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德赛电池研究报告 立足消费电子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docx
《2022年德赛电池研究报告 立足消费电子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德赛电池研究报告 立足消费电子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德赛电池研究报告 立足消费电子,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公司概况:立足消费电子,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历史沿革:国内锂电池制造领域先行者,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公司是国内锂电池制造核心厂商之一,主要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业务布局。深圳德 赛电池科技是控股型企业,早期围绕消费锂电池拓展业务,产品线持续丰富,积累了大批 国内外优质客户;2015 年起陆续切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业务领域,目前大力发展储能 业务,战略布局储能电芯。我们认为公司历史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2009 年以前:较早进入国产手机供应链,客户逐步拓展至国际一线厂商,为公 司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 B
2、MS/PACK 的企业之一,2002 年子公 司惠州德赛电池和惠州蓝微成立。其中,惠州电池前身德赛能源科技成立于 1999 年,2001 年已导入康佳、TCL 科健等国产手机供应链。2004 年,德赛集团与深圳万山实业股份有 限公司进行资产置换,深万山主营业务变更为电池的生产、开发与销售,“深万山 A”于 2005 年更名为“德赛电池”。2007 年起,公司先后进入三星 SDI、诺基亚、索尼等国际大 客户供应链。2009 年,公司前三大客户分别为 ATL、三星 SDI、索尼,并通过 ATL 进入 A 客户产业链,为公司在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黄金时期快速成长奠定基础。2010-2015 年:随消费电
3、子下游需求大增,公司产能大幅增长,营收进入高速成 长期。公司积极把握消费锂电池行业发展机遇,产品主供北美大客户。2011 年,受益于 iPhone 手机销量大增,公司产销量高速增长,实现年营收超 22 亿元,同比+71%。此后 公司在 A 客户的份额持续增大,BMS/PACK 产品陆续导入 iPad、Apple Watch 等产品。 2015 年,子公司蓝微新源成立,助力公司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业务拓展,延伸锂 电业务链条,同年公司实现营收超 84 亿元,2010-2015 年 CAGR 高达 45%。2016-2020 年:加速横向拓展中型锂电产品,优化新能源锂电业务。公司继续深 耕消费
4、类锂电池产品,持续导入国内手机厂商;并以小型锂电为基,大力发展中大型锂电 业务,拓展产品线。2016 年,公司笔电 PACK 业务成功量产。2017 年,公司着力开拓锂 电吸尘器市场,同年营收成功突破百亿,达 125 亿元。2020 年,得益于对新能源锂电业 务的持续优化,公司动力电池 BMS 业务经营情况持续改善;此外,公司储能业务、智能 手机 BMS SIP 业务进展顺利,同年实现营收 194 亿元,2016-2020 年 CAGR 达 22%。2021 年之后:向下延伸加速布局 SIP 业务,向上布局储能电芯业务。为把握电 子产品制造微型化、系统模块化的产业机会,公司设立德赛矽镨专注开展
5、 SIP 相关业务。 为抓住储能行业发展机遇,把握“双碳”目标及能源发展战略带来的机会,公司积极向产 业链上游拓展,以原有储能 BMS/PACK 技术为基础,通过在长沙望城投资 75 亿元分三期 布局 20GWh 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进行储能电芯的研发制造,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 的解决方案,我们预计 2023 年开始贡献营收。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194.71 亿元,同 比+0.38%,归母净利润 7.94 亿元,同比+18.53%。根据公司 2021 年年报,2022 年公司 将力争实现合并营收 220 亿元(剔除内部公司间的交易)。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94.78 亿元
6、,同比+23.34%,归母净利润 3.07 亿元,同比+14.32%。主营业务:BMS/PACK为基,从中小型拓展到大型锂电,新增SIP与电芯营收结构: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194.7 亿元,智能手机类/智能穿戴类/电动工具、智 能家居和出行类/笔电和平板类/其他营收占比分别为47.5%/16.3%/15.0%/14.2%/7.1%。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BMS)和电池封装(PACK)。BMS 是电池监控和 管理系统,通过对电压、电流、温度、SOC等参数的采集和计算,进 而控制充放电过程,实现对电池的保护并提升性能,主要由电池管理芯片(BMIC)、模拟 前端(AFE)、微控制
