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调研报告——农村婚俗演变及思考调研报告.doc
《毛概调研报告——农村婚俗演变及思考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调研报告——农村婚俗演变及思考调研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毛概调研报告农村婚俗演变及思考调研报告农村婚俗的演变及思考调研报告调研汇报小组成员:(工程管理1401)黄婷婷1403030146 周静婷1403030108 赵思宇1403030122何铭1403030124 谢齐玲1403030147 李畅1403030138李永芳1403030130目录第一章前言第二章调研过程汇报一、调研思路二、调研方法第三章调查情况及现状分析一、电话访谈报告(一)闽南地区的旧时婚姻习俗(二)豫南地区固始农村婚俗演变及分析(三) 恩施土家族传统婚姻习俗二、调查问卷报告第四章影响因素分析第五章思考及有关对策附录一对于闽南地区、河南固始以及湖北恩施土家族的婚俗的电话访谈记录
2、附录二问卷调查问题第一章前言婚礼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生最重要的仪式之一。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对于婚礼的重视程度毋庸置疑。尤其农村的婚礼,经过几十代的传承和积淀,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特殊文化。传统的中国农村是一元文化为主导的乡土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文化日益多样化,但传统文化中的信仰、习俗、观念等,在农村这个乡土社会依然发挥它应有的主导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处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许多方面都受到深刻的影响:由原来的闭塞到现在的开放,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物质条件的改善等等。但从此中我们可以看到最明显
3、的还是人们观念的变化,而由此导致的婚姻习俗的改变也是明显的表现特征之一。研究中国农村文化生活,从农村婚礼的传承和改变角度出发是具有一定研究意义的。而我们小组的本次社会调研就是以福建泉州、湖北固始、湖北恩施土家族三个地方的婚礼习俗为例,研究中国农村文化中传统婚礼的演变过程、变化的原因以及给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带来的思考和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和对策。第二章调研过程汇报一、调研思路二、调研方法1电话访谈法:根据三个不同地区的特点,主要对自己家里的亲戚(主要为长辈)进行电话调查的方式,资料来源更有可依据性。(具体情况请参考附录一对于闽南地区、河南固始以及湖北恩施土家族的婚俗的电话访谈记录)2问卷调查法:合理
4、设置问卷,随机对32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具体数据分析情况请参考附录二调查问卷报告)3网络调查法: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很大,查阅资料方便、快捷、较全面。我们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前两个调查方式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整理得出我们需要的相关内容。第三章调查情况及现状分析一、电话访谈报告(一)闽南地区的旧时婚姻习俗1.闽南地区的婚俗流程分为六个主要部分,当地对此有特定的叫法,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是“提字仔”、“吃定”、“送定”、“送日头”、“迎娶”、“做客”。2.“提字仔”是指媒人婆代表男方上女方家提亲的议婚风俗。“吃定”就是指订婚,除了订婚礼物的互赠,男女
5、方还要将礼饼(主要是盒装马蹄酥)分送亲友,代表告之儿女嫁娶在即。“送定”是指送聘金、聘礼往女方家。聘礼种类繁多,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有礼饼,俗称“大饼花”,“四色饼”,礼糖,俗称“大糖小巧”(糖是特制的,都压出龙凤、喜字图案,或“两姓合婚”、“百年偕老”等吉祥语)。“送日头”是指男方确定婚期并告知女方。由媒人出面到女方家,双方再三谦请婚期,待送客时才由媒人告知女方婚期。接着便是“迎娶”。花轿到了门口,要等到吉时才开始踢轿门、摸柑桔、三牵出轿、踏瓦、遮米筛、过炭火、新娘出轿入门等戏剧般的场面。这些婚俗带着浓厚的乡村气息,在城市里早已不见。新妇入门后,先与新郎拜天地后径入新房。此后新妇三天内不能出房
6、。庆贺宴称为“水婚桌”,上菜十二道,荤素各半。至此,婚俗便告结束,新婚夫妇开始了共同的生活。3.婚姻禁忌:“断掌”的女子被认为会克死丈夫而不受待见。4.非主流闽南婚俗(1)童养媳(2)丧偶再婚:旧时,闽南男人丧偶再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丧偶的女人再嫁则备受歧视。(3)冥婚5.闽南婚俗的当代转变(1)婚嫁习俗的转变如今闽南人的婚嫁基本不像以前那样繁琐,不少礼仪已被省略不用。许多诸如安床、合帐、放心扇、双人还等习俗也只有少数上了年纪的家长为了讨吉利而为之,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已不在乎。现代婚礼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被赋予新的文化元素,许多国外婚礼习俗被融入闽南婚俗中。如现在许多结婚礼服都采用婚纱式,由于闽
