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文 记忆中的年味.docx
《春节作文 记忆中的年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作文 记忆中的年味.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节作文 记忆中的年味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下面是春节作文记忆中的年味,一起来看一下吧。 篇一:记忆中的年味 最近的阴雨天气的确不怎么令人兴奋,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望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忙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兴奋,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早在春节驾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挚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
2、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祥瑞的话语。送灶神是过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殊打算些丰富的供品拜祭灶神。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打算辞旧迎新,吃团聚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聚饭后,就起先守岁了。最值得小孩子们兴奋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
3、活力、开心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快乐,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篇二:记忆中的年味 年,不仅是中国古老传统的团聚节日,还是记录岁月的标识和载体,映射漫长岁月里人们生活状况的镜子。在童年的记忆里,从进入腊八这一天就预示着忙年的起先。这天清早,母亲会将浸泡好的八种粮食倒入我家那口大锅中。和平常一样,10岁的哥哥用力拉着风箱,伴随着“咕嗒、咕嗒”的节奏声,灶膛中伸出了长长的火舌,驱散了严冬的寒意。那时,城市居民几乎家家养着家禽。我家养
4、着6只芦花母鸡和12只小白兔,每天清早我都会拎着竹筐到菜店捡拾菜叶、白菜根,假如能捡到胡萝卜,我会特兴奋,那可是小白兔最喜爱吃的。回来后,将捡来的东西洗净切碎拌上玉米面放进铝盆里,鸡笼里的鸡就“咕咕”叫着,舍命向外伸头,贪欲地凝视着它们的早餐。每当我把笼门打开的一瞬间,母鸡们就箭一般冲向铝盆。之后,我会顺手将几个白菜根投进兔笼,里面立马就绽开了一场争夺战。“腊八蒜”是这一天必需要做的。头一天把大蒜用温水浸泡,其次天就很简单去皮了。一个上午,满满一盆大蒜剥了出来,母亲把剥好的蒜瓣装进打算好的广口玻璃瓶,倒满醋密封起来。到了大年三十这天,瓶子里的蒜瓣全都变成了翠绿色酸脆可口,泡过蒜的醋则是蘸饺子、
5、拌凉菜的调味佳品。吃过了腊八粥就要忙着“扫灰”,也就是大扫除,要把家里墙壁地面和各种物件全部清扫一遍,为干干净净过新年打好基础。扫灰这天全家总动员,把能搬动的物品搬到门外,房间基本清空以后,父亲戴上口罩挥动着扫帚,沉睡了一年的灰尘会随着扫帚在空中充满,待尘埃落定,再把搬出去的物品搬回原位。扫完灰就要忙年货了。那时候,鱼、肉、蛋、油甚至花生、瓜子都是按人或按户定量供应。每年这个时候,我们总要去排长队购买年货。有一年,每户供应半个猪头,排在我前面的人买的猪头干干净净,好不简单轮到我买时,眼前的猪头却全是毛。我对售货员埋怨道:“换一个,像个猛张飞。”售货员笑了:“你不吃亏,你没见给你的半个张飞头要顶
6、一个刘备脸吗?”接近年根的几天最忙,蒸馒头、做花卷、熏鱼、炸萝卜丸子经常都是夜以继日。那时面粉供应量少,做馒头时先把白面粉和好擀成皮,再把黑面团包起来,蒸熟后从外表看一个个洁白的大馒头真是喜人。那时候我们和外公住在一起,每天吃饭时,外层的白面皮都要剥下来让外公吃,这是母亲给我们订下的规则。每年这个时候,父亲总要蒸上一只鸡,这可是我们家过年时的主打菜。做法很简洁,将已掏空内脏的鸡腹填足大料,然后用厚厚的白菜叶裹紧放入锅中,蒸熟冷却后再将鸡肉、白菜撕成丝装入坛子放在室外以延长保质期。父亲做蒸鸡味道独特、鲜美可口,是我童年记忆里过年时难忘的美味。期盼已久的除夕夜最终来临,全家人坐在热炕上,吃着父亲做
7、的韭菜炒鸡蛋、凉拌白菜丝、蒸鸡、萝卜丸子,说着、笑着、喝着、吃着,尽情享受着美食,体会着浓浓亲情的暖和。吃完年夜饭,母亲就给我们拿出新衣服,再每人发一个红包,里面有五角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父亲会拿出几挂鞭炮分给我们,这一刻是我最华蜜的时间,因为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不须要忙年了,可以尽情玩耍了。过年,是当时的孩子们最愉快的日子,对我来说就是新衣服,就是压岁钱,就是平常吃不到的好饭菜,就是自由自在地撒欢疯玩。如今,人们再也不会为新添一条涤卡裤子而兴奋,也再不会为买几斤冻鱼起大早在寒风中排上几小时的队。但是,我们也渐渐淡化远离了往日那浓浓的“年味”,心中不免生出一缕淡淡的惆怅。 篇三:记忆中的
8、年味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嘱咐,我们起先仔细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祥瑞华蜜的,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华蜜的日子,所以要专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茅塞顿开,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经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
9、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抓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四周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爱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
10、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愿。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初八,祠堂里又起先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或许是我没耐性,只能看喧闹。最终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喧闹的情景像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篇四:找寻记忆中的年味 城里呆久了,感觉传统意义上的“年味”
11、在渐渐淡化,过年好像已经很难唤起我们曾有过的激情了。我总感到现在过年没有过去喧闹了,传统的东西少了,很多旧时的风俗也被人们遗忘了。城里的年,愈来愈沦陷为一个简洁的节日,就像城里的月光,虽然还是那个月亮,却和村庄的月光,有着明显的不同。乡里的月,潮湿丰满,安宁静静铺排开的一个一个的小村庄,更适合月光的书写与舞蹈。年,是一株植物,只有扎根在乡间的沃土,才会枝繁叶茂;城里的泥土,参杂着水泥与钢筋,容不下它瘦弱的躯干。家乡深处的年,透露出植物的温馨,乡间的年,土酒一般醇厚绵长。一进腊月,算是迈进了年的门槛,隐隐隐约的炮仗声,敲开了“年”这首民乐的前奏。于是众多的人行走在路上,他们朝向村庄,回家过年,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节作文 记忆中的年味 春节 作文 记忆 中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