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创新平台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科技创新平台现状与发展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科技创新平台现状与发展研究一、科技创新平台对讨论型大学的作用1.大学科研的优势和问题分析学术思想活跃是大学最主要的特征,自由探究是大学最主要的讨论方式,大学的基础讨论和应用基础讨论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学术创新。具体来讲,大学学术思想活跃,我国80%以上的自然科学基金由大学承当;大学创新性强,发表的论文质量和数量最高;大学创新力量丰富,培育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为我国创新进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特殊是讨论生的数量和质量,同中科院相比,显现出较大的优势。与此同时,大学也存在很多问题。大学的科研任务主要来自于教师承当的科研项目,而教师的科研往往跟着项目走,项目完成后,便难以继续相关方面的讨论,这就造成
2、试验室阶段成果多,但能够转化的成果并不多的局面。大学也比较难以布局面向重大科技问题的前瞻性讨论,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与中科院相比,大学难以开展表达国家意志的大项目讨论。此外,大学教师自由度高,又肩负教学和科研双重责任,难以形成有组织的科研,难以承接系统性和工程性强的大任务。2.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与特征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具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青年教师和讨论生培育基地,二是建立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和文化传承基地,三是建立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基地。通过这三个“建立,形成一个“大专家、大项目、大成果一体化的基地。科技创新平台是大学科研的重要载体,优秀的科技创新平台应当具备鲜亮的学术特色
3、、重要的领军人物、先进的试验条件、稳定的讨论方向、规模的讨论队伍、良好的创新文化、活跃的学术沟通、丰富的科研成果等特征。二、讨论型大学科技创新平台的现状1.大学科技创新平台的类型大学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分为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试验室、国家级和省部级工程中心、与大型企业和地方企业等各类企业联合建立的不同类型的讨论机构,以及学校因人因事自设的各种类型讨论机构。2.国家重点试验室的建立20世纪80年月中期,国家计委发起建立国家重点试验室,经过30余年的进展,国家重点试验室已成为科研高地。目前,大学和中科院各类科研院所的国家重点试验室有300多个,自2022年开始建立的企业国家重点试验室有170多个,加起来
4、约500个。国家重点试验室的运行和支持机制,包括年度运行经费和自主科研经费、评估期间的试验室建设经费等,以及五年为期的评估和激励作用,是科技创新平台当中最为完善和可行的。以国家重点试验室为代表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奉献。3.国家重点试验室名称特色20世纪80、90年月,国家重点试验室的名称主要以三级学科为特征命名,比方振动冲击噪声、摩擦学、流体传动。由于科学技术的进展以及试验室评估等因素,试验室的名称和讨论方向呈扩大化趋势。如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试验室,后改为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试验室,名称更宽泛,与过去相比更适合于试验室的进展。4.国家重点试验室的管理大学国家重点试验室
5、的管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学校作为二级机构,独立于学院,其优点是试验室管理和建设一体化,自主权较大,缺点是人员过于固化,与学科建设、教学联系不紧密,难以吸纳优秀的讨论生生源;另一种是与学院或学科融为一体,以某个讨论所为核心,汇聚这个学科的优秀教授以及相关学科的优秀教师。大多数优秀的试验室都采纳第二种管理模式,优点是学科建设一体化,能够吸纳学科最优秀的教师和最优秀的讨论生,缺点是管理难度比较大。5.国家重点试验室的问题分析国家重点试验室自建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国大学的重大科研成果、优秀学科带头人、优秀博士讨论生培育主要由国家重点试验室完成,高水平学科和国家重点试验室呈现紧密的正相关。同
6、时,国家重点试验室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科研组织不强,讨论队伍偏小;成果数量多,但大成果少,在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方面发挥作用不够;表达集团式作战攻关大项目方面的科研不够,优秀的领军人物带着优秀的团队作用发挥不够,等等。三、国家重点试验室重组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科技部、教育部推动国家重点试验室的改革,重点是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对试验室的建设和进展是一次历史性机遇。这为各试验室扩大讨论领域、调整讨论方向、提升试验室队伍水平、扩大试验室空间、更改试验室名称、改革管理模式,以及为各个学校争取布局新的国家重点试验室创造了一次难得的机会。改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国家重点试验室经受30
7、多年的进展,各学校都有了肯定的管理模式和阅历,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观念。这次改革幅度比较大,要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试验室讨论人员流淌、讨论生生源保障都有困难。还要面临较大规模队伍和成果考核,对试验室组织管理有很大的压力。建议从政府和学校两个层面进行改革。在政府层面,试验室管理模式和规模应当分类指导,工程类试验室要扩大队伍和规模,配齐讨论队伍;国家重点试验室的数量还要扩大,覆盖的领域要更广。在学校层面,要抓住机遇,整合相关优势力量,调整、优化讨论方向,做大做强已有的国家重点试验室;要提炼新的方向,组织、联合相关优势力量,组建、布局新的国家重点试验室。四、结语当前,我国很多行业都遇到诸多“卡脖子问题,需要客观看待公共科技政策对国家科技进步的作用,实行合理的改革措施,更好地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国家重点试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不宜过于刚性,要客观地看待国家重点试验室对国家科技进步发挥的重要作用。高校也需要主动改革国家重点试验室的管理模式,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和科技成果转化作出更大的奉献。 林忠钦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