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docx
《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20个条文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有18个条文,而关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就有8个条文,由此可见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中的地位之重要。然而,劳动争议审判的实践表明,关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立法还有缺陷,以致出现很多适用法律上的难点和疑点。在审理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争议实践中,涉及到劳动者预报解除和商业隐私爱护的问题较多。要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关系中作好协调工作,必需精确把握好度的问题。劳动法立法的宗旨要求对劳动者偏重爱护,但爱护有一个爱护程度的问题,爱护不能过度,应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关系中找寻
2、利益协调的平衡点。在现实生活中,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劳动立法对劳动者爱护并不过度,甚至还存在诸多不足和不到位的地方,但在立法中不能完全这么认为,劳动法有的条文规定对度的把握不够精确,例如劳动法第31条关于单方预报解除和劳动法第102条关于保密义务的规定就存在一个须要修正度的把握问题。本文从审判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其作法律说明和法理分析,试图找出求解对策。一、劳动者预报解除劳动合同的若干问题探讨劳动者预报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依据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提前30日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无需其他条件就可发生解除劳动合同之后果。劳动者预报解除劳动合同存在的难题主要有:1、对
3、预报期长短问题的质疑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有权完全出于自身的缘由行使一般解除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这使劳动者获得了充分的择业自由,保障了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独立地位和利益;但反过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劳动者,特殊是重要岗位的劳动者或者是在用人单位起重要作用的劳动者一走,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必定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立法时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规定了提前30日书面预报通知的程序;但在审判实践中产生的难题在于不同的劳动者的素养不一样,其可替代的程度就不一样,用人单位在30日的预报通知时间内,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者。当今社会已发展到学问经济时代,很多行业和领域的特地
4、人才很难在30日内找到替代者。现实状况和大量的劳动争议案例都证明这一条文的规定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对很多用人单位来讲,30日的预报通知时间的确不够用。对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总的立法价值取向应当确定,只是对预报期长短在立法时考虑不周全的内容须要作适当修改。那么,怎样修改才能既爱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顾及用人单位的正值利益,这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偏重爱护劳动者是正确的,但偏重爱护不能过度。笔者认为对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预报期限的长短可通过立法途径进行修改,可实行多样化的时间规定,还可以依据合同期限的长短来界定预报期的长短,更周全地顾及用人单位的利益,使劳资双方的利益平衡,从而更有效地促
5、进劳动力的自由流淌。另外,若用人单位已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赔偿或补偿。2、对授权不同等问题的辨析有学者指出,纵观世界各国关于劳动(雇用)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规定都有一个相同的内容:单方提前预报通知解除权只适用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约定了明确期限的劳动合同只能基于法定的正值事由才能解除。我国劳动法第31条却并无此种限定,劳动者的一般解除无区分地适用于全部的劳动合同。这一点在立法上与国外比较是有所欠缺,但国外劳动法立法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并不肯定适应中国的国情,至少在这一点上我国不能采纳,因为就现实状况而言,我国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普遍存在,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所占比例很
6、小,假如采纳国际劳动立法的通例,唯恐无法达到促进和保障劳动力自由流淌的立法宗旨,将对劳动者的偏重爱护缩小到很小的范围。因此,我国劳动立法不能采纳此例,而只能依据我国的国情而定。然而,劳动法立法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无条件的一般解除权只授予劳动者,却没有相应地授予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需基于法定的正值事由,否则就构成无理解雇,要担当法律责任和经济补偿;而劳动者只要履行了预报通知程序即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很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争议案件都明显反映出这种授权不同等现象。因为立法时授权不同等,必定导致操作性差,也必定会导致产生劳动争议。依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履行提前30日预报程序,劳动者即
7、可随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的期限条款对劳动者来说几乎没有约束力,而仅仅只对用人单位才有约束力。劳动者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可随意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则始终面临着劳动者走人的缺员威逼。虽然法律规定有30日的预报期限,但现代企业中的高级人才很难在30日找到替代者,一个关键劳动者的辞职,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个企业破产。一般解除权无区分地适用于全部劳动合同,会导致因一般解除权授予不同等所产生的利益失衡更加失衡。同时,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可随时跳槽,必定对劳动者的教化培训投入信念不足,从而限制劳动者素养的提高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劳动合同的期限条款是必备条款,在约定期限内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从很多劳动争议的案例来
