,结合基于流程的协同会商实现方式将信息划分为静态类执行信息和动态类执行信息。静态类执行信息是指业务环节的固定信息,一旦确定下来就较少会发生变动,多为协同会商与流程之间的集成协作信息,不需要公布与流程参与者知晓,例如分支节点的分支判断规则信息;动态类执行信息是指业务环节中会根据实际场景发生变化的信息,需要协同会
9、商流程策划者(发起者)在会商启动之前具体指定,例如业务环节的参与者。1.3流程编排与模板套用当任务模型封装完毕后,用户直接基于这些任务模型进行协同会商流程编排,并生成流程与任务模型的关联关系和模型与模型之间的执行次序信息。当发布流程时,流程将通过关联关系获取任务模型的具体信息,根据任务模型的封装信息解析生成相应的流程定义片段,最终根据模型与模型之间的执行次序信息将已解析生成的流程定义片段衔接形成完整的流程定义文件。由于本文研究的流程服务采用BPMN2.0标准协议,故而流程编排解析任务模型时将遵循BPMN2.0协议,生成符合该标准格式的流程定义描述文件。下面是流程解析算法,parseProee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工作流 协同 会商 模型 研究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