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ppt





《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ppt(1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七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理论 2、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3、商业资本理论 4、银行资本理论 5、地租理论 本章预习问题:1、各个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是如何具体影响利润率的?2、如何理解平均利润的形成?3、如何理解生产价格规律与价值规律并不背离?4、产业资本家是如何把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5、企业利润、利息与平均利润的关系 6、如何理解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7、如何理解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第一节 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理论 一、成本价格(p115)成本价格其实就是生产成本,是资本家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和,用字母
2、k表示。成本价格K=所费资本 所用资本=预付资本 二、利润概念的形成(p117)一个批次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构成是:W=c+v+m=k+m,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被归结为成本价格这一范畴时,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商品价值在成本以上的增加额,对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不仅是作为成本以上的一个增加额,而且还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一个增加额。利润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当不把剩余价值看作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利润用P表示。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只是一个观念上的转变。(p117)三、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1、利润与剩余价值在数量上是相等的,利润是剩
3、余价值的转化形式。2、利润与剩余价值又有质的差异,剩余价值是相对于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四、利润率及其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p117)1、利润率(p117)由于利润被看作是由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所以利润率是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P来表示。(p117)P=P/G=m/G 2、年利润率(p117)考虑到资本周转,我们把P称为利润率,是一个生产周期的利润率,与此相对应还存在年利润率,用P P来表示,年利润率是年利润与预付资本的比率。P P=P P/G=M/G =(mn)/G =n(m/G)=nP 某企业投资100万经营生产,其中80万建筑厂房、购买机器和工具等,使用期为
4、10年,10万元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10万元购买劳动力,剩余价值率为100%,流动资本年周转5次。求:利润率和年利润率。某资本家新办一个企业,用20万建造厂房,又用20万购买机器、设备,每年厂房机器设备损耗10万,资本家购买1年内全部消耗完毕的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20万,雇用工人1年工资10万,年产品的总价值为60万,流动资本1年周转1次,求:1、成本价格 2、利润率 3、剩余价值率 3、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p118)影响利润率的因素主要有剩余价值率、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和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价格。(1)剩余价值率(p118)在预付资本量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5、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向变动的关系。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就越高。(2)资本有机构成(p118)A、单个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单个企业利润率的关系:单个企业资本有机构成越高,表示技术水平越先进,单个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利润率越高,所以单个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单个企业利润率成正向变动关系。B、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与部门利润率的关系: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部门利润率与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成反向变动关系,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越高,部门利润率越低。(3)资本周转速度(p118)在其他条件不变时,1年中资本周转的次数越多,特别是流动资本(包含可变资本)的年周转次数越多,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大,年利润率就越高。
6、(4)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p11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和不变资本的节省成正向变动的关系。不变资本越节省,从而预付资本就可以相应减少,同量的剩余价值与较少的预付资本相比,利润率就越高。(5)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价格越低,从而预付资本就可以相应减少,同量的剩余价值与较少的预付资本相比,利润率就越高。4、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p117)(1)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不同比率。(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表示着不同的关系,剩
7、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3)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在量上不相等,剩余价值率总是大于利润率。第二节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 和生产价格理论 一、不同部门的利润率会存在差异 不同部门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速度、剩余价值率等的不一样,会存在利润率的差异。工业生产部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 余价 值率(%)剩余价值商品价值利润率(%)食品工业70703030100100纺织工业80802020100100机械工业90901010100100 假定假定3个部门预付资本相等,不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中个部门预付资本相等,不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中会全部被转移到生产
8、出来的商品中去,且不考虑资本周转。会全部被转移到生产出来的商品中去,且不考虑资本周转。工业生产部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商品价值利润率(%)食品工业7070303010010030301301303030纺织工业8080202010010020201201202020机械工业9090101010010010101101101010 二、存在差异的部门利润率会被平均化 如果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和信息是充分的,则存在差异的部门利润率一定会被平均化。(p119)资本家总是力求得到更高的利润率,如果部门之间存在利润率的差异,资本会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较高的部门,原先利润率较
9、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商品会供不应求,利润率也就相应上升,最终部门之间会形成大体相当的利润率。(p119)这个部门之间形成的大体相当的利润率叫做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用P 来表示。工业生产部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 值率(%)剩余价值商品价值利润率(%)食品工业7070303010010030301301303030纺织工业8080202010010020201201202020机械工业9090101010010010101101101010有机构成高有机构成高 利润率低利润率低有机构成低有机构成低 利
10、润率高利润率高食食品品工工业业(7 70 0c c+3 30 0v v)生产迅速扩大生产迅速扩大供供 过过 于于 求求 价价 格格 下下 降降利利 润润 率率 下下 降降机械工业(90c+10v)生生 产产 缩缩 减减供供 不不 应应 求求 价价 格格 上上 升升利利 润润 率率 提提 高高资本转移资本转移平平均均利利润润率率 三、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源于部门之间的竞争 1、部门之间竞争的目标 部门之间竞争的目标是追求高额利润,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p119)2、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 部门之间竞争的手段是资本转移。3、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是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四、平均利润率的
