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氟化工行业深度报告 制冷剂配额争夺战结束后开启新一轮景气行情.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氟化工行业深度报告 制冷剂配额争夺战结束后开启新一轮景气行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氟化工行业深度报告 制冷剂配额争夺战结束后开启新一轮景气行情.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氟化工行业深度报告 制冷剂配额争夺战结束后开启新一轮景气行情1. 萤石和氢氟酸是氟化工的立足之本1.1 氟化工产业链全景氟化工指的是产品分子结构中含氟元素的化工子行业,可分无机氟化工和有机氟化工 两大板块,有机氟指的是氟化工产品中含有氟元素的碳氢化合物,主要包括含氟制冷剂、 含氟聚合物以及含氟精细化学品三大类,其中含氟制冷剂是当前的主要应用,含氟聚合物 有氟树脂、氟橡胶和氟涂料等,产品处于增长阶段,应用领域逐步拓宽,含氟精细化学品 主要包括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等,产品产量相对较小,但附加值相对较高;无机氟主 要包括氟化盐、含氟特气等,众多广泛用于新能源及半导体行业。氟化工符合国家战
2、略规划需要,政策配套齐全。进入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十一五”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氟化工行业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氟化工目前已成 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新能源等其他战略新兴产业和提升传 统产业所需的配套材料,对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符 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1.2 环保和管控日益趋严,萤石资源属性强,供给逐步收紧萤石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是氟化工下游发展的基础。萤石又称氟石,是氟化钙的结晶 体,也是工业上氟元素的主要来源,已成为世界上二十几种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原料之一。 萤石产品具体划分为酸级精粉、冶金级精粉和高品位块矿,下游应用领域包括
3、氟化工业、 冶金工业、水泥工业、玻璃工业、陶瓷工业等,其中氟化工(氢氟酸+氟化铝)占总需求的 81%,同时氟化工对萤石品质要求也是最高的(97%)。国内萤石矿储备不足、品质不佳,且存在过度开采等问题。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显 示,萤石资源集中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中国萤石储量仅次于墨西哥,约为 4200 万吨氟 化钙,占全球 13.1%左右,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内蒙古等地区。中国萤石资源呈现“伴 生矿多、单一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小矿多、大矿少”的特点,全国萤石资源的平均品 位仅有 34.7%。而从产量上来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萤石生产国,产量占全球 60%以上, 采储比远低于世界平均。环保政策
4、趋严以及安全生产要求日益提升,国内萤石供给逐步收紧。资源储量消耗过 快,资源安全保障堪忧,与萤石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地位不符,因此国家不断 采取措施保护萤石资源,防止过度开采,以保障国内氟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 环保督察常态化,安全生产日趋严格,以及生态红线的划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长 江水域保护等原因,大量中小矿山整顿关停,都导致产能受限,行业供给难有大幅新增。萤石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萤石消费国,约占全 球总消费量的 60%左右。随着国内氟化工行业技术升级,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对氟聚合 物以及氟精细化学品的需求大幅拉动了萤石的需求。2020
