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卷Ⅰ)01292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卷Ⅰ)01292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卷Ⅰ)012928.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1 绝密 启用前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地理(全国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 世纪 8
2、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 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 13 题。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弥补劳动力不足 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B.C.D.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
3、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解析第 1题,由材料可知,20 世纪 8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村办企业涌现,说明当时村办企业较多,虽然村村都能发展,但相对来说空间布局分散,因此出现了“村村冒烟”的现象,因此 B选项正确。第 2 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抱团飞地”是指企业集聚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集聚发展可节约土地和基础设施投资,并可获得规模、协作等方面的效益,利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因此 D选项正确。“抱团飞地”与劳动力的需求和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关系不大。第 3题,“抱团飞地”是在包括乡村和城镇的区域内规划的发展模式,既涉及条件优越的城镇集聚地,又涉及企业迁出的农村,因此 A
4、 选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内容不属于该模式的主要体现。答案 1.B 2.D 3.A 下图示意 2015 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 45题。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 4.与欧盟籍相比,2015 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 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解析第 4题,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2015 年非欧盟
5、籍人口在 1850 岁之间的人口比重较高,说明劳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其他选项叙述显然不符合图示。因此 C 选项正确。第 5题,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人口在 1850岁之间的人口比重较高,而 5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较少,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的持续扩大,会延缓欧盟的老龄化趋势。因此 B 选项正确。欧盟籍人口老龄化严重,不存在劳动力供给过剩的问题;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的变化趋势无逻辑和信息支撑。答案 4.C 5.B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 题。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
6、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3 解析第 6题,读图可知,该区域铁路线主要呈现沿河谷分布(根据图中的河流与铁路线分布可以判断)的特点。因此 B选项正确。第 7 题,读图可知,铁路线呈放射状从山地延伸到四周,再结合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东北林区),可推测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木材,因此 A 选项正确。第 8题,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
7、意识的增强及国家的相关要求,林区采伐减少,运输需求减小,原有铁路因功能的丧失而逐渐废弃。答案 6.B 7.A 8.D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 132.5 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 911题。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 支流汇入 沿岸地貌 两岸岩性
8、 A.B.C.D.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解析第 9题,堆积性游荡河道,必须要具备含沙量大、冲淤变化显著等特点。含沙量大为淤积提供了基础条件,流量季节变化大为冲淤的季节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只有冲淤不断变化,才能导致河道的游荡(改道)。因此 D选项正确。第 10 题,若河流处于深、窄的地形中,且两岸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则河道游荡范围会受到限制,反之河道游荡范围会扩大,因此 C选项正确。河水流量和支流汇入在不同河段差别不大,因此可以排除其
9、他选项。第 11 题,主汛期,流量和含沙量较大的渭河汇入黄河小北干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4 流的下游,会导致下游水位抬高,进而导致黄河小北干流上游河段落差减小,流水受阻(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水位会抬升,泥沙淤积增强。答案 9.D 10.C 11.C 二、非选择题:共 160 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35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地理 全国卷 01292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