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3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南通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杨万里传(节选)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 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率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 者之勇”,遂有大用意。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 之时,其为奸也大矣。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 保疆场者何道。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
2、。增屯聚粮, 治舰扼险。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 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 万里曰:“人 才。”又问:“孰为才? ”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开禧二年,闻韩偏胄撞开边衅,愤惋不食,手书八十四言,掷笔落坐而逝。万里精于诗,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 -4-P 节。注释选自(宋史,有删改。阙:同“缺。端人:正直的人。韩偏(tuo) 胄:南宋大臣。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10 .解释以下加点的
3、词。(4分)(1)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2)率师往平之(3)孰为才(4)闻韩隹胄撞开边衅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12 .阅读全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人相后又把他推荐给朝廷。B.杨万里应诏上书,劝谏皇帝“增屯聚粮,治舰扼险”。C.担任侍读,杨万里主动向太子推荐人才,因此“太子深敬之”。D.末段中“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 一句,暗含了对杨万里学识人品的肯定。(2)人物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本文却用较大篇幅引用了杨万里的奏章, 这样写是否恰当?说
4、说你的看法和理由。(2分)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波。野老村童,其 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注】解算(tud):脱壳。庆忌塔:塔名。奁(lio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 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抗,因 寡不敌众,英勇就义。报赛:祭祀。勤事:尽职。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9,请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自云阳洞口北行四十步()(2)临水坐()*(3)即港之阳()(4)太息而返() 10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
5、思。(3分)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11 .文章第段分别从、角度写出了小港景色、的特点。(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参考答案】8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2分,每处1分)9 . (1)向北 (2)靠近 (3)水的北面(4)叹气(每个1分)10 .这山峰大概是庆忌塔的旧址。(3分)11 .视角听觉高峻 空旷(每空1分)12 .小石潭记中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凄凉抑郁的心情;(2分)本文表 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抒发了物是人
6、非,壮志难酬的感慨。(2分)【参考译文】从云阳洞口向北走四十步,得到小港口。港口的上芳树丛生,械低树荫凉。沿港,西, 竹篱笆映水,古代房屋参差不齐。当时疏雨刚过,新笋脱壳,蔷薇盛开,人们对不传。只听 见鸟儿叫晴,草青蛙鸣动而已。村的旁边有一座山,山上有座石峰如下覆的铜钟。他的上垒石,如果棋居然,俗名棋盘 山。此峰就是庆忌塔的地址啊。峰的南面不散散步,下面看看悬崖百尺,石壁环绕池,墙壁像块,池如镜,如盒。于是 从山崖下,在水边坐。刚坐下来,忽然有声音从墙壁里出来,各像那人的声音。同游人互相 惊愕。才知道陆士说所记小说小隐藏,病人对疾病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对 极真的。随着山东折,就港
7、口的阳土阜隆而起的是金祝墓。这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噢,从前 年血战之地,今天只看到山高水深,只留下这丛祠,报赛跑。村民村童,他也知道辛勤工作 的回报?叹息而返。(2015江苏南通)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 日:“土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澈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土大 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 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为逸老 地。仲淹日:“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遨六十,生且无几,乃谋
8、治第枷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意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日“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 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注】矫厉:振奋。重肉:两种以上的肉。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 开创。治第:建府宅。逸老:安享晚年。形骸:形体、身体。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关两处)。(2分) 一时土大夫矫厉尚风节9.请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每减激论天下事: (2)吾今年遨六十:*(3)乃谋治第树园圃:(4)吾之所恿在位高而艰退:*10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9、(3分)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译文:11 .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响,用意何在?(4分)答:12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 上大声的具体表现。(4分) 答:【参考答案】8 . 一时/土大夫/矫厉尚风节【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把主谓宾分开,同时注意划分两处。9 .(1)有所感而情绪激动(2)超过(3)种植(4)担忧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 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比方(1)“感激”可联系出师表中的“由 是感激;(2) “逾”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约”;(4)“
10、患”可联系送 东阳马生序中的“无冻馁之患矣”。10 .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解析】此题考查 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苟”“况”“乎二11 .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响,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写范仲淹 死后君、民的反响,意在表现范仲淹。12 .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把衣食施舍给别人, 设立义庄赡养族人;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 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两字,
11、在文中找出能表达范仲淹“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迹。【参考译文】范仲淹年少时(就)有非凡的志向,对于(个人的)富有、贫贱、赞美或诋毁、快乐或 忧愁,一点都不动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经常自己诵读:“士人应当在天下人忧愁 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J每当慷慨激昂讨论天下事的时候,不在意自己的 身份,一时之间土大夫风气大大振奋,纷纷崇尚风格品节,这是范仲淹首先倡导的啊。(范仲淹)性情极其孝顺。因为母亲在世时家中贫穷,以后虽然显贵,没有宾客就不吃 两种以上的肉食。妻子儿女的衣食仅仅能够自足。喜欢施舍给予别人,在里巷中设义庄,来 赡养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时候,家中的晚辈就知
12、道他有退隐的理想,趁着空闲的时候请求 在洛阳建住宅,栽种树木花圃,作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说“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 身体都可以不耍,何况是住的房子啊?我现在超过六十风度,生命将没有几年了,竟然考虑 建住宅种植园中的树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担忧的是在高位上很难退下来,而不是退下 来没有住的地方”等到他死后,谥号文正。安葬以后,皇帝亲手在他的墓碑上写着“褒贤之碑”。范仲淹 为政主张忠厚,所到之处皆有恩义。他死后,羌族首领几百人.,为他恸哭如推动父亲,斋 戒三天才离去。(2014江苏南通)何陋轩记【明】王守仁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颂 孔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守仁以罪谪龙场,龙 场古夷
