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0第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第十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ppt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与业务操作与业务操作 第一节第一节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及其业务操作及其业务操作所谓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制的政策工具。一、法定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一、法定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1、法定准备金政策的涵义。、法定准备金政策的涵义。法定
2、准备金政策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供应量的活动。2、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流动)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流动性。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3)调节货币供应量。)调节货币供应量。见表见表10-1,假定法定准备金比率为,假定法定准备金比率
3、为10%,银行,银行根据经验为了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另外持有根据经验为了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另外持有10%的现金(超额准备)。因此,就有银行体系的现金(超额准备)。因此,就有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表1。假定现在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假定现在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到比率提高到15%,那么,由银行自主决定的超额,那么,由银行自主决定的超额准备金比率降为准备金比率降为5%(如果是在现金不能计算为法(如果是在现金不能计算为法定准备金的国家,需要将此现金存入中央银行),定准备金的国家,需要将此现金存入中央银行),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变为表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变为表10-2。银行觉得。银行觉
4、得5%的现金(超额准备)难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的现金(超额准备)难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应该恢复应该恢复10%的现金准备。于是通过收回一部分的现金准备。于是通过收回一部分贷款或卖出一部分证券,补充现金(超额准备),贷款或卖出一部分证券,补充现金(超额准备),银行的资产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是否就变成表银行的资产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是否就变成表?表表10-1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1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100亿元法定准备金 100亿元贷款、证券 800亿元存款 1000亿元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50亿元法定准备金 150亿元贷款、证券 800亿元存款 1000亿元表表1
5、0-2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2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100亿元法定准备金 150亿元贷款、证券 750亿元存款 1000亿元表表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 不会,因为与此同时,不会,因为与此同时,购买银行出售的证券和购买银行出售的证券和归还银行贷款的企业或个人也不得不减少在银行归还银行贷款的企业或个人也不得不减少在银行的存款,银行的负债也开始减少。负债减少又需的存款,银行的负债也开始减少。负债减少又需要收缩资产。理论上,这个调整过程一直进行到:要收缩资产。理论上,这个调整过程一直进行到:准备金准备金200亿元亿元/(法定准备金比率(法定准备金比率15%+超额准备超
6、额准备金比率金比率10%)=资产资产=800亿元亿元时结束,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变为表时结束,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变为表10-3。反。反之,调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情况也同样按照上述之,调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情况也同样按照上述过程进行推理。过程进行推理。一般说来为了应付非预期的债权债务的收回和一般说来为了应付非预期的债权债务的收回和发生,银行总是需要持有超额准备金。从整个银行发生,银行总是需要持有超额准备金。从整个银行体系来看,超额准备金处于平均水平。但是,就个体系来看,超额准备金处于平均水平。但是,就个别银行来看,每家银行的经营方针各不相同,有些别银行来看,每家银行的经营方针各不相同,有些银行经营
7、方针比较稳健,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银行经营方针比较稳健,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而有些银行比较冒险,持有的超额准备金较少。一而有些银行比较冒险,持有的超额准备金较少。一旦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持有超额准备金旦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多的银行可以动用超额准备金满足法较多的银行可以动用超额准备金满足法定准备金比定准备金比率的要求率的要求。而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少的银行该怎么办而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少的银行该怎么办呢?呢?表表10-3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3资产现金(超额准备)80亿元法定准备金 120亿元贷款、证券 600亿元存款 800亿元负 债 由此可见,法定准
8、备金比率的调整通过两由此可见,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通过两条渠道影响货币供应量。条渠道影响货币供应量。第一条第一条渠道是影响同业市场利率的渠道渠道是影响同业市场利率的渠道。第二条第二条是通过存款货币机构超额准备金的是通过存款货币机构超额准备金的调整进行的,然后通过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和收调整进行的,然后通过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和收缩影响货币供应量。缩影响货币供应量。3、法定准备金政策工具的特点。、法定准备金政策工具的特点。优点优点优点优点:首先首先首先首先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力度大、速度,力度大、
9、速度,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其次其次其次其次,对所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均等的对所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均等的对所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均等的对所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均等的。不。不。不。不像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贴现率政策,只对参与市场操作或申像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贴现率政策,只对参与市场操作或申像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贴现率政策,只对参与市场操作或申像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贴现率政策,只对参与市场操作或申请中
