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pdf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础全练 1 下列与中心法则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成 RNA 的过程不一定都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 B 中心法则的各个过程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中心法则是由克里克和沃森共同提出来的 D不是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能发生中心法则的各个过程 解析:形成 RNA 的过程包括转录、RNA 复制,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但 RNA 复制需要 RNA复制酶参与,A 项正确;中心法则的各个过程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 项正确;中心法则是由克里克提出来的,C 项错误;细胞生
2、物的细胞中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 RNA 的复制和逆转录过程,D 项正确。答案:C 2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信息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流动可表示为 DNADNA、DNAmRNA蛋白质 B 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流动可表示为 RNADNA、DNAmRNA蛋白质 C 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可表示为 RNARNA、RNA蛋白质 DHIV的遗传信息流动可表示为 DNADNA、DNAmRNA蛋白质 解析:细胞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流动相同,都有 DNADNA 和DNAmRNA蛋白质,其中前者表示 DNA 的复制,后者表示转录和翻译,在细胞生物体内没有RNADNA(逆转录),也
3、没有 RNARNA(RNA 的复制),A 项正确、B 项错误;T2噬菌体是 DNA 病毒,其遗传信息的流动可表示为 DNADNA 和 DNAmRNA蛋白质,C 项错误;HIV是 RNA 病毒,遗传信息储存在 RNA 中,其遗传信息的流动以 RNA 为起点,D 项错误。答案:A 3 下列是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科学家发现 RNA 可复制 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引起的 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 科学家发现逆转录酶 A B C D 解析: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65年科学家在某种 RNA 病毒里发现 RNA 复制酶,1970年科学家
4、在致癌的 RNA 病毒里发现逆转录酶,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增殖”引起的。答案:B 4 下图为一组模拟实验,假设实验能正常进行,四个试管都有产物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A a、b 两支试管内的产物都是 DNA B b、c 两支试管内的产物都是 RNA C a、d 两支试管内模拟的都是 DNA复制过程 D c、d 两支试管内模拟的都是逆转录过程 解析:a试管内的产物是 DNA,b试管内的产物是 RNA,A错误;b、c两支试管内的产物都是RNA,B 正确
5、;a 试管内模拟的是 DNA复制过程,d 试管内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C 错误;c 试管内模拟的是 RNA的复制过程,d 试管内模拟的是逆转录过程,D 错误。答案:B 5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过程所需原料为核糖核苷酸,d 过程所需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B e 过程是 RNA复制,只发生在某些病毒增殖过程中 C 科学家在致癌的 RNA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可催化图中的 d 过程 D a、b、c 所表示过程依次是 DNA复制、转录、翻译,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解析:b 过程合成 RNA,原料是核糖核苷酸,d 过程合成 DNA,原料是脱氧核苷
6、酸,A 正确;e是 RNA复制,只发生在某些 RNA病毒增殖过程中,B 正确;d 为逆转录过程,是由逆转录酶催化的,C 正确;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也可以发生在原核生物中,D 错误。答案:D 6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的发病机理 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 C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D 生物体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解析:白化病、豌豆粒型的性状控制机理都是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
7、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 正确,B 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3-序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C 正确;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 正确。答案:B 7 豌豆种子有圆粒和皱粒两种,如图为圆粒种子形成机制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中显示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 当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时,细胞内淀粉的含量会上升 C 皱粒种子中蔗糖含量相对更高,味道更甜美 D 图中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
8、的方式有差异 解析:图中显示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A 项正确;当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时,会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从而使淀粉的含量下降,B项错误;皱粒种子中淀粉含量相对较低,而蔗糖含量相对较高,种子的甜度增加,C 项正确;图中过程分别为转录和翻译,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其中转录过程中有 T和 A配对,而翻译过程没有,D 项正确。答案:B 8 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9、)A 并非人体所有的细胞都含有酶 B B 控制酶 D 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会导致黑尿病 C 白化病和黑尿病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控制 解析: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因此人体中并非所有细胞都含酶 B;由图可知控制酶D 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尿黑酸不能转化为乙酰乙酸,从而会导致患黑尿病;白化病和黑尿病的发生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C 9 作为生物学的核心规律之一,中心法则反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
10、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4-(1)a表示_过程,需要的原料为_,需要解旋酶、_酶参与。(2)RNA复制酶可以参与_(用字母表示)过程。(3)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可发生_(用字母表示)过程。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发生_(用字母表示)过程。(4)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病毒中发现了逆转录酶,则此酶参与_(用字母表示)过程,该过程的模板是_,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解析:(1)题图中 a 表示 DNA 复制过程,需要脱氧核苷酸为原料。(2)e为 RNA 的自我复制,需要 RNA 复制酶的参与。(3)b是转录,c 是翻译。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DNA 的自我复制过程,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生物 基因 表达 性状 控制 练习 解析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355541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