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江南教学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文江南教学教案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课文江南教学教案设计诗歌形式活泼,语言优美,学生要反复地对课文进展有感情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图画和资料补充上引导学生多说,有兴趣去多读。这样防止了单纯的说教。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课文江南教学教案设计参考资料,提供参阅,。【教 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9个生字和两个偏旁,会写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理解江南采莲情景,感受江南美丽。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丽。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理解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美,培养热爱自然地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江南美景。
2、【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兴趣导课1.播放视频最美江南水乡。2.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播放的是哪里呢?(江南水乡)3.是啊,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学习一首古诗,欣赏这美丽的江南风景。(板书课题)3.江南(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江 南 可 采 莲 鱼 东 西 北(1)学生自由读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3)同桌互相检查读生字。(4)去音读生字
3、。(注意指导:“莲”是三拼音节,“南”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大江、南方、可以、采摘、莲花、小鱼、东方、西边、北边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展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古诗,感受江南美景。三、精读领悟1.课文朗读。(1)课件出示图片,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一句。(2)通过读课文和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多说,能从整体上说或从发现的某一处景物都可以。)(3)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倾听感受。2.学习第一句。(1)课件出示莲叶图片,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一句。(2)你看到了什么呢?有何感受呢?(例:很多茂密的荷叶;莲叶很美,像雨伞。)
4、(3)莲叶茂盛鲜亮,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从“田田”一词可以看出来。)(4)莲叶长得这么好,谁最快乐了呢?(采莲的人最快乐,因为这样就有很多的莲籽可以采)(5)是啊,这么美的风光,再加上漂亮的采莲的姑娘,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用舒缓的语气读出对荷叶的喜欢。)3.学习第二、三句。(1)课件出示图片,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两句。(2)这么美的风光,除了采莲人,还有谁最开心?(小鱼儿)荷塘里的鱼儿在干什么?(荷塘里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不停地玩耍。)(3)启发想象:小鱼在做什么游戏,它们是怎么嬉戏玩耍的呢?出示练习:鱼儿在荷叶间玩( )的游戏,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一
5、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4)出示方位词:东-西 南-北你们也学一学小鱼儿游来游去的样子吧。(从四个方位让学生做动作表演。)你的心情如何呢?(很快乐,感到很有趣。)(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由自在。4.老师小结:江南的美景可不只这迷人的荷塘,我们继续去欣赏吧。(出示课文图片)5.古诗拓展:小朋友们,江南风景优美,描写江南的古诗也有很多。咱们一起去欣赏吧。池上唐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6.指导书写“可、东、西”(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2)师范写生字。(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7.课堂小结:小朋友们,这首诗
6、歌通过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场景,赞美了水乡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四、总结拓展1.课堂总结: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并知道了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2)感受到诗歌的美,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了。2.课堂练习照样子,做一做。例:亻+门 (们)氵+工 (江) 日+生 (星)田+土 (里) 丁+口 (可)我会选。鱼 西(1)我喜欢吃(西)瓜。(2)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稳固对江南的印象。【板书设计】江南【教学反思】江南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诗歌通过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场
7、景,赞美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诗歌形式活泼,语言优美,学生要反复地对课文进展有感情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图画和资料补充上引导学生多说,有兴趣去多读。这样防止了单纯的说教,又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江南水乡的视频和课文朗读的增添,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语文课文:亲人教学设计亲人也是看图学文的课文。图画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树杈上架着竹竿、竹竿上挂着湿漉漉的床单和衣服。显然,这些是刚刚洗过晾上去的。图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着不同民族的服装,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汉族人。老奶奶双手捧着小姑娘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
8、小姑娘的脸,似乎在说些什么。屋子的旁边立着一根拐棍,说明老奶奶的手脚不灵便。课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写是图上的内容。前面四个自然段交代了在一个村寨中,住着苗族人和汉族人。有一位汉族人的邻居是一位快80岁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女儿在县城教书,家中无人照顾。汉族母女俩尽心照顾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说: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1理解我国各族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我”和妈妈尊敬老人、助人为乐的品德。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样用词句表达图意的。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样的人叫亲人?2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
9、课文是讲谁把谁当作亲人呢?l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苗族村寨)2树杈上有什么?(湿衣服和床单)3图上画的有谁?(引导学生从墙边立着的拐棍,来判断她们的不同年龄;从观察她们穿着什么服装,来判断她们的不同民族。)4她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联络图上的景物想一想)会说些什么?5把这几个问题联起来说说,这幅图反映了件什么事?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分组。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硬 朗 便 懂(2)字形难点。朗:左半局部不要写成“良”。县:里面是两横。替:上下构造。第八笔是“乙”,不要写成“、”。顾:左右构造。第四笔是“L”,不要写成“L”。(3)理解词语。
10、硬朗:指老人强健。灵便:灵敏。毕竟:到底,终究。及时:指需要的时候就立即去做。照顾:照料。交换:把原来使用着的衣物调换下来。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找出来多读几遍。出示挂图。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图上画的内容。二、学习课文第五、六自然段。1看图,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我”在做什么?(我正在晾帮助老奶奶洗的床单和衣服。)2老奶奶有什么表现呢?(1)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2)出示这段话。老奶奶快乐地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热乎乎的脸紧贴着我的脸,竿呼呼地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分组讨论
11、考虑题。A老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做?这么说?(表示对“我”这样照顾她非常感谢,对我非常喜欢。把“我和妈妈当作她的亲人,甚至超过了她的女儿。)B说说用上带点的词语好在哪里?(这三个词把人物快乐、疼爱、冲动的心情表现得更加详细,使语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集体汇报讨论结果。(3)指导朗读第五、六自然段。采取生练读、评读、师生配合读的形式。过渡:老奶奶说“你们这样照顾我”,这里的“你们”还指谁?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7 1自读课文,说说妈妈是怎样照顾老奶奶的?(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时给她缝缝洗洗,有时替她买米买盐。)2比拟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2、1)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到老奶奶家去看看。(2)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天从地里劳动回来(总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用上“总要”说明妈妈一直、一贯地帮助老奶奶。)3妈妈是怎样教育我的?(放学回来,你也该帮助老奶奶做点事。少先队员应该懂得尊敬老人,照顾老人。)4小结:“我”主动地为老奶奶做事,是因为“我”一直记着妈妈的教导。过渡;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1分组读课文,讨论:妈妈和“我”为什么像亲人一样照顾老奶奶?(讨论归纳为:老奶奶年纪大了,手脚都不灵便,女儿又在县城工作,需要人照顾。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应该做到。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13、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团结帮助,友好相处。)2比拟句子,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1)她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做。(2)她(毕竟)上了年纪,手脚不灵便,该买的不能出去买,该做的不能(及时)做。(用上“毕竟”说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岁了;用上“及时”说明该做的不能马上、立即做。)(3)指导朗读。(“我”和妈妈对老人的照顾,不仅表达了邻居之间的关心和对老人的尊敬,而且表达了在我们社会祖国,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友好相处。)齐( ) 更( ) 其一( )争( ) 奂( ) 董一( )“朗”字共笔,第六笔是。“换”字共笔,第九笔是。“及”字共笔,第二笔是。“顾”字共笔,第四笔是。老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把拐棍立在一旁,双手捧着我的头,把的脸紧贴着我的脸,说你真是个好孩子你们这样帮助我照顾我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该怎么谢你们呢1给短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2填上的词语表达了老、奶奶怎样的心情?老奶奶为什么把脸紧贴着“我的脸?老奶奶为什么说你们“真比我的女儿还亲啊?”我国还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写下来。第 8 页 共 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