7、器(MCU)等构成。PACK 则是将 BMS 和电芯、结构件等组装在一起形成的电池包。2021 年,公司 BMS/PACK 营收分别为 46.7 /160.0 亿元,占比分别为 22.6%/77.4%;从下游应用 上看,智能手机类/智能穿戴类/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 其他营收分别为 92.4/31.7/29.3/27.6/13.7 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 47.5%/16.3%/15.0% /14.2%/7.1%,毛利率分别为8.7%/7.6%/14.9%/4.5%/16.1%,综合毛利率为 9.37%。中小型锂电池业务:2021 年实现营收 181 亿元,营收占比
8、达 93%。(1)小型锂 电:主要包括智能手机类和智能穿戴类锂电池 BMS/PACK,2021 年营收分别为 92.4/31.7 亿元,同比-7.78%/+1.75%,毛利率 8.7%/7.6%,合计营收占总营收 63.8%。公司客户覆 盖国内外一线智能手机厂商,包括 A 客户、三星、华为、OV、荣耀、小米等。SIP 业务 方面,公司凭借在消费锂电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以产品微型化、系统模块化趋势为契机, 布局智能手机 BMS SIP 业务。2021 年公司设立德赛矽镨专注开展 SIP 相关业务,在惠州 仲恺投资约 21 亿元建设 SIP 封装项目。目前公司业务进展顺利,客户持续导入中,我们 预
9、计未来有望以 BMS SIP 为基础切入通讯模组、控制模组等 SIP 封装领域。(2)中型锂 电:主要包括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类锂电池 BMS/ PACK, 2021 年营收分别为 29.3/27.6 亿元,同比+14.5%/-3.1%,毛利率 14.9%/4.5%,合计营收 占比 29.2%。其中,公司智能家居类产品线丰富,包括扫地机、吸尘器、割草机等产品。 公司客户覆盖 A 客户、华为、联想等笔电厂商,百得、博世、宝时得等一线电动工具厂商, 以及石头科技等智能家居家电厂商。此外,公司试水非电池组装业务(EMS,电子制造服 务),已为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相关产品提供
10、整机组装业务,目前该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大型锂电池业务:战略布局储能电芯业务,我们预计未来动力电池业务有望扭亏 为盈。(1)储能电池:2021 年公司总出货量 41.7 万台(套),实现营业收入 3.5 亿元, 同比+205.8%。公司储能业务着力开发 5G 通信基站、家庭储能、UPS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 目前主营 BMS/PACK 业务,客户包括华为(主要为代工、华为提供原材料)、古瑞瓦特、 华宝新能源、沃太新能源等。公司积极把握储能行业发展趋势,设立湖南电池战略布局储 能电芯项目,提升储能业务整体价值量,我们预计 2023 年起有望贡献营收。(2)动力电 池:我们预计未来动力电池 BMS
11、有望扭亏转盈。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 电池厂商纷纷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争夺客户导致行业竞 争激烈,第三方 BMS/PACK 厂商盈利相对困难。公司持续优化动力电池相关业务,积极 拓展客户(已导入大众体系),近年来亏损逐年收窄,我们预计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产能布局:BMS/PACK 近年销量小幅下滑,规划 20GWh 储能电芯产能。公司产品 主要为非标定制化产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及需求制定生产计 划并组织生产。公司 BMS/PACK 产品主要用于消费电池领域,受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全 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的影响,公司近年销量小幅下滑
12、,BMS/PACK 销量分别由 2019 年 的 3.95/3.34 亿只下滑至 2021 年的 3.67/3.14 亿只。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出货量大幅增长, 2021 年总出货量 41.7 万台套,较 2020 年的超 20 万套增长超 100%。此外,公司积极向 产业链上游拓展,在长沙望城投资 75 亿元分三期布局 20GWh 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公 司预计项目完成后年产值可达 120 亿元。项目一期有望在 2023 年一季度正式投产运营, 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 22 亿元。客户结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近 66%,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超 45%。公司凭 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在智能手
