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与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解剖与生理学试题及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物解剖与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动物解剖生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体成熟 2鼻旁窦 3食管沟 4组织 5反射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睾丸的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 。 2.在眼球的结构中,属于眼球壁血管膜的是 、 和睫状体。 3家畜的皮肤腺包括乳腺、 和 。 4.肾上腺外包被膜,其实质可分为外层的 和内层的 。 5.脑干由前往后可分为中脑、 和 三部分。 6.周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 、 和 等器官。 7.家畜体内的骨髓可分为 和 两种。 8.心肌的生理特性有 、 、 、 。 9.禽类的肩带部骨骼包括肩胛骨、 和 。 10.泌尿系统包括 、 、 和尿道。 11.哺
2、乳动物的喉软骨由 、 、 、 四种软骨构成。 12.神经元的结构由 和突起构成,突起分为 和 两种。 13.家畜前肢的后方和后肢的后方分别称 和 。 14.牛的后肢骨名称按由近及远顺序,分别为_、_、_、_、_、_、趾骨和籽骨。 15.肌肉由于位置和机能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一般可分为_、_、_、_四种类型。 16.家畜的脑脊膜由外向内依次为_、_、_。 17.家畜的子宫可分为_、_、_三部分。 18.根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 、 、 。 19.家禽的输卵管可分为 、 、 、 和阴道部五部分。 20.关节构造包括 、 、 、 及辅助装置等。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 )1下
3、列骨骼中,禽类特有的骨骼是 。 A、肩胛骨 B、乌喙骨 C、尺骨 D、掌骨 ( )2.环绕心基部代表心房和心室分界的是 。 A、冠状沟 B、左纵沟C、右纵沟 D、副纵沟 ( )3.睾丸中分泌雄性激素的部位是 。 A、精曲细管 B、间质细胞 C、精直细管 D、睾丸网 ( )4.家畜脊髓灰质的腹角是由 细胞体聚集构成。 A、联络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 D、节前神经元 ( )5.猪的肾脏属于_A、有沟多乳头肾 B、平滑单乳头肾 C、平滑多乳头肾 D、有沟单乳头肾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 1.位于肝的巨噬细胞是尘细胞。 ( ) 2.左房室口以致密结缔
4、组织构成的纤维环为支架,环上有三个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三尖瓣。 () 3前臂骨有胫骨和腓骨组成。 () 4胸腺在幼畜发达,性成熟后逐渐退化,到老年几乎完全被脂肪所代替。 () 5健康的肺呈粉红色,柔软富有弹性,入水易沉。 五、问答题(共35分) 1分别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5分) 2以牛为例,论述复胃各胃的位置、形态、结构。(9分) 3试述家畜、家禽运动系统的异同。(9分) 4简述小肠的消化。(6分) 5请叙述猪肺的形态和分叶情况。(6分) 试卷答案B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体成熟:家畜达到性成熟时,身体仍在发育,直到具有成年动物固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称为体成熟。 2鼻
5、旁窦:为头骨内外骨班板含气腔体的总称,它们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 3食管沟:起自贲门,沿瘤胃前庭和网胃右侧壁向下延伸到网瓣口,是犊牛时期乳汁通过的结构。4组织: 起相同、形态相似和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起来构成的结构,称为组织。高等动物的组织通常分为四种,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5反射: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做的应答性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 产生精子 和雄性激素 2.虹膜 、脉络膜 3 汗腺 和 皮脂腺 4.皮质 和髓质 5.脑桥 和 延髓 6.脾脏 、扁桃体 、和 血淋巴结7.红骨髓 和 黄骨髓 8.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
