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PLA(聚乳酸)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我国PLA(聚乳酸)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我国PLA(聚乳酸)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一、我国PLA产业发展现状聚乳酸(PLA)是目前可降解塑料当中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可通过注射、吹塑、模压、热成型及挤出成型等方式进行加工,在室温下为处于玻璃态的硬质材料,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转化为二氧化碳、CH4和水,是一种典型的线性可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是由乳酸脱水缩聚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是目前产业化最快的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初始原料为玉米、甘薯等生物质淀粉,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廉价、可再生的优点;它的自降解以水解为主要形式,无需特殊水解酶,聚乳酸废弃物在土壤和水中半年内即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2、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于可降解塑料的推广力度持续加码,聚乳酸产能逐步扩张,至2020年我国聚乳酸产量达到19.7万吨。2015-2020年我国聚乳酸产量统计目前PLA是全球主要的几大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之一,其产能占到整个可降解塑料产业的25%。而作为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多的两类生物降解塑料,PLA与PBAT分别属于硬塑料、软塑料。PLA与PBAT在塑料薄膜产品及包装材料上都有重叠的应用领域。此外PLA 在生物医学材料方面有较多应用,而PBAT主要限于膜袋类产品应用。由于塑料制品通常都对硬度有所要求,实际应 用中,各种可降解塑料制品均需要加入一定量的PLA进行共混改性,因此下游
3、运用空间巨大。全球可降解塑料产能结构二、产能扩张迅速随着PLA下游需求持续走强,近年来国内PLA产能扩张速度也不断提高,至2021年上半年,国内PLA均价为29000元/吨,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在可降解产品的旺盛需求下,PLA新增产能规划不断涌现。据统计,2025年国内PLA产能将达约182万吨,产能的快速提升,有望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推动PLA行业成本降低,有望满足外卖一次性塑料、快递包装、购物袋和农用薄膜四大应用需求,随着可降解塑料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未来或将拓展应用边界。特别是“禁塑令”带动可降解塑料需求的集中爆发,造成了一段时间内的供需失衡,短期PLA价格大幅上涨,国内PLA企业盈利能力
4、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和需求的改善,将加速国内PLA产能规模的提升和工业化技术的成熟,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更有利于PLA的推广,形成正向循环。近年来PLA在建或者拟建产能统计情况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三、原料对于PLA生产的影响工业级PLA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先将乳酸单体缩聚脱水并由两分子乳酸环化得到丙交酯,再将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其中丙交酯生产技术难度较大,规模化下对设备、反应条件、催化剂要求极为苛刻,国产化率也较低,是限制PLA规模化生产的主要环节。而原料作为玉米深加工产业下游的乳酸-PLA,其生产成本与玉米的供需情况也息息相关,尽管目前我国PLA生产对于玉米的需求量仅为约200
5、万吨,但是由于国内的玉米产量自2015年 2.7 亿吨高峰以后逐年下滑,目前维持在2.4亿吨左右的产量,而玉米需求近两年则维持在 2.9-3亿吨左右,玉米的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对于玉米深加工行业而言未来的产能发展将会持续受限。2020-2021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乳酸可加到糖果、饮料、果汁、葡萄酒和奶制品(如酸奶)中作为增香剂、酸味剂或者防腐剂,乳酸盐可用于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或者在香肠及加工肉制品中代替或减少防腐剂的用量。由于乳酸具有天然、温和、无腐蚀性的特点,且本身在人体内存在,作为食品添加剂安全性高,目前我国乳酸产量总体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但是用于生产PLA的产品产量有限,约占乳酸总产量的5%左右。2013-2020年我国乳酸及其盐与酯产品产量四、PLA进出口情况当下我国聚乳酸产品市场份额仍为 Corbion-Purac公司、NatureWorks公司所占。2011年以来,我国聚乳酸进口量显著提升,国内聚乳酸需求增长提速。2019年我国进口聚乳酸2.5 万吨,同比增长54.9%。2020年禁塑令落地以后进口PLA价格一路走高,但是由于国内产能逐步释放,2020年聚乳酸进口量增速有所回落。预计未来在国内丙交酯生产壁垒解除之前大规模工业化聚乳酸产能扩张的难度依然较大。2015-2020年我国聚乳酸进出口数量统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