5、 年内国萤石表观消费量 600 万吨, 同比增长 29.8%,2021 年同比小幅下降 2.4%,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影响全球萤石供给, 整体进口量小幅下降,叠加价格上升导致消费量有所下降。萤石需求大幅增加叠加供给端 持续收缩,萤石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价格中枢由原来 1500 元/吨抬升至 3000 元/吨左右。 未来可见产量难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旺盛的下游需求有望推动萤石进入长周期景气行情。1.3 环保制约叠加需求增长,氢氟酸盈利能力有望不断恢复氢氟酸是氟化工行业的关键中间体,下游涵盖含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 学品、无机氟等,其中制冷剂为核心下游产品。根据纯度及应用领域的不同,氢氟酸分
6、为 工业级氢氟酸和电子级氢氟酸两种,工业级氢氟酸由酸级萤石精粉和硫酸制备而得,电子 级氢氟酸则由工业级氢氟酸提纯制得,属于工业级产品下游含氟精细化学品。 工业上用萤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氢氟酸,一方面萤石供应趋紧必然影响氢氟酸生产; 另一方面生产过程中危险系数高,污染问题突出,对战略资源萤石耗用大,使氢氟酸产业 受到严厉的环保核查。由于萤石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未来环保的常态化使得氢氟酸行业新增 产能少,且随着生产装置日趋大型化,装置规模小、缺乏园区化管理、萤石和硫酸资源需 要远距离运输的企业将不具备竞争优势,未来生产受到限制。氢氟酸行业格局随低端产能出清逐步向好。氢氟酸的生产过程中含氟渣料污染问题突
7、出,行业准入门槛高且生产要求严格,近年来落后的氢氟酸产能陆续淘汰出清,行业整体 产能集中度小幅度上升,截至 2022 年 6 月份,国内氢氟酸产能约为 273.5 万吨,行业 CR5 占比约 32%。从产量和需求角度看,国内产能依旧过剩,2021 年国内氢氟酸总产量 165 万吨,行业开工率仅 66.4%。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未来氢氟酸新增产能多为 35 万吨左右 的规模,在低端产能不断出清以及下游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未来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 改善。氢氟酸下游需求旺盛,行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随着国家对萤石资源的管控,氢 氟酸行业落后产能逐渐淘汰,加上供给侧改革、较高的准入标准等因素影响,20
8、17 年氢氟 酸价格上行。2019 年,部分新增氢氟酸产能投产,叠加下游制冷剂需求疲弱,供过于求导 致氢氟酸价格整体呈现下滑态势,期间价格仅受制冷剂行情的季节性变化和偶尔开工受限 影响小幅波动。2021 年,随下游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等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盈利能力 的持续回暖。但 2022 年 3 月以来,硫磺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氢氟酸行业盈利能力严重受 损。目前氢氟酸价格稳定在 10000 元/吨附近,随着硫磺等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 在下游需求的推动下,氢氟酸行业的盈利水平有望逐步回升。2. 制冷剂配额争夺战结束后开启新一轮景气行情制冷剂产品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四代:1)第一代制冷剂
9、CFCs 以氟利昂(R12)为代 表,这类制冷剂会在大气中分裂并释放出破坏臭氧层的氯原子,中国在 2007 年就停止了 R12 制冷剂的生产以及在新空调设备上的初装;2)第二代制冷剂 HCFCs 仍然能够破坏臭 氧,其性能与一代制冷剂接近,两者只不过是所含的氯原子多少不同而已,国内二代制冷 剂已处于淘汰中后期,计划 2030 年只保留 2.5%的设备维护用量,但其中作为化工产品原 材料用途的生产量则不受限制;3)第三代制冷剂 HFCs 虽然对于臭氧层没有损害,但是具 有较高的 GWP 值,已被京都议定书列为需要控制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长期看仍将 面临逐步淘汰。目前国内仍处于基线年区域,未来计划
10、 2045 年淘汰比例达 80%;4)第四 代制冷剂 HFO、HCs 不仅不会破坏臭氧层,且 GWP 值很小,但目前主要专利权和应用权 还掌握在海外企业手中,中国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尚未开始大规模应用。 目前,中国正处于三代氟制冷剂(HFCs)对二代氟制冷剂(HCFCs)的更替阶段,四 代氟制冷剂(HFOs)发展初期,主流的制冷剂产品包括部分二代制冷剂(主要为 R22) 和大部分三代制冷剂(主要为 R32、R125 和 R134)。2.1 二代制冷剂产业格局不断优化,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在强制性政策要求的明确预期下,国内 R22 配额将持续收紧。二代氟制冷剂 R22 既是 性能优异的终端氟致冷剂,