6、缩性9.乌喙骨 和 锁骨 10.肾 、 输尿管 、膀胱11.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勺状软骨12.胞体 、树突 和 轴突 13.掌侧 和 跖侧 14._髋骨 、股骨 、髌骨、小腿骨 、 跗骨 、 跖骨 15.板状肌、纺锤形肌、多裂肌、环形肌 16._脑硬膜、脑蛛网膜、脑软膜_。17._子宫角 、子宫体 和 子宫颈 18.动脉 、静脉 、 毛细血管。19.漏斗部 、蛋白分泌部 或膨大部、峡部 、 子宫部或壳腺部 20.关节面 、关节软骨 、关节囊 、关节腔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B 2、A 3、 4、B 5、C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1
7、、 2、 3、 4、 5、 五、问答题(共35分) 1分别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5分) 答:由于心室、心房交替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循环不止,整个心血管系统以心脏为中心组成两个相互交替而连续的循环路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如下示: 2以牛为例,论述复胃各胃的位置、形态、结构。(9分) 答:牛的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皱胃;(1分)瘤胃位于腹腔左侧,前方到达7-8肋骨,后方到达骨盆腔前口。呈扁圆形囊状;(1分)网胃位于瘤胃前方,正中季肋部偏左,与6-8肋骨相对应;呈梨形的囊状;(1分)瓣胃位于右季肋部,与7-11肋骨相对应;呈扁圆形的囊状;(1分)皱胃位于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
8、,呈长囊状,与8-12肋相对应。(1分)瘤胃表面的主要结构:前、后沟;左、右纵沟;瘤胃背囊和腹囊;内部相应的肉柱,瘤胃前庭。(1分)网胃又称“蜂巢胃”,有网胃沟(食管沟)。(1分)瓣胃又称“百叶胃”,有瓣胃沟。(1分)皱胃又称真胃,具有真正消化功能。(1分) 3试述家畜、家禽运动系统的异同。(9分) 答:相同点:家畜、家禽的运动系统均由:骨、骨连结、骨骼肌构成。全身的骨均由躯干骨(包括脊柱、肋和胸骨)、头骨、前肢骨和后肢骨组成;骨骼肌均由红肌和白肌两种纤维组成。(3分) 不同点:(1)、躯干骨 家禽脊柱各椎骨的数目与家畜不同;肋有7对;胸骨非常发达,沿腹侧面正中线形成胸骨嵴,又叫龙骨;(2分)
9、(2)、头骨 家禽有一对特殊的方骨。(1分)(3)、前肢骨 禽类的两前肢骨变为两翼,肩带部除肩胛骨外,还包括乌喙骨和锁骨。翼骨呈“Z”字形。(2分)(4)、后肢骨 禽类的骨盆为开放性骨盆,以适应产蛋。(1分) 4简述小肠的消化。(6分) 答:经胃消化后的液体食糜进入小肠,经过小肠的机械性消化和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作用,大部分营养物质被消化分解,并在小肠内被吸收。因此说,小肠是重要的消化吸收部位。(2分)(1)小肠的运动 (4分)(2)胰液(3)胆汁(4)小肠液 5请叙述猪肺的形态和分叶情况。(6分) 答:猪肺呈粉红色,约占体重的11.5。右肺比左肺略大。肺小叶不如牛的明显。(2分)左
10、肺分为前叶和后叶,前叶又以心切迹分为前部和后部。(2分)右肺以叶间裂分为4叶,即前叶、中叶、后叶和副叶。(2分) 很惊讶作者的观点。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18分) 1.渗透作用2.生物固氮3.叶面积指数4.抗氰呼吸5.与库6.钙调素(CaM)二、填空(每空0.5分,10分)1.蒸腾作用的途径有、和。 2.亚硝酸还原成氨是在细胞的中进行的。对于非光合细胞,是在中进行的;而对于光合细胞,则是在中进行的。3.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一般是,叶绿素a/b比值是:c3植物为,c4植物为,而叶黄素/胡萝卜素为。4.无氧呼吸的特征是,底物氧化降解,大部分底物仍是,因释放。5.类萜是植
11、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类萜是由组成的,它是由经甲羟戌酸等中间化合物而合成的。6.引起种子重量休眠的原因有、和。三、选择题(每题1分,10分)1.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观察到小液滴下降观象,这说明A.植物组织水势等于外界溶液水势B.植物组织水势高于外界溶液水势C.植物组织水势低于外界溶液水势D.无法判断 2.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A.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B.直线正相关关系C.两者完全无关D.两者呈负相关关系 3.C4植物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A.草酰乙酸B.磷酸甘油酸C.果糖6磷酸D.核酮糖二磷酸4.在线粒体中,对于传递电子给黄素蛋白的那些底物,其P/O比都是。 A.6B.