13、机、智能穿戴、笔电、平板等消费电子领域积累了大批 国内外优质客户,包括 A 客户、三星、联想、华为、OV、荣耀、小米等。电动工具方面, 公司已切入百得、博世、牧时、格力博、宝时得等一线电动工具厂商的供应链;智能家居 方面,公司客户包括扫地机器人企业石头科技等厂商,并为石头科技提供 EMS 业务。储 能业务方面,公司客户包括华为、古瑞瓦特、华宝新能源、沃太新能源等,我们预计未来 有望凭借自产电芯加速客户拓展。近年来,公司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 比从 2019 年 81.3%下降至 2021 年 65.6%,取得明显改善。未来我们预计公司将继续以 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为主线,积极开
14、拓新客户,进一步降低客户集中度。未来展望:加速布局 SIP,储能电芯业务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公司中小型锂电业务贡 献主要营收,2021 年营收占比超 90%,在智能手机领域行业地位显著,是国内外一线手 机厂商 BMS/PACK 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并积极拓展新兴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领域,营收 占比持续提升;此外,公司加速布局 SIP 业务,并开展 EMS 业务培养新的业绩增长点。 大型锂电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把握“双碳”目标,战略布局储能电芯业务,我们认为将是 未来推动业绩成长的第二曲线。具体来看:储能电池业务:将是未来公司最重要的第二成长曲线。公司原有储能 BMS/PACK 业务进展顺利,2021
15、年实现营业收入 3.5 亿元,同比增长 205.8%。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上 游布局,在长沙望城投资 75 亿元分三期布局 20GWh 产能的储能电芯项目,我们预计一 期有望在 2023 年一季度投产。我们看好公司在储能领域电芯/PACK 一体化布局,为储能 服务商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利于公司加速拓展客户,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测 2022 年公 司传统储能业务营收将达 8.7 亿元,2023 年储能电芯业务有望贡献超 8 亿元营收,2025 年储能业务营收规模有望超 50 亿元。智能穿戴类/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市场规模仍保持相对高速增长,是消 费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成长的主动力。公司积极拓展新
16、兴消费电子领域(智能家居、AR/VR、无人机等)和电动工具领域,产品线持续拓展,并延伸开展 EMS 业务。我们看好公司产 品线持续拓展和业务多元化发展,带动中小型锂电业务持续成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2 年 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类业务营收增速达 30%,2025 年营收占比提升至 25%。智能手机类/笔电、平板类: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公司份额稳定,我们预计未来营 收占比将下降。公司客户资源丰富,已导入国际一线手机厂商和笔电、平板厂商,我们认 为未来市场规模及公司份额将维持稳定。此外,我们看好公司在 SIP 业务的战略布局,中 短期 BMS SIP 业务加速导入智能手机厂商,长期有望拓展至通讯
17、模组、控制模组等 SIP 封装业务。我们预测在公司消费锂电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下,智能手机类和笔电平板类 营收占比将有所下降,预计 2025 年占比分别为 43.4%/11.0%。动力电池业务:聚焦 BMS 产品。公司已导入大众系客户,我们预计未来份额有 望逐步提升,在其他整车客户中加速拓展,盈利能力有望加速好转。中长期角度,我们预 计公司动力电池 BMS 业务营收有望达近 10 亿元。股权结构:惠州国资委为实控人,持股超20%,子公司分工明确惠州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持股超 20%。截至 2022 年中报,公司实际控股人为惠州 市国资委,通过惠州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约 20.6%的股
18、权,广东德赛集团有 限公司持有公司 21.96%的股权。管理人员方面,公司高管深耕行业多年、经验丰富,核 心管理人员均来自集团内部,曾在德赛集团或子公司担任要职,熟悉公司业务模式。公司 董事长刘其先生 2007 年加入德赛集团,至今已在集团任职超 15 年,目前同时担任德赛集 团董事副总裁。公司部分高管已在德赛集团及下属各公司工作接近 20 年,行业经验丰富。控股型公司,子公司分工明确。深圳德赛电池科技是控股型企业,共设有 11 家子公 司开展各项业务。其中,惠州电池及其子公司主营电池 PACK 业务,2021 年惠州电池营 收为 151.2 亿元,净利润为 4.5 亿元;惠州蓝微及其子公司主