13、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 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那么郁也;迁于东峰,就 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 而翳之以桧竹,苻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友吾轩者,*假设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日“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 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箧来者。(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注释】蔡:周代古国。上国:国都。詈:骂。郁:阻滞。蔚:栽种。信:
14、 伸张。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关两处)。(2分) 就其地为轩以居予9 .请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人以为解:(2)于是人之发吾轩者:(3)因名之日“何陋”:(4)记之以箧来者:10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3分)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译文:11 .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4分)答:12 .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表达“陋室不 陋”的。(4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答:【参考答案】8 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解析:此题考
15、查文言语句的停顿。“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 所以“以”之前也要停顿。9 . (1)简陋(鄙陋)(2)到(3)命名(4)等候,等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 词语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方,“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 之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市“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 之者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10 .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 句翻译。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方“而”“旬”“安”。11 .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
16、”的观点;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表 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解析:此 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完成。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写 作此文的目的在于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根据第二段最后一句,可以知道作者 期待“君子”来夷地教化百姓。根据“然此无报于其质也”,可以知道该文还赞美夷人的美 好品行。作者在条件艰苦的夷地居住而忘记了居住在夷地,可知此文和陋室铭一样,表 达了作者安乐道的人生态度。12 .居住环境优美:刘禹锡居所苔痕碧草相映;王守仁住处竹木花草相伴;生活情 趣高雅:刘禹锡调素琴、阅金经;王守仁添置琴编图史
17、;交往人物不俗:刘禹锡只与鸿儒交 往;王守仁与游学读书人往来。 解析:此题同时考查对课内以及课外文言文内容的把握。 陋室铭是从居住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等角度表达陋室不陋的,何陋轩记与其 类似。【参考译文】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遥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 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 ”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遥远地 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 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 丛棘之中,那么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
18、丛棘的右边开园 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 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 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 轩取名为“何陋轩”。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 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 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2013江苏南通)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翔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包中,读 而心
19、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国机阱在前,触发之 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假设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 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日:“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 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 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何也? ”日:“以纵为宽,以略为简,那么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 简者,不为繁碎耳J(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嶷(yi)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机阱:陷阱。宽简
20、-:宽松简易。 便:安逸、安闲。8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因取旧案反覆观之9 .写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读书翔成诵()(2)晚更号六一居士()(3)里机阱在前()*(4)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10 .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篇中,读而心慕焉。译文:11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2 .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 分)【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 而禽鸟乐
21、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参考答案】13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14 (1)就 (2)改变,更换(3)即使 (4)有人15 .(欧阳修)在一个废书麓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地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16 .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17 .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到达了“凡历数郡, 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 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22、】欧阳修幼年时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成年以后,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有一次, 他在一个废书麓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的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 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性格刚强,见义勇为,虽有弓弩陷坑在前,将一 触即发,而他也会奋不顾身。因而前后几次被放逐流离,但志气还是如常不衰。在贬职夷陵 县时,没有什么排遣,就取出旧日已办的案卷反复阅览,结果发现案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 的错误比比皆是,于是他仰天长叹说:“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尚且如此,全国就可想而知 了。”从此以后,他遇事不敢疏忽不慎。当文人求见欧阳修时,他跟他们谈话,从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谈论官吏治事的问题。
23、他 认为好的文章只在滋益自身的思想,而政事的好坏那么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凡他任职的几个郡, 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 逸。有人问他:“为政宽简,而事情并不松弛失误,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说:“把放纵无 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而且百姓也会受害。我所谓宽者, 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者,是不做繁碎扰人的事罢了。”(2012江苏南通)虹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 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 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毅。自西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南通 历年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23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