12、3C.4D.2 5.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压力流动学说提供发证据。 A.环割B.蚜虫吻针C.伤流D.蒸腾 6.植物细胞分化的第一步是。A、细胞分裂B、合成DNAC、合成细胞分裂素D、产生极性 7.曼陀罗的花夜开昼闭,南瓜的花昼开夜闭,这种现象属于。 A、光周期现象B、感光运动C、睡眠运动D、向性运动8.在影响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分化的多种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生长素的含量B.“高能物质”ATP C.水分和光照条件D.遗传物质DNA 9.在植物的光周期反应中,光的感受器官是A.根B.茎C.叶D.根、茎、叶10.除了光周期、温度和营养3个因素外,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3、是A.光合磷酸化的反应速率B.有机物有体内运输速度C.植物的年龄D.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四、判断题(每题1分,10分)1、在一个含有水分的体系中,水参与化学反应的本领或者转移的方向和限度也可以用系统中水的化学势来反映。2、植物吸收矿质元素最活跃的区域是根尖的分生区。3、N、P、K之所以被称为“肥料三要素”,是因为它们比其它必需矿质元素更重要。4、绿色植物的气孔都是白天开放,夜间闭合。5、叶绿素分子在吸收光后能发出荧光和磷光。磷光的寿命比荧光的长。6、蓝光的能量比黄光的多(以光量子计算)。7、活细胞内线粒体的大小和形状不断地发生变化。8、有氧呼吸又称为线粒体呼吸,这是因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都是在线粒体
14、中进行的。9、植物体内有机物长距离运输时,一般是有机物质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10、在进行花药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时,当培养基中含有较高的CTK/GA时,可诱导芽的分化。五、问答题;(每题10分,40分)1.植物受涝害后,叶片萎蔫或变黄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说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陆生植物受伤,甚至死亡? 3.光呼吸有何生理意义?4.什么叫次生植物物质?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和人类经济生活中有何意义?六、论述题:12分NO3进入植物之后是怎样运输的?在细胞的哪些部分、在什么酶催化下还原成氨?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渗透作用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水势高的区域向水势低的区域运转的作用。 2.生物固氮
15、:微生物自生或与植物(或动物)共生,通过体内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3.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绿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光合面积大小的指标,作物高产与否,在一定范围内与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但超过一定范围就会走向反面,这个合理的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而异。4.指不受氰化物抑制的呼吸作用,简称CRR其电子传递途径不是细胞色素系统,而是由泛醌通过某种途径传递到氧,末端氧化酶为抗氰(或称交替)氧化酶,其P/o比为1。5.指植物制造和输出同化产物的部位或器官,主要指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萌发种子的乳等。库指植物吸收和消耗同化产物的部位
16、或器官,这些部位或器官生长旺盛,代谢活动非常活跃,如生长点,正在发育的幼叶、花、果实等。 6.存在于细胞溶质中的一类小分子的水溶性蛋白,能可递的与ca2+结合。当与Ca2+结合后可活化一些关键性的酶从而对许多代谢活动具凋节作用,是影响细胞活动的第二信使。 二.填空:1.气孔蒸腾,角质层蒸腾,皮孔蒸腾 2.质体,前质体,叶绿体 3.3:13:1 4:1 2:1 4.不利用O2不彻底有机物的形式能量少 5.次生植物物质异戌二烯乙酰COA 6.种皮限制;种胚育不完善;萌发抑制物质的存在。三、选择题:1.C2.A 3.A 4.D 5.B6.D7.B8.D 9.C 10.C四、判断题; 1. 2、3、4
