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一、郭沫若先生的生平与文学活动一、郭沫若先生的生平与文学活动 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1918年开始写年开始写诗。1919年年学灯学灯上上发表表诗作。作。1921年与郁达夫等人,建年与郁达夫等人,建立了立了创造社。造社。1926年参加北伐年参加北伐战争,争,1927年参加年参加“八一八一”南昌起南昌起义。1928年流亡日本年流亡日本10年。年。1937年年归国参加抗国参加抗战,领导抗日文化宣抗日文化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文联主席,并主席,并历任国家重要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主持科学和文化工作,对我国我国
2、现代代文学和科学文化事文学和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作出了巨大贡献。献。二、郭沫若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二、郭沫若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 1921年出版年出版诗集集女神女神 1923年出版年出版诗集集星空星空 1926年提出年提出“文学革命文学革命”的主的主张 另有另有前茅前茅、战声集声集、恢复恢复、百花百花齐放放、沫若沫若诗词选、新新华颂等。等。19211921年,出版诗集年,出版诗集女神女神。因此,。因此,女神女神可以说是郭沫若可以说是郭沫若最早的诗歌集。作品中最早的大约写于最早的诗歌集。作品中最早的大约写于19161916年。还有一部分写年。还有一部分写于于19231923年,决大部分写于年,决大
3、部分写于19191919年和年和19201920年两年间。年两年间。女神女神以崭新的思想内容、豪放的自由诗体以及浪漫主义以崭新的思想内容、豪放的自由诗体以及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诗集开创了新的诗风,为自由体诗开拓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诗集开创了新的诗风,为自由体诗开拓了新的天地。作品中还充分表达了郭沫若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了新的天地。作品中还充分表达了郭沫若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他否定世间一切的传统偶像,摧毁封建的精神枷锁,然的礼赞。他否定世间一切的传统偶像,摧毁封建的精神枷锁,以获得彻底解放。此外,作品中所表现的以获得彻底解放。此外,作品中所表现的“五四五四”狂飙突进的狂飙突进的时代
4、精神及宏大风格是相适应的,且形式上是自由的。时代精神及宏大风格是相适应的,且形式上是自由的。一、朗读本诗,感受本诗形式上的特点。一、朗读本诗,感受本诗形式上的特点。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郭沫若(郭沫若论诗三扎论诗三扎)二、反复诵读,展开想象,以图画的方式表现诗歌内容提示:注意标题和诗中出现的意象三、结合意象分析作者表达的感情三、结合意象分析作者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球边上,站在“全方位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放声呼唤,俯瞰地球的立足点
5、上,放声呼唤,想象怒涌的想象怒涌的白云白云、壮丽的、壮丽的北冰洋北冰洋,也欢呼在,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要把地球推倒的的太平洋太平洋欢呼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洪涛既具既具有巨大的有巨大的破坏力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创造力。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
6、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赞歌。联系创作背景理解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的含义的含义这既是诗人在面对壮阔的海洋时感叹自然界的伟这既是诗人在面对壮阔的海洋时感叹自然界的伟力,也是感叹宇宙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不断更力,也是感叹宇宙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不断更新、不断向上。在诗人眼中,这包含巨大破坏力新、不断向上。在诗人眼中,这包含巨大破坏力与创造力的洪涛也是与创造力的洪涛也是“五四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时代精神的象征,
7、它正冲决旧文化、旧思想,创造出新的科学与民它正冲决旧文化、旧思想,创造出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主的现代文明。“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这首诗的描写的横跨两大洋的巨人,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抒情方式直抒胸
8、意情绪的世界便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郭沫若文学的本质)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一是诗境想象的奇特。二是直抒胸意的特色。三是语言生动。艺术特征:作者简介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名亦多,字友三字友三,亦字友山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乐的美(音节音节),绘画的美绘画的美(辞藻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节的匀称
9、和句的均齐称和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集。作品背景红烛红烛:同同“五四五四”时代的其他一些诗人比较时代的其他一些诗人比较,闻一多显然对中国传统诗歌闻一多显然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感情更为深厚的感情更为深厚,在吸收西方诗歌营养的同时在吸收西方诗歌营养的同时,他未曾放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他未曾放弃过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艺术的研习、摹写。唐代著名
10、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是能引起闻一多兴趣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李商隐的传世名句国古典诗歌之一。李商隐的传世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当然亦是闻一多烂当然亦是闻一多烂熟于心的熟于心的,就这样就这样,“红烛红烛”作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作为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的象征,就被现代诗人就被现代诗人闻一多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下来。闻一多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下来。但是但是,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红烛显然又不是李商隐无题的现代翻版的现代翻版,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诗人属于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诗人属于“五四五四”的、的、属于个体的那个属于个体的那个“自我自我”与属于传统文化的
11、、属于民族心理沉淀的与属于传统文化的、属于民族心理沉淀的“自我自我”又又是如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是如此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互相有补充互相有补充,有说明有说明,但更有矛盾、冲突但更有矛盾、冲突,由此由此而诞生了一首奇特的红烛。而诞生了一首奇特的红烛。无题无题李商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阅读第一节阅读第一节体会体会“红红”的含义的含义“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吐出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