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1)演示教学.ppt
《表面粗糙度(1)演示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面粗糙度(1)演示教学.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表面粗糙度(1)零件表面的形貌可分为三种情况:(1)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所具有的微小峰谷的不平程度,其波长和波高之比一般小于 50。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2)表面波纹度:零件表面中峰谷的波长和波高之比等于501000的不平程度称为波纹度。会引起零件运转时的振动、噪声,特别是对旋转零件(如轴承)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目前表面波纹度还没有制定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第57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表面波纹度有关国际标准。(3)形状误差:零件表面中峰谷的波长和波高之比大于1000的不平程度属于形状误差。一、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及其数值 1.术语及定义 (1)c滤波器:确定粗糙度与波纹度成分之间相交界限的滤波器。滤
2、波除去某些波长成分而保留所需成分的处理方法。当测量信号通过c滤波器后将抑制波纹度的影响。(2)粗糙度轮廓:对原始轮廓采用c滤波器抑制长波成分以后形成的轮廓。(3)粗糙度轮廓中线:用标称形式的线,穿过原始轮廓,按最小二乘法拟合所确定的中线,称为原始轮廓中线。粗糙度轮廓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的中线,称为粗糙度轮廓中线。(4)取样长度l: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不规则特征的x轴向上的长度,评定粗糙度的取样长度l在数值上与轮廓滤波器c的标志波长相等。取样长度l应与表面粗糙度的大小相适应。规定取样长度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测量结果的影响,一般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应包含个以上的波峰和波谷。(5)评定长度
3、ln:包含一个或几个取样长度l。常用的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与粗糙度高度参数数值的关系如下表。除Ra1080外,按5个取样长度来确定。2.评定参数 国家标准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所组成。(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即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在取样长度内个最大的轮廓峰高ypi平均值与5个最大轮廓谷深yvi平均值之和。也可从平行于轮廓中线的任意一根线算起,到被测轮廓的五个最高点(峰)和五个最低点(谷)之间的平均距离。(3)轮廓最大高度Ry: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峰顶线和谷底线平行于
4、中线且分别通过轮廓最高点和最低点。高度参数是表面粗糙度的基本参数,但只有高度参数还不能完全反映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特性。图(a)和图(b)的高度参数值大致相同,但其波纹的疏密度不同,因此,其表面特性(如密封性)也不相同。下图(a)、图(b)、图(c)三者的粗糙度高度参数也大致相同,但其耐磨性、抗腐蚀性也不同。国家标准还规定了下述三个参数,当高度参数还不能满足零件粗糙度的要求时,可根据需要增选下述某些参数。(4)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 两相邻轮廓单峰的最高点在中线上的投影长度Si,称为轮廓单峰间距,在取样长度内,全部轮廓单峰间距的平均值,就是轮廓单峰平均间距:(5)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含有一
5、个轮廓峰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Smi,称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在取样长度内全部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的平均值,就是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6)轮廓支承长度率tp 平行于中线且与轮廓峰顶线相距为c的一条直线与轮廓峰相截所得到的各段截线bi之和,称为轮廓支承长度p。p与与取样长度l之比,就是轮廓的支承长度率。3.评定参数的数值 评定参数的选择:如无特殊要求,一般仅选用高度参数。推荐优先选用Ra值,因为Ra能充分反映零件表面轮廓的特征。以下情况下例外:当表面过于粗糙(Ra6.3m)或过于光滑(Ra 0.025m)时,可选用Rz,因为此范围便于选择用于测量Rz的仪器测量。当零件材料较软时,因为Ra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面 粗糙 演示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