17、、5、 6、 7、8、9、 10、五、问答题 1.答:植物受涝反而表现出缺水现象,如萎蔫或变黄,是由于土壤中充满水,缺少氧气,短时间内可使细胞呼吸减弱,主动吸水受到影响。长时间受涝,会导致根部无氧呼吸,产生和积累较多的酒精,使根系中毒受伤吸水因难,致使叶片萎蔫变黄,甚至引起植株死亡。2.答: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植物受伤死亡的原因:第一,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第二,因为无氧呼吸利用每摩尔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很少,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百分之几(约8),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这样,植物体内养料耗损过多;第三,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由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形成的物
18、质就无法继续合成。作物受涝死亡,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氧呼吸时间过久。 3.答: 回收碳素。通过C2碳氧化环可回收乙醇酸中3/4的碳(2个乙醇酸转化1个PGA,释放1个CO2)。维持C3光合碳还原循环的运转。在叶片气孔关闭或外界CO2浓度低时,光呼吸释放的CO2能被C3途径再利用,以维持光合碳还原环的运转。防止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作用。在强光下,光反应中形成的同化力会超过CO2同化的需要,从而使叶绿体中NADPH/NADP、ATP/ADP的比值增高。同时由光激发的高能电子会传递给O2,形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会对光合膜、光合器有伤害作用,而光呼吸可消耗同化力与高能电子,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形成,从而
19、保护叶绿体,免除或减少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4.答:由植物初级代谢产物如糖脂肪和氨基酸等衍生的物质如藻类、酸类、生物碱等称为次生物质;它们贮藏于液泡和细胞壁中,一般为代谢的终产物,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无直接关系;但某些次生物是植物必需的如植物激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木质素等,使植物具一定的色香味,以吸引昆虫或动物来帮助传粉,利于种的繁衍,有些有御防天敌的作用,某些次生物质是重要的药物和工业原料如酸等。六、论述题;答:植物吸收NO3后,可以在根部或枝叶内还原,在根内及枝叶内还原所占的比值因不同植物及环境条件而异,苍耳根内无硝酸盐还原,根吸收的NO3就可通过共质体中径向运输。即根的表皮皮
20、层内皮层中柱薄壁细胞导管,然后再通过根流或蒸腾流从根转运到枝叶内被还原为氨,再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形成氨基酸、蛋白质,在光合细胞内,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是在硝酸还原酶催化下,在细胞质内进行的,亚硝酸还原为氨则在亚硝酸还原酶催化下在叶绿体内进行。在农作物中,硝酸盐在根内还原的量依下列顺序递减;大麦向日葵玉米燕麦。同一植物,在硝酸盐的供应量的不同时,其还原部位不同。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5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18分) 1.水分临界期.2.诱导酶3.红降4.巴斯德效应5.三重反应6.避逆性二、填空(每空0.5分,10分)1.设有甲、乙二相邻的植物活细胞,甲细胞的4s =-10巴,4p=6巴;乙细
21、胞的4s=-9巴,4p=+6巴,水分应从细胞流向细胞,因为甲细胞的水势是,乙细胞的水势是。2.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需要三种元素参与,它们是、和。 3.叶绿素a吸收的红光比叶绿素b偏向方面,而在兰紫光区域偏向方面。 4.光呼吸的底物是,光呼吸中底物的形成和氧化分别在、和这三个细胞器中进行的。 5.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由NADH+H+脱氢传递到UQ的反应为所抑制,由Cyt.b传递到Cyt.c的反应为所抑制;由Cyt.a.a3传递到O2的反应为所抑制。6.种子萌发时必需的外界条件是、和。此外,还有一些种子的萌发综上述条件外,还需要的刺激。三、选择题(每题1分,10分)1.吐水是由于高温高湿环境下
22、。A、蒸腾拉力引起的B、根系生理活动的结果 C、土壤水分太多的缘故D、空气中水分太多的缘故2.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主要通过向植物地上部运输。 A、韧皮部B、质外体C、木质部D、共质体 3.C4植物CO2固定的最初产物是。A.草酰乙酸B.磷酸甘油酸C.果糖6磷酸D.核酮糖二磷酸 4.甘薯块根、果实、蔬菜在冬天变甜是由酶催化淀粉降解为糖的结果。 A.-淀粉酶B.-淀粉酶C.和淀粉酶D.淀粉磷酸化酶 5.脱落酸、赤霉素和类胡萝卜的素都是由单位构成的。 A、异戊二烯B、氨基酸C、不饱和脂肪酸D、甲瓦龙酸 6.向日葵的向性运动属于运动。A、向日性B、向光性C、趋光性D、感光性 7.在温带地区,秋季能开
