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外壳行业市场现状分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手机外壳行业市场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手机外壳行业市场现状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手机外壳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由于5G高频率的电磁波穿透能力较差、无线充电存在传输损耗,金属材料的导电性会产生信号阻挡、涡流等,因此手机机壳去金属化大势所趋。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去金属化”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1)5G相比4G的频率有所提高,信号衰减速率加快,金属材料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易造成信号损失。4G频段为0.8GHz-2.4GHz,我国工信部已划分了三大运营商各自在2.5GHz-5.0GHz之间的5G低频频段,5G高频频段则位于20GHz以上。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就越短,电磁波绕射能力差,在空气中传播衰减的速率就越快。此外,MIMO技术将使用于5G手机天线,由原来2*2变为4*4天
2、线阵列,信号对电磁干扰的敏感程度提高。金属机壳会影响信号的总辐射功率(TRP)和总全向灵敏度(TIS)。(2)手机无线充电功能普及,需配套非金属机壳。无线充电功能在三星、华为、苹果、小米等品牌旗舰机型中已开始普及。手机无线充电模组多采用电磁感应充电方案,利用电磁感应在次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将能量从发射端线圈传输到接收端线圈,而金属机壳将引起能量损耗,因此需配套非金属机壳。 5G与4G频段对比 非金属机壳材料主要分为三类:塑料、玻璃和陶瓷。1)塑料具有成本低、易加工、制作工艺成熟、抗摔性强的优势,早期的手机外壳通常为工程塑胶注塑成型,但其缺点是质感较为低档,目前是低端机型中使用较多的机壳材料
3、。2)玻璃材质脆性高,但经过强化等工艺可达到手机机壳使用需求,其莫氏硬度高,具有观感精致、加工工艺成熟等优点。3)陶瓷机壳制造过程中良率较低,成本和规模量产难度限制了其普及速度,目前只适用于少数高端机型市场。 手机主流外壳材质的性能参数及单价对比 2018年以来,手机背板色彩及质感成为重要卖点,玻璃替代金属成为主流机壳材料。目前玻璃的外观色彩装饰已达到一定的成熟技术,通过将镀膜、UV转印等技术在玻璃表面与3D光刻工艺融合,在渐变色的基础上打造出的3D幻影极光纹,能够随着光线变换而变换,使玻璃盖板具备更好的质感、手感、外观效果。 中国智能手机外壳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2019年以后5G手机加速渗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手机外壳 行业 市场 现状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