7、南结婚忌白色,人们就将婚纱改为红色并与旗袍元素融合,设计出独特的婚纱款式。(2)婚姻观的转变男女之间的自由恋爱渐渐取代过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且女性基本上拥有了像男性那样的主动权。由于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们逐渐接受新的婚育观,学会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男女。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人们渐渐从封建迷信中解脱出来。人们更关注新娘本身而不再以“断掌”来衡量好坏。至于非主流婚姻,童养媳、冥婚已少之又少,而再婚则较旧时增加。如今女性再婚,一般不再像从前那样受人歧视,更多的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二)豫南地区固始农村婚俗演变及分析1.婚礼习俗的演变(1)婚礼形式逐渐简化,体
8、现人性色彩在对家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的电话调研中可以得知,从过去到现在,固始农村的婚礼习俗不断简化,许多比较繁琐且费时费力的环境被取消,更加适合现代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比如,在过去婚礼整个流程可以分为问名,瞧家,下定,过礼,择日,迎娶,上喜坟等一系列较为繁琐的程序,部分程序甚至可以花费两三天的时间,常常使新人及其双方家庭筋疲力尽。而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婚礼习俗被不断的简化并出现了许多新特色。比如,传统习俗中的问名这一环节已经不是必要环节,它的存在多为讨个吉利,瞧家与下定合并为一天,闹洞房也由过去的三天转变为一天等。(2)婚恋观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一些史料的查询以及对当
9、地老人和年轻一代的询问请教,我们得知在传统封建思想影响下,过去的固始农村地区产生了许多特殊的变态婚嫁。如指腹婚、童幼婚、望门寡、冲喜、抱灵牌成婚、抱婚、嫁大伯子等。而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进步与解放,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抛弃了那些落后的婚恋观,崇尚自由恋爱,不再迷信命数八字之说和门第观念,接受新式婚礼,尊重男女地位平等,那些变态的婚嫁形式都已基本消失。(3)一些有特色的传统仪式仍被保留下来在传统的固始婚礼中,最热烈且富有文化色彩的项目要数婚礼颂词了。婚礼颂词是在婚礼的当天晚上,新婚夫妇入洞房时,由一位专事帮助民间办婚事礼仪的中年妇女主办,颂词内容在一定的固定基础上根据现场情况由唱
10、词人灵活发挥。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新人在闹洞房时请年老有经验的妇女唱颂词来活跃气氛。2.婚俗演变中出现的问题(1)老一辈与年轻人的观念差异在比较与老一辈和新一辈的通话内容后可以发现,由于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的影响,老一辈和年轻人在婚礼形式上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分歧。比如,老人往往希望大操大办,而年轻人则由于工作等因素希望婚礼更简洁一点;老人们喜欢的是传统婚礼,年轻人则喜欢更加西式化的婚礼;老人们不喜欢白色婚纱,认为不吉利,而年轻人则偏好选择白色婚纱,这也使得举行婚礼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且一些有特色的习俗消失。(2) 婚礼中大操大办和高价聘金的现象依旧很多由于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愿意在婚礼上投
11、入更多的资金,通过电话查访我们了解到,在固始,一场中档婚礼往往花费在五万到十万左右,这对许多农村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而如果算上聘礼和聘金,则往往高达一二十万,结婚对许多家庭都是一种负担,这也造成了许多农村年轻人不想过早结婚的现象。3.婚礼习俗的特点及演变总结由于固始地区受到中原文化,长江文化和楚文化的集中影响,民风淳朴,民俗气息也十分浓厚,传统的婚礼也较为繁琐,严格遵循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但也有着特别的民俗色彩。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村地区的婚俗也逐渐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化,仪式得到了简化,不再为传统所束缚,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形式逐渐次要化,更加体
12、现人文关怀的色彩;人们的婚恋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进步,变态的婚恋现象几乎不复存在,性别平等的意识不断提高;同时展现了当代农村的新面貌,表现了当代农村生活的富足。但是婚礼中也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攀比浪费现象,这也对许多并不是特别富裕的农村家庭造成了一些负担;且再抛弃挣脱传统束缚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特色。(三)恩施土家族传统婚姻习俗恩施位于中国中西部山区,环境特殊,正是这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恩施独有的婚姻习俗。1.婚姻习俗简介男女到适婚年龄,男方有中意的女方,便请媒人到女方提亲,这是“讨口气”。女方若同意就叫“放话”。随后“过门”,即父亲或母亲带儿子和媒人到女方家放鞭炮,男女双方父母互称“亲
13、家”。随后女方会去看男方家的情况,这是“看廊场”或“看人家”。女方同意婚事后,男方在合适的日子“讨红庚”或“讨八字”即男方准备“庚书”和媒人到女方家去完成订婚。女方将家族请来,将女方出生日期填入“庚书”并送回男方家,就是”发八字”。以后过年男方先到女方家拜年。过段时间后,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提出结婚要求,若女方同意,男方请人据男女双方的“八字”定出婚期,媒人将写明婚期的期单送到女方家,就是“送期单”,同时男方送两套衣服给女方,就是“送二套”。这时女方要为出嫁准备了,有打嫁妆,准备被子等。迎娶前,男方请人主持事宜,叫“都管”。男方给媒人一块红布称为“上红”来谢媒人。婚期一到,男方请一男一女迎亲,称