11、计算(p120)平均利润率的计算是用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预付总资本,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是各个部门剩余价值之和,社会预付总资本是社会各部门预付资本之和。平均利润率P 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工业生产部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商品价值部门利润率(%)平均利润率(%)食品工业7070303010010030301301303030纺织工业8080202010010020201201202020机械工业9090101010010010101101101010合计24024060606060360360假定资本流动过程中,剩余价值总量不变。假定资本流动过程中,剩余价值总量不变。
12、五、平均利润率的变化趋势(p124)利润率平均化本身是个趋势,并不意味着各个部门之间的利润率是绝对平均的,但长期是趋于平均的。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马克思认为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有不断下降的长期趋势。六、平均利润的形成及其计算(p120)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率,每个部门最终都只能获得平均利润,而不能长期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平均利润用P 来表示。部门平均利润=本部门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工业生产部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商品价值部门利润率(%)平均利润率(%)部门利润(平均)食品工业70703030100100303013013030302020纺织工业80
13、802020100100202012012020202020机械工业90901010100100101011011010102020合计24024060606060360360假定不考虑各部门预付资本数额的变化假定不考虑各部门预付资本数额的变化 特别注意:(1)在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部门获得的利润都被称为平均利润,但是可能各部门获得的平均利润量并不相等,因为即使平均利润率是相同的,各部门预付资本量可能会不等。部门平均利润=本部门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2)部门都能获得平均利润,并不意味着部门内的每个企业都能获得平均利润。一个部门内部的企业会展开激烈竞争,会出现优胜劣汰,有的亏损,有的能获得平均利
14、润,有的能获得超额利润。七、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实质(p121)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通过竞争重新分割的过程。八、生产价格的形成及生产价格理论 1、生产价格的定义及其计算(p120)当平均利润形成以后,每个部门都只能获得平均利润,商品的销售价格就以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为基础。生产价格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工业生产部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商品价值平均利润率(%)部门平均利润部门生产价格食品工业70703030100100303013013020202020纺织工业8080202010010020201
15、2012020202020机械工业90901010100100101011011020202020合计24024060606060360360生产价格的计算:生产价格的计算:2 2、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创造的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形成后各部门创造的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关系生产价格的关系(p120)工业生产部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商品价值平均利润率(%)部门平均利润部门生产价格部门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额食品工业7070303010010013013020202020120120纺织工业8080202010010012012020202020120120机械工业90901010100100
16、11011020202020120120合计2402406060360360工业生产部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商品价值平均利润率(%)部门平均利润部门生产价格部门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差额食品工业70703030100100130130202020201201201010纺织工业80802020100100120120202020201201200 0机械工业90901010100100110110202020201201201010合计24024060603603606060360360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如机器制造业),其产品的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如食品工业),
17、其产品的生产价格低于价值。只有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如纺织工业),其产品的生产价格与价值相等。(p120)3、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商品的生产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转化而来的,商品的价值构成是W=C+v+m,C+v是成本价格,所以W=K+m,由于各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等条件不一样,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平均利润率,各部门都只能获得平均利润而不是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W=K+P,这样生产价格就形成了,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图示):4、生产价格规律(p121)当生产价格形成以后,或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时的市场价格就随着供求关
18、系的变化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就是生产价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由价值规律转化而来。生产价格规律价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由价值规律转化而来生产价格规律由价值规律转化而来 重要说明: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出现如下变化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个别价值转化为个别生产价格 社会价值转化为社会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超额剩余价值转化为超额利润平均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规律又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是指等量资本有获得等量利润的趋势。全社会形成平均利润率是个长期趋势,所以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也是个长期趋势。平均利润率规律是普遍适用的,适用于农业资
19、本、工业资本与建筑业资本等产业资本以及商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等。第三节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的定义、形成、职能和作用 1、商业资本的定义(p127)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2、商业资本的形成(p128)在资本主义初期,由于企业规模不大,市场范围比较小,一般由产业资本家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的职能。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客观上要求把销售的职能交由专门商业资本家去完成。所以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3、商业资本的职能(p129)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专门从事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销售。4、商业
20、资本的作用(p130)(1)可以使产业资本减少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有利于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2)可以有效缩短资本流通时间。(3)加速产业资本周转。二、商业利润 1、商业利润获得的途径(p131)从现象上看,商业利润产生于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2、商业利润的实质或真正来源(p131)商业利润似乎产生于流通领域,但是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商业利润只能是产业资本家对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的让渡。由于商业资本家投资于商业,专门替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家就不能像自己经营商品时那样独自占有全部剩余价值,而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让渡给商业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剩余价值 分配 理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