8、看,有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法第31条的授权不同等现象作了限制,但这种以合同形式来限制法定的权利是不行取的,最好能通过立法来解决。用人单位要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需基于劳动法第25-27条规定的法定正值事由,否则即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担当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立法的目的在于严格限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范围,保障劳动者的就业稳定。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劳动者的就业实力和择业观念普遍不高的前提下,否定用人单位的一般解除权,严格限定其解除权的范围,对于保障宪法给予劳动者的劳动权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利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是相辅相承的,劳动立法应以同
9、时均衡爱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为立法价值取向。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渐渐成熟,很多学者提出修正劳动法授权不同等的现象,在供应肯定经济补偿的前提下,将无条件一般解除权也授予用人单位。这样,既符合世界劳动立法的潮流,又可促进劳动立法在同等的基础上健康发展。3、对弃权条款问题和地方性立法的异议在很多劳动争议案件中,发觉很多用人单位往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与其签订确认放弃一般解除权的所谓弃权条款。这种通过劳动合同约定条款对劳动法第31条进行限制的做法,在司法实践中很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这种限制从理论上讲和从法律上讲都是违法的,法律通过法律条文明确给予劳动者的权利不能用合同的形式来限制,而只能通过
10、立法途径来解决问题;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要是劳动者出于真实的意思表达自愿放弃单方一般解除权,只要不是出于欺诈或重大误会而签订的此项弃权条款,法律应确认其效力,而没有必要加以限制。劳动法与民法的思路是不同的,劳动法偏重对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爱护,对意思自治是实行限制的看法;且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在性质上也是有区分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适用于民事合同,而不肯定适用劳动合同。笔者认同第一种观点。弃权条款在劳动合同中的出现不符合劳动法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法律明确给予劳动者的权利不能以合同的形式又来加以限制,弃权条款从理论上讲是违法的,应通过立法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通过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制来缩小劳动者与用
11、人单位的不同等地位,削减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人身依附性;另一方面应强化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发挥工会的监督职能作用,防止用人单位限制权的膨胀,体现劳动法对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的偏重爱护。另外,有些地方通过地方性立法给劳动者行使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利附加条件,把无条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变成有条件的解除,这是不符合劳动法的立法本意的。劳动法是基准法,立法所给予的权利都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基本标准,地方性立法只能在爱护的程度上留意协调和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而不能限制劳动法给予劳动者的权利。4、对违约责任问题的再相识在审判实践中,很多劳动争议案件是涉及用人单位对依法行使解除权单方解除合同的劳动者要求其担当劳动
12、合同约定违约金和赔偿因辞职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劳动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马上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需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31条规定:本条规定了劳动者的辞职权,除此条规定的程序外,对劳动者行使辞职权不附加任何条件。但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者要依法担当责任。用人单位依据这一法律依据认为,只要劳动者没有履行约定的合同期限或服务期限而辞职就是一种违约行为,就应当依劳动合同的约定担当违约责任,其中包括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事实上,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时,也基本上是依上述条件进行裁决的。这样就造成了立法上的冲突和司法实践中的操作困难。劳动法第
13、31条规定劳动者只要履行了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手续,即可单方解除合同,它不以得到用单位的同意为条件和前提,这就是劳动者的辞职权。劳动者依法行使一般解除权辞职导致劳动合同提前终止,从表面上看与一般合同违约行为相同,但它们的性质是有本质区分的。劳动者依法辞职,单方解除合同的违约行为,是法律允许的,是合法的违约行为,而一般合同违约则为非法行为。将一般民事合同的违约责任简洁地干脆与劳动者依法辞职的违约行为相混淆的观点,是与我国劳动法的立法精神相悖的。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自由流淌,为我国建立劳动者能合理流淌及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的新型劳动制度供应了法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除 劳动合同 若干 法律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