11、又是有机氟化工的重要原料,可以用于生产新型氟致冷剂和含 氟聚合物。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 R22 作为非原料的产量于 2013 年被冻结,并 于 2015 年开始削减。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信息,2022 年中国 R22 生产配额共计 22.48 万吨,其中内用生产配额共计 13.55 万吨,环比 2021 年基本持稳。R22 产业格局持续优化,盈利能力逐步提升。R22 目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维修市场、 对外出口以及含氟聚合物材料,自 2017 年起,受供给侧改革驱动,氟化工产业链低端产能 逐渐被淘汰,同时伴随家用空调的消费结构升级,制冷剂产品价格全线上涨。但是自 2019 年以来,受经济环境景
12、气程度和终端需求不足的影响,制冷剂产品价格开始走低。2021 年 下半年,化工原料大幅上涨,推动 R22 价格及盈利水平快速修复后再次回落,目前 R22 的 价格中枢为 18000 元/吨左右。供给端,生产资质的稀缺性限制了新增产能,目前行业 CR4 达 67%,供给格局持续改善。受益下游 PVDF 需求爆发式增长,原料 R142b 价格大幅上涨。锂电池制造、光伏背 板及储能等领域应用需求持续扩张,PVDF 呈现出爆发式增长,R142b 作为 PVDF 的主要 生产原料同向拉涨,价格一度上涨至 19.5 万元/吨的历史高位,涨幅超过 10 倍,目前价格 回落至 8 万元/吨。预计未来锂电用 P
13、VDF 需求仍将保持高增速,国内各大 PVDF 生产商都 纷纷扩产,下游快速扩张将推动生产原料 R142b 景气持续,价格有望维持高位。R141b 是用于替代氟利昂 CFC-11 生产聚氨酯硬泡的发泡剂,同时还可以用作 PVDF 和 R143a 的 上游原材料。根据生态环境部公示,2022 年全国 R141b 生产配额为 5.09 万吨。随着 PVDF 行情的景气,作为 R142b 上游原料,R141b 也有望持续受益。2.2 三代制冷剂配额即将落地,行业有望迎来拐点目前国内正处于三代制冷剂配额争夺的基线年,2022 年底基线年结束。根据蒙特利 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规定:发达国家应在其 201
14、1 年至 2013 年 HFCs 使用量平均值基 础上,自 2019 年起削减 HFCs 的消费和生产,到 2036 年后将 HFCs 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 值 15%以内;发展中国家应在其 2020 年至 2022 年 HFCs(三代)使用量平均值+ HCFCs (二代)基线值的 65%的基础上,2024 年冻结 HFCs 的消费和生产于基准值,自 2029 年 开始削减,到 2045 年后 HFCs 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 20%以内。扩产、提升开工率是三代制冷剂企业在 2020-2022 这三年配额基准年的首要任务, 行业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竞争激烈,三代制冷剂盈利能力维持底部震荡。为了争夺
15、第三 代制冷剂配额,大部分企业在 2019 年提前布局新产能以抢占市场份额,行业的扩张潮导致 三代制冷剂产能过剩,叠加企业间激烈的价格战导致制冷剂价格大幅下滑,整个行业在 2020 年进入至暗时刻,企业盈利能力严重受损甚至出现亏损。2021 年以来,部分产品价 格缓慢修复,但行业仍处周期底部。目前处于是配额基准年的最后阶段,行业主格局、主 基调仍是竞争,整体盈利空间在磨底中上行。随着配额制的相关政策细则出台,行业格局有望重塑,三代制冷剂将开启高景气行情, 龙头企业的领先地位也将愈加稳固。截至目前,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这三家企 业 R32、R125、R134a 三种 HFCs 制冷剂的总
16、产能分别为 25、15.7、14 万吨,是国内第 三代制冷剂的头部厂商。随着三代制冷剂配额基准期结束以及相关政策细则出台,以及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竞争格局大幅改善,龙头企 业凭借配额优势将率先受益行业周期反转。四代制冷剂受成本以及专利限制还未大规模推广,三代制冷剂仍是未来的主流。环保 需求推动制冷剂产品的不断迭代,第四代制冷剂具有零臭氧潜能值、低全球变暖潜能值、 制冷能效高、安全性高等特点,代表产品包括 R1234ze 和 R1234yf 等。目前第四代制冷 剂的核心技术专利被霍尼韦尔、科慕、阿科玛、大金氟化工等国际企业垄断。中国是制冷 剂消费大国,国际厂
