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练习题汇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docx
《诗歌练习题汇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练习题汇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次北固山下检测一、文学常识(3分) 作者 ,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 代诗人。本诗体裁为 。二、默写:(6分)(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水面宽阔,船顺流而下的句子是: , 。(3)次北固山下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三、解词:(4分)次: 客路: 风正 悬 四、问题探究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B. 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D.诗
2、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2.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也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E.全诗通过对
3、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3、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停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B.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飘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C.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做了铺垫。D.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4、找
4、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3分)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赏析1.描绘画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 画面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分)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悬”两字用得妙,请赏析。(4分) 5. 阅读画线诗句,
5、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天净沙秋思检测 一、文学常识(12分)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体裁)。天净沙是_,秋思是散曲的_。2天净沙秋思作者_,号 ,是_代著名_作家、_家。他与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二、默写(2分)(1)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表现哀情的句子是: 。(2)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_。三、解词:(2分)(1)昏鸦: (2)断肠: 四、问题探究(9分)1.下列对这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起首三句九处景物,突出画面昏暗、阴冷、苍凉的特点。B.“枯藤”两句写途中见闻,“古道”句为
6、游子境况描述。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心理感受:天涯漂泊、悲凉无助。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秋情怀,唱出了天下游子的心声。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 3.最后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一、文学常识 作者王湾,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本诗体裁为五言律诗。二、默写:(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了新旧交替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水面宽阔,船顺流而下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次北固山下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
7、解词:次: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风正:风顺悬: 挂选择略3.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2分)3.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悬”两字用得妙,请赏析。(4分)4 “阔”表现出冰雪消融,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的景象。(2分)“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1分)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1分)。5. 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5. 图一
8、,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景象。(1分)正体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意象(1分)。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1分)观沧海检测(34)一、 文常(8分)观沧海的作者 ,字 , (时代)政治家、 、诗人。二、 默写(8分)1、观沧海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也有两句是叙事的,这两句是: , 。 2、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 。3、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三、解词(4分)临: 澹澹: 竦峙: 至: 四、理解赏析(10分)1、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东临碣石,以观
9、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有一个字用得很有气势,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3分) 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
10、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检测(26分)一、 文常:(7分)作者 ,字 ,号 ,唐代伟大 诗人,与杜甫合称为 。本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诗,内容上看是一首 诗。二、默写(4分)1.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 , 。 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三、解词:(6分)左迁: 杨花: 子规: 四、理解与赏析(9分)1下面是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中,“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
11、基调。B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C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2.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3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观沧海检测(34分)三、 文常(8分)观沧海的作者曹操,字孟德 东汉末政治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