19、营 BMS 业务,2021 年惠州 蓝微营收达 56.25 亿元,净利润为 3.3 亿元。2021 年,公司完成了对惠州蓝微的分立,设 立德赛矽镨专注开展 SIP 相关业务(全资子公司,持股 100%)。2022 年,公司设立湖南 电池专注开展储能电芯业务(控股子公司,持股 70%)。近年来公司积极采取股权激励措施,凝聚团队力量。2018 年,公司首次推出限制性 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激励对象总计 197.4.万份,占总股本的 0.96%,激励对象不超过 87 人,覆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人员、核心技术人员。2021 年 8 月,公司发布 公告称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达成,解除限售并
20、上市流通的限制性股票数量 90 万股。我们认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措施,可长期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绑定,调动员工 积极性,助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财务分析:受益智能手机发展公司实现十年业绩高速增长,储能业务打开 未来成长空间 收入端:历史上受益于智能手机发展,公司实现业绩高速增长,目前正拓展中型、大 型锂电业务。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194.71 亿元,同比+0.38%,归母净利润 7.94 亿元, 同比+18.53%。2010-2021 年间营收 CAGR 近 28%,期间归母净利润 CAGR 近 25%。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4.78亿元,同比+23.34%,归母净利润3.0
21、7亿元,同比+14.32%。 分阶段看: (1)2009 年之前:导入国际一线客户,为公司营收高速成长奠定基础。公司先 后导入 ATL、三星 SDI、诺基亚、索尼等国际大客户,并通过 ATL 进入 A 客户产业链,为 公司在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黄金时期快速成长奠定基础。此阶段公司业绩增长较为缓慢, 2009 年营收仍不足 10 亿元。(2)2010-2015 年:iPhone 销量大增,公司业绩进入高速成长期,战略放弃电 芯业务聚焦主业。公司作为 iPhone BMS/PACK 的主力供应商,受益 iPhone4/4s/5 销量大 增,2010 年起营收高速成长。此后公司在 A 客户的份额持续增大
22、,陆续导入 iPad、Apple Watch 等。2011 年起,注册资本 1000/6000 万元的德赛锂电和德赛聚能由于连续多年亏 损总计上千万元拉低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公司开始对其进行清算。至此公司剥离了全部 电芯业务,聚焦 BMS/PACK 业务。2015 年公司实现营收超 84 亿元,2010-2015 年 CAGR 达 45%。(3)2016 年:受大客户拖累公司营收增长放缓。2016 年上半年 A 客户终端市 场份额的下滑,导致公司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实现营收 87 亿元,同比仅+3.44%。(4)2017-2018 年:受益公司国产手机客户销量高速增长,公司营收增速恢复。 公司客
23、户结构持续优化,国产厂商华为、OV、小米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此外,公司业务 横向拓展成果显著,笔电、电动工具等中型锂电产品营收增长迅速,带动 2017/2018 年营 收增速分别达 43%/38%。(5)2019-2021 年:营收增速再次放缓,积极拓展 SIP、中大型锂电业务,寻 找新的增长点。受疫情、消费电子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营收增速下滑,2018-2021 年 CAGR 仅 4%。目前公司着力发展中型锂电业务,2021 年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 类/笔电和平板类营收占比分别达 15%/14%。此外,公司持续推进 BMS SIP、储能电芯业 务。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消费电子市场景气
24、度有望企稳回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市 场份额有望进一步集中;受益于双碳政策,储能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成长,带动储能锂电 池需求放量。我们认为,公司小型锂电业务营收将维持稳定,中型锂电业务营收仍将持续增长;预计公司储能电芯、SIP 业务进展顺利,未来有望成为营收增长新动力。毛利率: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毛利率由 2012 年 16.64%下降到 2021 年的 9.37%, 我们看好未来产品结构优化公司带动毛利率逐步回升。纵向来看,2010-2015 年,全球智 能手机销量大幅增长,公司营收同期高速增长,但锂电池 BMS/PACK 市场有众多厂商纷 纷进入,竞争加剧,公司毛利率从 2010 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德赛电池研究报告 立足消费电子,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 2022 年德赛 电池 研究 报告 立足 消费 电子 把握 新能源 产业 发展 机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