17、商纷纷在国内建厂或授权代工,在此背景下中国 R1234yf 等产品产业 规模逐步扩大,但由于专利限制、价格高昂等原因,其市场推广、应用仍存在较多问题。 以 R1234yf 为例,汽车空调是其最主要消费场景,是 R134a 的重要代替产品。R1234yf 的主要原材料为六氟丙烯,按照 1.2 的单耗计算,单单六氟丙烯这一原材料成本就高达 6 万元/吨。而六氟丙烯的原材料主要为 R22,以 R22 为基础原材料计算 R1234yf 的成本,4 吨 R22 和 2 吨氢氟酸单耗计算,R1234yf 单吨成本高达 9.8 万元/吨。海外多个国家对国内制冷剂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以 R134a 为例,早在
18、2014 年美国商 务部就曾准备对进口的中国制冷剂 R134a 征收高额关税,把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考虑在内, 该商品的最终关税介于 282.54-303.42%。截至目前,包括美国、印度、阿根廷等国家已 对国内相关产品征收高额的关税,2020 年,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 HFC 混配制冷剂作出 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对含有 R134a 和 R125 的制冷剂征收离岸价 7%的反倾销税,对含有 R32 和 R125 的制冷剂征收离岸价 23%的反倾销税;2021 年,印度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 国的 HFC 制冷剂产品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对涉案产品征收为期 5 年的反倾销税,相关 企业反倾销税达 155
19、3.452250.56 美元/公吨;2022 年,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 R125 作 出反补贴和反倾销肯定性终裁,裁定三美股份补贴率为 12.75%,巨化股份补贴率为 14.66%, 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补贴率为 14.43%,常熟阿科玛、大金氟化工补贴率均为 306.57%, 同时裁定三美股份以及获得单独税率的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均为 277.95%,调整后倾销 率为 267.41%,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 278.05%,调整后倾销率为 267.51%。 因此国内三代制冷剂在海外售价高昂,从这一角度来看,未来国内三代制冷剂的上行空间 非常大。2.3 龙头企业三代制冷剂配额测算
20、全球增温潜势 GWP 是将瞬态释放 1kg 的某种温室气体,其辐射强迫的时间积分量与 瞬态释放 1kg 二氧化碳所产的相应量之比值。简单来说,GWP 值代表某一种物质产生温 室效应的指数,GWP 100-year 就是在 100 年的时间框架内,各种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对 应于相同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例如,在一百年的时间尺度上,甲烷的 GWP 值是 28, 这意味着相同质量的甲烷与二氧化碳,前者在一百年的时间内造成全球变暖的能力是后者 的 28 倍。而对于制冷剂而言,其 GWP 值通常高达数千,是典型的高 GWP 气体。通常情 况,已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是逐年降低的,其温室效应能力也一并减
21、弱,但对于某 些 CFC 气体,存留时间相当长,甚至存在 100 年 GWP 值高于 20 年 GWP。而全球温变潜 能 GTP 是温室气体排放之后,在给定一段时间内造成的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变化与参照气 体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相应变化之比值,亦是目前常用的衡量温室气体增温能力的通用指标。根据征求意见稿来看,预计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核发将以企业 2020-2022 年受控用 途产量平均值的二氧化碳当量进行核发,据估算中国 HFCs 生产基线为 18.94 亿吨二氧化 碳当量,其中 1.68 亿吨为国家预留履约安全余量。按照基加利修正案履约目标,自 2024 年起国内将对受控用途 HFCs 生产实行配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氟化工行业深度报告 制冷剂配额争夺战结束后开启新一轮景气行情 2022 氟化 工行 深度 报告 制冷剂 配额 争夺战 结束 开启 一轮 景气 行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