23、花的植物一般是植物。A.中日B.长日C.短日D.绝对长日 8.小麦分蘖期的生长中心是。A.腋芽B.叶片C.根系D.叶鞘9.植物细胞分化的第一步是。A、细胞分裂B、合成DNAC、合成细胞分裂素D、产生极性10.甘薯块根、果实、蔬菜在冬天变甜是由酶催化淀粉降解为糖的结果。 A.-淀粉酶B.-淀粉酶C.和淀粉酶D.淀粉磷酸化酶四、判断题:(每题1分,10分)1、有一充分饱和的细胞,将其放入此细胞液浓度低50倍的溶液中,则体积不变。2、把固氮菌(Azoto bacter)培养在含有15NH3的培养基中,固氮能力立刻停止。3、RuBP羧化酶/加氧酶,是一个双向酶,在大气氧浓度的条件下,如降低CO2浓度,
24、则促进加氧酶的活性,增加CO2浓度时时,则促进羧化酶的活性。4、CAM途径的植物气孔在白天开放时,由PEP羧化酶羧化CO2,并形成苹果酸贮藏在液泡中。5、细胞质中的NADH+H+本身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内膜,而NADH上的电子可通过穿梭进入电子传递链。6、-淀粉酶可作用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切断1,4苷键该酶又称为内淀粉酶7、任何一种除草剂对于杂草的的毒性都是相对的。没有任何一种除草剂是绝对有毒或绝对无毒的。8、植物生长温度的最高点最低点与植物生命能忍受温度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不同步,后者对温度高、低变化的承受力更强。9、植物生长具有协调性,营养器官长得越旺盛,生殖器官就发育得越好。10、光敏色素是
25、通过酶的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化的。五、问答题;(40分)1.简述植物叶片水势的日变化(8分) 2.固氮酶有哪些特性?简述生物固氮的机理。(12分)3.根据光合作用碳素同化途径的不同,可以将高等植物分为哪三个类群?(13分) 4.啤酒生产中可用什么方法使不发芽的大麦种子完成糖厂化过程?为什么?(7分)六、论述题:12分简述大气污染对植物造成的伤害症状如何?大气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过程中有哪些影响?提高植物对大气污染抗性的途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植物对水分不是特别敏感的时期。作物的水分临界期都是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2.又叫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
26、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水稻幼苗本来无硝酸还原酶,但如将其在硝酸盐溶液中培养,体内即可生成此酶。3.在四十年代,以绿藻和红藻为材料,研究其不同光波的光合效率,发现当光波大于680纳米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产额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红降。4.分子氧对发酵作用抑制的现象,或分子氧抑制乙醇发酵的现象。该现象是巴斯德首先在酵母中所发现的。5.乙稀可抑制黄化豌豆幼苗上胚轴的伸长生长;促进其加粗生长;上胚轴失去负向地性生长特性,而横向生长。这三种反应称为“三重反应”,是植物对乙烯的一种特殊反应。6.避逆性:植物通过各种方式,设置某种屏障,从而避开或减小逆境对植物组织施加的影响,植物无需在能量或代
27、谢上对逆境产生相应的反应,叫做避逆性。 二.填空:1.乙、甲、-4巴,-3巴 2.Fe、Mo、Co 3.长光波短光波4.乙醇酸叶绿体过氧化体线粒体 5.鱼藤酮抗霉素A氰化物CO等6.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光照或黑暗三、选择题:1.B2.C 3.A 4.D 5.A 6.B7.C 8.A 9.D 10.D四、判断题1、2、 3、 4、5、 6、7、 8、 9、10、五、问答题 1.答:(1)叶片水势随一天中的光照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从黎明到中午,在光强及温度逐渐增加的同时,叶片失水量逐渐增多,水势亦相应降低;(3)从下午至傍晚,随光照减弱和温度逐渐降低,叶片的失水量减少,叶水势
28、逐渐增高;(4)夜间黑暗条件下,温度较低,叶片水势保持较高水平。 2.答:固氮酶的特性:(1)由Fe-蛋白和Mo-Fe-蛋白组成,两部分同时存在才有活性。(2)对氧很敏感,氧分压稍高就会抑制固氮酶的固氮作用,只有在很低的氧化还原电位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固氮过程。(3)具有对多种底物起作用的能力。(4)是固氮菌的固氮作用的直接产物。NH3的积累会抑制固氮酶的活性。 生物固氮的机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固氮是一个还原过程,要有还原剂提供电子,还原一分子N2为两分子NH3,需要6个电子和6个H+。在各种固氮微生物中,主要电子供体有丙酮酸、NADH、NADPH、H2,电子载体有铁氧还蛋白(Fd)、黄素氧
