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6_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_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1 6.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力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力的概念(1)设计能力:某一线路上某一方向1h内通过某一点的旅客数量。设计能力=线路能力列车能力 线路能力指每小时通过的列车数;列车能力指列车容纳的旅客人数,等于每列车车辆数乘以每辆车定员数。设计能力=线路能力每列车车辆数每辆车定员数 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2)可用能力:在容许旅客需求发散条件下,某一线路某一方向1h所能运送的最大旅客数量。可用能力=设计能力高峰发散系数 一般的,高峰期能力利用系数在0.700.95。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6.2 6.2 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6.2.1 6.2.1 线路
2、能力线路能力 线路能力是指在采用一定的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线路的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所能通过的列车数。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3 线路能力计算依据:(1)线路 (2)列车折返设备 (3)车辆段设备 (4)牵引供电设备 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46.2.2 6.2.2 列车能力列车能力 列车能力:列车能力=每列车车辆数每辆车定员数 每辆车定员数:每辆车定员数=车厢固定座位数+车厢有效站立面积每单位面积允许站立人数 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5 车辆能力 1)面向设计的能力 如果选择了某一类车辆:(1)座位数,假定所有座位满载。(
3、2)站立面积,即可用面积,要扣除座位旅客的腿部所占面积。(3)站立密度,一般的,高峰期短时间可承受的平均站立密度为4人/m2,距离长时应相应减少;有时,服务策略、地区条件也是调整的因子。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6 (4)站立效率,是用来增加或减少期望站立密度的一个直接因素,它需要兼顾站立空间的特性。(5)轮椅调整系数,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可兼容轮椅的,这一问题要在计算时加以考虑。一般的,一个轮椅所占面积可按1.21.5 m2计算,大致相当于26名站立旅客。(6)行李调整系数,与轮椅类似,当旅客携带一些大的物体时,需要调整能力。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72)一般情况下的车辆可用能力 当
4、没有为系统选定车辆时,可以参考某种通用的车辆参数来计算能力。影响车辆能力的主要参数包括:(1)车辆长度,可参照按车钩中点计算列车全长的车辆名义长度。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8 (2)车辆宽度,座椅后背高度处车辆的宽度,主要考虑到人的肩部较脚部宽。该处一般比地板高出0.8m,它比站台水平上的车辆宽度宽0.100.15m,车辆宽度采用外部尺寸,再转换为内部尺寸。一般可假定车体一侧的墙厚为0.050.10m。(3)无乘客空间,主要兼顾驾驶室、设备及端墙等,包括车钩末端的300mm距离。(4)座位密度,一般为1.52.0人/m2,低限适合通勤或长距离市郊快速铁路,高限适合某些重轨快速线路。6 城市
5、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9 (5)座位利用率,与座位密度类似,旅客就座率也是一个特定场合的设计参数,受政策决策影响。(6)标准密度,没有被座位占用或为轮椅、行李甚至自行车设计占用的车辆地板的空间一般可以容纳4人/m2。在北美,该值可在1.57人/m2范围内选取。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06.2.3 6.2.3 车站对能力的约束车站对能力的约束 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车站能力,包括占有率的限制。(2)站台客流限制,主要是由于出入口的数量及宽度限制引起的。(3)车站停留空间不足。(4)收费系统的能力限制。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16.2.4 6.2.4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6、(1)站立密度不是绝对的4人/m2,在拥挤条件下,人们可以挤得更紧。(2)一般不可能设想多单元列车上所有车辆均同样拥挤。(3)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减少列车能力,如牵引力大小,车门问题,操作者的差异。他们不仅会导致列车间隔的增大,还会增加间隔的变化幅度。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2 (4)最小间隔概念上没有给运行图留出间隙,以作为恢复晚点延误的空当,它使得系统不能适应服务的变化。(5)旅客需求在高峰期内一般也不是平均分布的,存在一些需求波动,这与特定的工作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有关。(6)日常需求还存在一些随星期、季节、假期、天气而发生的波动,如周一与周五不同等,这增加了需求的不可预测性。(7)客
7、运需求是有一定弹性的,有时可以有一些拥挤和延误。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36.3 6.3 线路通过能力线路通过能力6.3.1 6.3.1 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原理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原理 线路能力是系统综合能力的反应,决定于行车密度,从而影响运输能力。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41)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在列车追踪运行的情况下,计算线路通过能力的一般公式为:线路在1小时内能够通过的最大列车数(列);追踪列车间隔时间(s)。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52)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列车自动控制的一般原理:自动检测追踪运行列车的位置、速度和线路的平纵断面等信息,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
8、据接收到的信息、列车运行图资料,自动生成对车载设备与地面设备的控制命令;车载设备与地面设备根据控制命令自动对列车运行间隔与速度等实施具体的控制。目前使用的列车检测技术:轨道电路技术、计轴设备、交叉感应环线、无线通信等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6 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行控制方式:(1)传统信号的列车运行控制(2)采用ATC的列车运行控制(3)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7(1)采用传统信号的固定闭塞列车运行控制 三显示自动闭塞、四显示自动闭塞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8 闭塞分区长度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大于或等于列车制动距离加上一个安全距离余量;大于或等于列车长度。在
9、不考虑线路平纵断面对制动距离的影响的情况下,计算公式:式中:vmax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m/s);f 安全系数,经验取值为1.351.5;bmax 紧急制动减速度(m/s2)。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19(2)采用ATC的固定闭塞列车运行控制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包括: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列车自动控制子系统(ATP)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ATS)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ATO)列车运行自动化列车指挥自动化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20(3)采用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列车运行控制 移动闭塞ATC系统包括:无线数据通信网 控制中心设备 联锁区设备 车载设备等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1
10、6.3.2 6.3.2 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1)固定(自动)闭塞线路 后行列车从初始位置至前行车,需经过四个单项作业:进站运行制动停车停站作业起动出站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2(1)列车进站运行时间:式中:l站车站闭塞分区或车站轨道电路区段长度(m);l列列车长度(m);l制列车制动距离(m);li闭塞分区或轨道电路区段长度(m);v运列车运行速度(m/s)。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3(2)列车制动停车时间:式中:v制制动初速度(m/s);b常用制动减速度(m/s2)。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4(3)列车停站时间: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5(4)列车
11、起动出站时间:式中:a起动加速度(m/s2)。(5)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车站无配线):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62)移动自动闭塞线路 制动停车停站作业起动出站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7(1)列车制动停车时间式中:t空制动空走时间(s);v进规定的列车进站速度(m/s)。(2)列车停站时间: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8(3)列车起动出站时间:式中:l安安全防护距离(m)。(4)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车站无配线):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输能力296.4 6.4 列车折返能力列车折返能力6.4.1 6.4.1 列车折返能力计算原理列车折返能力计算原理1)计算折返能力的一般公式 列车折返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轨道 交通 系统 运输 能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