10、央银行贷款的银行才发生作用。请中央银行贷款的银行才发生作用。请中央银行贷款的银行才发生作用。请中央银行贷款的银行才发生作用。但是,上述优点有时也是但是,上述优点有时也是但是,上述优点有时也是但是,上述优点有时也是缺点缺点缺点缺点,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扩张产生放大作用,对经济的振对经济的振对经济的振对经济的振动太大动太大动太大动太大,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难以成
11、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4 4、准备金政策的变化趋势。、准备金政策的变化趋势。二、再贴现政策与业务操作二、再贴现政策与业务操作1、再贴现政策的涵义。、再贴现政策的涵义。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和持有超额准备的成本,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包括对再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包括对再贴现率和申请再贴现金融机构资格的调整。贴现率和申请再贴现金融
12、机构资格的调整。2、再贴现政策的内容。、再贴现政策的内容。(1)再贴现的条件)再贴现的条件 (2)再贴现的利率。)再贴现的利率。3、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再贴现政策的作用。4 4、再贴现政策的特点。、再贴现政策的特点。再贴现政策通过再贴现政策通过改变再贴现率改变再贴现率引导市场引导市场利率发生变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利率发生变化,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成为中央银行最早和最基本的调控手因此,成为中央银行最早和最基本的调控手段,而且,与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相段,而且,与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相比,还可以利用其比,还可以利用其调节信贷结构调节信贷结构的效果,促的效果,促使商业银行增
13、加适合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的使商业银行增加适合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的贴现贷款,引导资金向重点行业和区域倾斜,贴现贷款,引导资金向重点行业和区域倾斜,配合政府政策的实施。配合政府政策的实施。此外,中央银行通过此外,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再贷款的利率改变再贷款的利率可以可以调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达调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的资金成本从而达到控制存款货币银行信贷数量的目的。因此,中到控制存款货币银行信贷数量的目的。因此,中央银行再贷款也可以作为政策手段使用,尤其是央银行再贷款也可以作为政策手段使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公开市场和票据市场发展滞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公开市场和票据市场发展滞后,
14、再贷款政策就成为不可替代的主要政策手段。后,再贷款政策就成为不可替代的主要政策手段。不过再贷款政策的作用原理与再贴现政策相同,不过再贷款政策的作用原理与再贴现政策相同,在此就不赘述。在此就不赘述。三、公开市场政策与业务操作三、公开市场政策与业务操作 1 1、公开市场政策的涵义。、公开市场政策的涵义。简而言之,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简而言之,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简而言之,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简而言之,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行为。行为。行为。按照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劵的按照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劵的按照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
15、的有价证劵的按照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有价证劵的内容与等级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内容与等级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内容与等级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内容与等级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1 1 1 1)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狭义的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只买卖政府公债劵、国库券,外汇,这一业务更多在只买卖政府公债劵、国库券,外汇,这一业务更多在只买卖政府公债劵、国库券,外汇,这一业务更多在只买卖政府公债劵、国库券,外汇,这一业务更多在发达国家存在。发达
16、国家存在。发达国家存在。发达国家存在。(2 2 2 2)广义的公开市场业务广义的公开市场业务广义的公开市场业务广义的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除了买卖以上三种有价证券外,还要买卖政府担保证除了买卖以上三种有价证券外,还要买卖政府担保证除了买卖以上三种有价证券外,还要买卖政府担保证除了买卖以上三种有价证券外,还要买卖政府担保证劵、地方政府债劵、银行承兑汇票等,这一业务更多劵、地方政府债劵、银行承兑汇票等,这一业务更多劵、地方政府债劵、银行承兑汇票等,这一业务更多劵、地方政府债劵、银行承兑汇票等,这一业务更多在发展中
17、国家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在发展中国家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情况一览表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情况一览表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情况一览表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情况一览表 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情况一览表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情况一览表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情况一览表部分国家和地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开展情况一览表 2、公开市场政策的内容、公开市场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第一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数量、制定操作确定买卖证券的品种