29、还蛋白(Fld)等。(2)固氮过程需要能量。由于N2具有键能很高的三价键(NN),要打开它需要很大的能量。大约每传递两个电子需45个ATP,整个过程至少要1215个ATP。(3)在固氮酶作用下,把氮素还原成氨。 3.答:根据光合作用碳同化途径的不同,可以将高等植物区分为三个类群,即C3途径(卡尔文循环或光合碳循环)、C4二羧酸途径及景天酸代谢途径。C3途径是光合碳循环的基本途径,CO2的接受体为RuBp,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形成两分子三碳化合物3PGA。C4途径是六十年代中期在玉米、甘蔗、高梁等作物上发现的另一代谢途径。CO2与PEP在PEP羧化酶作用下,形成草酰乙酸,进而形成苹果酸或天冬
30、氨酸等四碳化合物。景天酸代谢途径又称CAM途径。光合器官为肉质或多浆的叶片,有的退化为茎或叶柄。其特点是气孔昼闭夜开。夜晚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在PEP羧化酶作用下,将CO2与PEP羧化为草酰乙酸,还原成苹果酸,贮藏在液泡中。白天光照下再脱羧参与卡尔文循环。 4.答:可用GA处理大麦种子使其不发芽即可完成糖化过程,由于大麦种子萌发时由胚中形成GA运至糊粉层-淀粉酶,蛋白酶等水解酶形成,分必至胚乳使淀粉糖厂化等,因此外加GA即可诱导未萌发大麦种子形成-淀粉酶,完成淀粉的糖化。六、论述题;答: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伤害是在较高浓度有害气体短时间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组织坏
31、死,最初呈现灰绿色,然后质膜与细胞壁解体,细胞内含物外渗,转为暗绿色的油渍或水渍斑,叶片变软,坏死组织最终脱水而变干,呈现白或红暗棕色,叶片变小,畸形或者加速衰老。各种大气污染物的伤害症状不同:SO2-叶脉间缺绿;NO-叶脉间或边缘出现规律的褐斑或黑斑;O3-叶上表面出现白色、黄色、褐色斑点;HF一叶尖干枯或边缘坏死。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生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光合降低,干物质积累减少,器官早衰,产量下降,其次是提高呼吸强度。在大气污染情况下植物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增加而且同工酶活性增加,还有新的酶带产生,同时大气污染下植物体内出现ETH增加的现象。提高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首先是在不同污染地
32、区选择对某种污染不敏感的植物(或品种),这是一条提高抗性的根本途径。此外,也可用化学物质调节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如用吲哚乙酸、抗坏血酸等处理黄瓜苗可减轻O3对植物的伤害,用石灰溶液喷洒植株,有减轻氟害的作用。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20分)1.渗透势 2.呼吸商 3.荧光现象 4.光补偿点 5.代谢库 6.生长调节剂7.生长8.光周期现象 9.逆境 10.自由水二、填空(每空0.5分,20分)1、缺水时,根冠比();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温度降低,根冠比()。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水解为()。3、种子萌发可分为()、()和()三个阶段。4、光敏色素由( )和( )两部分组
33、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 ) 和(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 )向上运输。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 ()和 ()。7、光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 ),最终电子受体是( )。8、呼吸作用可分为()和()两大类。9、种子成熟时,累积磷的化合物主要是( )。 三选择(每题1分,10分) 、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上升; B、下降; C、维持一定水平、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 )。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 A、10 ; B、35 ; C25 、属于代谢的器官是()。A、幼叶;
