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择性必修(三本)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壹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1.夏朝夏朝(1 1)建立:)建立:有公元前有公元前2070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年,禹建立我国最早奴隶制王朝国家夏。夏。(2 2)世袭制:)世袭制:禹禹死死后后,其其子子启启继继位位,打打破破原原始始民民主主制制下下的的禅禅让让政政治治传传统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2.2.商朝商朝(1 1)内外服制:)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商王直接控制
2、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2 2)职官制度:)职官制度: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疆域辽阔的周王朝建立后,如何进行统疆域辽阔的周王朝建立后,如何进行统治?治?周天子周天子诸侯诸侯诸侯诸侯卿大卿大夫夫士士国都国都土土地地人人民民土土地地人人民民人民人民土地土地诸侯诸侯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平民平民奴隶奴隶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除天子控制的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除天子控制的镐京和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享有受封
3、土地上的统治权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3.3.西周西周(1 1)分封制:)分封制: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分封序列:分封序列:分封地区:分封地区:诸侯权利:诸侯权利:诸侯义务:诸侯义务:再次分封、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吏再次分封、建立武装、征派赋役、设置官吏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缴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在西周时期,谁有资格继承王位在西周时期,谁有资格继承王位?原则: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妻妾妻妾普通称谓普通称谓妻(正配)妻(正
4、配)三哥三哥14岁岁妾妾1(侧(侧室)室)二哥二哥18岁岁四哥四哥12岁岁妾妾2(侧室侧室)大哥大哥20岁岁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3.3.西周西周(2 2)宗法制:)宗法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3.3.西周西周(2 2)宗法制:)宗法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3 3)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思考: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思考: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同和不同之处?思考:思考:
5、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商朝内外服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和不同相同和不同之处?之处?相同:相同: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都是国家结构的体现,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治理的一种形式。一种形式。不同:不同:对地方控制力:对地方控制力:内外服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内外服制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国家结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分封制下诸侯国义务明确,周天子成;分封制下诸侯国义务明确,周天子成为为“天下共主天下共主”,且,且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了中央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
6、控制。对地方的控制。思考:思考: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左传襄公十四年襄公十四年 厉王虐,国人谤王。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国语周语周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国语周语上周语上(1 1)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2 2
7、)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国人”的意见。的意见。(3 3)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4 4)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4.4.原始民主传统原始民主传统(1 1)君君主主的的权权力力不不是是绝绝对对的的,原原始始民民主主传传统统对对君君主主的的权权力力有有制约作用。制约作用。(2 2)国国家家遇遇到到重重大大问问题题时时,君君主主要要征征求求平平民民“国国人人”的的意意见见,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8、。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思考:先秦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1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等级森严。2 2、神权与王权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迷信色彩浓厚。3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 4、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权力有制约作用。思考:思考: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但是,春,但是,春秋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使军队对兵员的需求不断增加,秋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使军队对兵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国人国人当兵
9、,野人不当兵当兵,野人不当兵”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打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打破国、野界限,开始向野人征兵。破国、野界限,开始向野人征兵。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西周周天子实力强大分封制 宗法制制度稳固春秋社会经济发展诸侯争霸分封制 宗法制逐步瓦解战国政治上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官僚制 郡县制逐渐建立秦朝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贰二、二、秦朝的秦朝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1 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地位:地位: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内容:丞丞相相和和诸诸大大臣臣听听命命于于皇皇帝帝,一一切切政政治治、军军事事、法法律律事务的决定权都
10、在皇帝手中。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皇皇 帝帝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丞丞 相相太太 尉尉奉奉常常廷廷尉尉少少府府卫卫尉尉宗宗正正郎郎中中令令太太仆仆典典客客治治粟粟内内史史二、二、秦朝的秦朝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2 2、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丞相是百官之长,行政中枢所在;太太尉尉掌掌军军事事;御御史史大大夫夫是是副副丞丞相相,掌掌管管图图籍籍、文文书书,监监察察百百官官。三三公公九九卿卿共共同同组组成成中中央央政政府府,国国家家重重大大事事情情由由公公卿卿进进行行廷廷议议,最最后由皇帝裁断。后由皇帝裁断。1 1
1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地位:地位: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内容容:丞丞相相和和诸诸大大臣臣听听命命于于皇皇帝帝,一一切切政政治治、军军事事、法法律律事事务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中央中央二、二、秦朝的秦朝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2 2、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3 3、郡县制:、郡县制:(1 1)原因:总结了西周分封的历史经验。)原因:总结了西周分封的历史经验。(2 2)表表现现:地地方方行行政政机机构构分分为为郡郡、县县两两级级;郡郡县县主主要要官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1 1、皇帝制度:、皇帝制度:地位:地位: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秦朝政治制度
12、的核心内内容容:丞丞相相和和诸诸大大臣臣听听命命于于皇皇帝帝,一一切切政政治治、军军事事、法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二、二、秦朝的秦朝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4 4、文书制度:、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建立立了了以以邮邮传传为为中中心心的的文文书书传传送送系系统统,以以保保障障皇皇帝帝和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一)中央中央行政体制行政体制1.1.汉代(汉初,汉承秦制)汉代(汉初,汉承秦制)(1)汉武帝:皇皇
13、 帝帝中中 朝朝外外 朝朝尚尚书书令令侍侍中中常常侍侍丞丞相相御御史史大大夫夫太太尉尉九九 卿卿决决策策机机构构执执行行机机构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行政体制(一)中央行政体制1.1.汉代汉代(1 1)汉武帝:)汉武帝:为为了了加加强强中中央央集集权权,设设立立中中朝朝(内内朝朝),中中央央行行政政中中枢枢的的权权力力逐逐渐渐由由丞丞相相转转移移到到皇皇帝帝亲亲信信手手中中,从从而而使使外外朝朝丞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中外朝制】【中外朝制】1.1.汉代汉代(2 2)西汉晚期:)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