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 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鉴赏中的虚实结合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个关于古诗鉴赏的话题。纵观历年高考古诗鉴赏题,我们会发现,浙江省一直十分重视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而在众多表现手法当中,虚实结合运用得很普遍,但又十分容易被大家忽视。一、虚实内涵那么,虚实是什么?“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实事,以及由此构成的实境,“虚”是指主观想象的虚象、虚事,以及由此构成的虚境。虚实往往成对出现,所以是虚实结合。而把握古典诗词虚实结合的手法,关键是要读出诗词中的虚象、虚事,领悟出空灵的境界。仔细研读古诗词,我们会发现它们营造的虚境主要有以下几类:(一) 往昔之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这五句展示了青年周瑜的雄姿英发,以及从容指挥赤壁大战的壮志豪情和赫赫战功,属于虚写。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里有一首姜夔的扬州慢,当中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两句诗。“荠麦青青”写的是词人眼下所见的扬州城的凄凉情形,是实景;而“春风十里”写的是扬州城昔日的繁荣景象,属于虚景。另外一首李白的越中览古前三句“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 则写了越王破吴归来时,志得意满的情态,以及锦衣玉食,美女满宫殿的奢靡生活,是想象的虚景。从时间上看,这些情景都发生在过去,或想象,或追忆,都是虚境,我们称之为往昔之境。怀古伤今诗常常通过这类虚境,与当前的实景构成对比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怀。(二)
3、 未来之境 我们再来看一组诗句:如柳永雨霖铃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正是诗人设想别后酒醒时所见的景物,是虚写。再如,我们熟悉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三四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正是诗人憧憬将来夫妻团聚的温馨场景,是虚境。 2010全国卷选用了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三四两句正是诗人虚构友人别后,夜泊潇湘,梦中听猿啼的景象。从时间上看,这些情景都是发生在将来,我们称之为未来之境,是虚写之境。(三) 对方之境 我们再来看一组诗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写重阳节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可三四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偏说亲人如何思念自己。是想象的虚境。再如,杜甫的月夜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但全诗都没有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如何想念妻儿。“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开篇就写远在鄜州的妻子在闺中望月思人的情境,第三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进一步想象妻子因思人而深夜未眠,第二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则想象儿女因年龄幼小,虽随母亲望月但不能理解母亲思念父亲的内心,都是从对方角度写的情境。再如,2005全国卷选用的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三四两句诗人想象家人深夜围坐思念自己的场景,同样是虚境。我们把这一类想象对方情态的诗境称为对方
5、之境。这里的表现手法又叫对写法。 思乡怀人诗中常有这种写法,比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欧阳修的踏莎行、周邦彦的苏幕遮等等。 (四)梦幻之境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诗句:苏轼的悼亡之作江城子中“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15个字正是写自己对亡妻因思成梦的情境,都是平居生活,和睦恩爱,亦喜亦悲、凄婉哀伤。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开始,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一共26个诗句,诗人极尽想象之能事,营造了一个变幻莫测、光怪陆离的神仙世界。2014新课标II卷选用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韦庄的 含山店梦觉作: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6、。三四两句告诉我们,诗人夜宿含山店却梦回江南的美好情境。我们把这一类梦境、仙境合称为梦幻之境。(五)想象之境最后,我们再来认识一类虚境,想象之境。其实以上四类虚境都运用了想象,但这里的想象是排除了以上四类之外的一般意义上的想象。举例来看比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三四两句写战士由听梅花落的曲子而想象到故乡的梅花,进而想象到梅花之落,从而表达初战士的思乡之情,属于虚写之境。 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三四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写诗人通过一枝出墙的红杏想象满园的春色,让读者领略到一片盎然的春意。2011年安徽卷选用了欧
7、阳修的琅琊溪: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三四两句写诗人看到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从而想象虚写了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之曲折,虚实结合,丰富了画面的内涵。二、巧识虚实以上五类就是古诗词当中常见的虚境。同学可能会说,好复杂,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巧妙的方法,可以让大家快速捕捉到虚实结合的手法?如果把以上的诗词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一些窍门:(一)巧寻关键词 大家请看梦幻之境的这些诗句,里都有一个“梦”字,这个“梦”字就常常是虚写的标志。可见,抓关键词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又如:“遥想公瑾当年”这“想”字有推断、猜测之意,可以起到标志的作用;“念去去”这“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