34、B果实; C、成熟叶、产于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 A、光周期差异; B、温周期差异; C、土质差异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 )。 A、1; B、2; C、37、IAA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8、( )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 A、低温; B、缺水; C、短日照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 A、促进开花; B、抑制开花; C、无影响四、判断正误(每题1分,10分)1.对
35、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花、果实总是代谢库。() 2.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CC。()3.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短日照是休眠诱导因子,而休眠的解除需要经历冬季的低温。( ) 4.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一定比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长。() 5.对植物开花来说,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更为重要。() 6.当细胞质壁刚刚分离时,细胞的水势等于压力势。( ) 7.缺氮时,植物幼叶首先变黄;缺硫时,植物老叶叶脉失绿。( ) 8.马铃薯块苹果削皮或受伤后出现褐色,是多酚氧化酶作用的结果。() 9.绿色植物的气孔都是白天开放,夜间闭合。()10.在生产实践中,疏花疏果可以提高产量,其机制在于解决了“大库小”的问题
36、。( )五、简答题(每题4分, 20分)1.简述细胞膜的功能。2.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3.简述气孔开闭的无机离子泵学说。 4.简述IAA的酸生长理论。5.说明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标准。六、论述题(每题15分,30分)1.从种子萌发到衰老死亡,植物生长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生理代谢,及其相互关系。 2.以你所学,说一说植物生理对你所学专业有何帮助。参考答案一、名词1 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2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与吸收O2的比值。3 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4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下,使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
37、作用放出的CO2相等的光强。 5 代谢库:是能够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6 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与激素功能类似,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7 生长:由于细胞分裂和扩大引起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8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9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 自由水:在植物体内不被吸附,可以自由移动的水。二、填空1 上升、下降、上升 2 淀粉、糖 3 吸胀、萌动、发芽4 生色团、蛋白团(或脱辅基蛋白)、Pr、Pfr 5 导管6 渗透吸水、吸胀吸水7H2O、NADP+ 8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9 植酸或非丁三、选择ABCCB ACBCB四、判断 五、简答1 分室作用,生化反应场所,物质运输功能,识别与信息传递功能。2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放出O2保持大气成分的平衡。3 白天:光合 ATP增加 K离子泵打开 细胞内K离子浓度上升 细胞浓度增加 水势下降吸水 气孔开放晚上相反4 质膜H+ATP酶被IAA激活 细胞壁H离子浓度上升 多糖水解酶活化 纤维素等被水解 细胞松弛水势降低 吸水 伸长生长 5 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限而不能完成生活史。 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病症,提供该元素可以学到了很多之前想学的东西!第 23 页 共 23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