18、和数量、制定操作的计划;的计划;第二第二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决定操作方式的长期性和临时性。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方式的比较n n第三第三选取操作机构。选取操作机构。第四第四确定交易方式。确定交易方式。n n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过程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如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过程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如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过程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如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过程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如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室每天的操作过程一般为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室每天的操作过程一般为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室每天的操作过程一般为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室每天的操作过程一般为:3、公开市场政策的作用。、公开市场政策的作
19、用。公开市场政策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政策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通过乘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通过乘数作用影响货币供应量。但是,公开市场政策的运数作用影响货币供应量。但是,公开市场政策的运用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此,下面作简单用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此,下面作简单分析。分析。(1)调控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货币供应)调控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量。假定中央银行决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债券假定中央银行决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债券假定中央银行决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入债券假定中央银行决定通过公开市场操
20、作,买入债券500500亿亿亿亿元,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假定银行体系仅有元,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假定银行体系仅有元,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假定银行体系仅有元,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假定银行体系仅有A A、B B、C C三家三家三家三家银行,那么,市场就由中央银行和银行,那么,市场就由中央银行和银行,那么,市场就由中央银行和银行,那么,市场就由中央银行和A A、B B、C C三家银行组成。三家银行组成。三家银行组成。三家银行组成。购买债券通过招标进行,招标前三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购买债券通过招标进行,招标前三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购买债券通过招标进行,招标前三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购买债券通过招标进行,招标前三
21、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表表表表10-410-4、10-510-5、10-610-6。招标结果,招标结果,招标结果,招标结果,A A银行卖出银行卖出银行卖出银行卖出200200亿元债券,亿元债券,亿元债券,亿元债券,B B银行投标失败,银行投标失败,银行投标失败,银行投标失败,C C银行卖出银行卖出银行卖出银行卖出300300亿元债券。卖出债券所获得的资金由中央亿元债券。卖出债券所获得的资金由中央亿元债券。卖出债券所获得的资金由中央亿元债券。卖出债券所获得的资金由中央银行转入银行转入银行转入银行转入A A银行和银行和银行和银行和C C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中央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中央
22、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中央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中央银行以及银行以及银行以及银行以及A A银行和银行和银行和银行和C C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变成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变成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变成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变成表10-710-7、10-810-8和和和和10-910-9,B B银行不变。银行不变。银行不变。银行不变。A A银行和银行和银行和银行和C C银行发现他们的准备金超额太多,应该去进银行发现他们的准备金超额太多,应该去进银行发现他们的准备金超额太多,应该去进银行发现他们的准备金超额太多,应该去进行投资。于是,这部分新增资金被用于贷款,新增资金在行投资。于是,这部分
23、新增资金被用于贷款,新增资金在行投资。于是,这部分新增资金被用于贷款,新增资金在行投资。于是,这部分新增资金被用于贷款,新增资金在银行体系内运转,并通过乘数进行放大。假如各家银行都银行体系内运转,并通过乘数进行放大。假如各家银行都银行体系内运转,并通过乘数进行放大。假如各家银行都银行体系内运转,并通过乘数进行放大。假如各家银行都想维持原来的现金和准备金比率不变。于是就有银行体系想维持原来的现金和准备金比率不变。于是就有银行体系想维持原来的现金和准备金比率不变。于是就有银行体系想维持原来的现金和准备金比率不变。于是就有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表的资产负债表表的资产负债表表的资产负债表表10-1010
24、-10,可知出售债券所获得的,可知出售债券所获得的,可知出售债券所获得的,可知出售债券所获得的500500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使得存款增加了使得存款增加了使得存款增加了使得存款增加了25002500亿元。亿元。亿元。亿元。表表10-4A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1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100亿元法定准备金 100亿元贷款、证券 800亿元存款 1000亿元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150亿元法定准备金 150亿元贷款、证券 1200亿元存款 1500亿元表表10-5B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1表表10-6C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1表表10-7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资
25、产负债表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250亿元法定准备金 250亿元贷款、证券 2000亿元存款 2500亿元资 产负 债债券 500亿元准备金存款 500亿元表表10-8A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2表表10-9C银行资产负债表银行资产负债表2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100亿元法定准备金 300亿元贷款、证券 600亿元存款 1000亿元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250亿元法定准备金 550亿元贷款、证券 1700亿元存款 2500亿元表表10-10 10-10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 资 产负 债现金(超额准备)750亿元法定准备金 750亿元贷款、证券 6000亿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第十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工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