14、为“路督管”;请两个人帮主人家招待宾客,称为“内总管”或“内都管”。迎亲前一天,男方在“路督管”的带领下将彩礼送到女方家,称为“过礼”。送彩礼后会“坐十弟兄”和“坐十姊妹”。第二天男方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会“哭嫁”。到男方家后,有“迎新娘”“接高清”。第二天新郎新娘一起回新娘家,称为“回门”。2.传统婚姻习俗评价与恩施特殊的环境适应,与当地的民风契合,反映恩施悠久的历史,朴素纯洁的品质。但有一定的落后习俗,如有一定的封建传统,步骤繁杂,浪费较多。3.恩施婚姻习俗变化随着恩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恩施的婚姻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提倡婚姻自由,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不再起着决定作用,男女
15、多自由恋爱后决定结婚;婚姻步骤不再繁琐,如“看人家”“坐十弟兄”“坐十姊妹”“哭嫁”等步骤省略;追求奢华,由豪车组成壮大的迎亲队伍,酒席高档,浪费严重,十分讲究礼金的多少,攀比的风气十分盛行;出现了“整新人”等新习俗。4.恩施现代婚姻习俗评价体现了恩施与现在的民主和自由相适应,具有进步性;抛弃太多传统,用钱衡量东西,十分不对;这不能保护恩施独有的传统文化,也与社会的正确价值观相违背。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传统和现代婚姻习俗,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于传统和现代婚姻习俗中合理且与时俱进的,我们要积极保留与发扬,对于传统和现代婚姻习俗中落后的,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我们要剔除和改造。二、调查问卷报
16、告(一)问卷调查的目的了解现在不同人群眼中对农村婚俗了解和个人看法,找出农村婚姻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思考。(二)问卷回收情况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在校的大学生以及各位同学的家长,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回325份问卷。调查对象较为年轻,以在校本科生为主。本次问卷的填写对象主要集中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占比也因此较大,且由于学校是财经类院校,所以女性比例较大。当然也有年龄较大的人群,他们是我们农村调研的对象。(三)调研结果分析1.农村结婚的年龄逐渐增加。以前的农村早婚现象很严重。过早的结婚危害十分的大,容易使得家庭负担过重;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家庭矛盾等因素也容易导致离婚率偏高。调
17、查发现,现在在农村,20到24岁结婚是最常见的,20岁以下结婚所占的比例也不低。说明农村的早婚现象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2.结婚方式较为传统。从图中可知,农村结婚的形式依然主要是传统的中式婚礼,然而现在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地推进,从城市渗透到农村的西式婚姻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婚姻观念,使得现在中西结合式的婚礼在农村越发的流行,虽然现在依然是传统的婚礼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城市化进展速度的加快,中西结合式的婚礼也许会逐渐取代农村传统的结婚方式。3.农村的婚姻依然是较为简单朴素的。农村的婚姻花费是比较少的,大多都是比较简单朴素的,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贫穷,花费相对
18、来说是比较低的。当然,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些的农村家庭结婚费用在10万以上。这说明农村的经济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农村的家庭也由于城市化等原因变得更加的富有起来。4.农村新人结婚依然受到很多限制。由条状图可知,相亲依然是促成农村结婚的主要因素,然而在农村,相亲大多是由家长介绍对象,有时候农村的结婚家长的撮合必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在农村,很多的婚姻都不是自由的,是受到很多的限制的,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是在不断改变的,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其水平的提高,自由恋爱在未来的农村应该成为主要的因素。5.农村新人父母对婚姻的态度有很大的改变,更加的积极正面。大多情况,父母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婚姻中是幸福的,希望婚礼隆重
19、,让孩子幸福,说明大多数的农村父母思想已经有了较大的转变,所以现在的父母相比以前更加的开明理性,更在意自己孩子幸福与否。不过仍有许多老一辈的农村人依然固守要传递香火的观念,有时候忽略了新人的幸福感。6.农村婚姻的服饰依旧偏保守,但是受到了西式服装的冲击。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们眼中,红色喜服依然是农村结婚的首选,红色在大多数农村人的眼中是结婚必备的,它象征着喜庆,所以红色贴身的喜服最受欢迎。当然由于西式婚礼在农村逐步的流行,西装的选择也是越来越多的,所以随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喜服也许会在未来与红色喜服在农村的使用中平分秋色。7.农村的结婚依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比较落后。由以上的资料我们不难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研 报告 农村 婚俗 演变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