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古诗文训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期中复习古诗文训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复习古诗文训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古诗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A冲上、漫上B顺流而下C断D飞奔的马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题目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信。B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C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黄州时所写,反映了他胸怀愤懑,而又自嘲自解的心态。D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称“闲人”,即清闲的人,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康乐
2、以来/以我酌油知之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相与步于中庭/尝射于家圃D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下面对黄鹤楼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怅然无奈的思乡之情。5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把人民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修改:在句后添加“的价值追求”。B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康,维护校园稳定,这是教育系统目前的当务之急。修改
3、:去掉“目前”。C在国外制作的电视动画中,有关校园生活等现实题材的作品占比大约为20%左右。修改:将“大约”或“左右”去掉。D教师认为,能否有效发挥家长教育主体作用是做好特殊时期学生家庭教育的关键。修改:去掉“有效”。6在下面文字画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体生活。” 首先,借着语文课堂,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提炼我们所需要的那份人文气息。然后,再高于生活,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属于语文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语文即生活,是人生的“交通工具”,要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来发现语文的乐趣。那么, 我们该如何将两者融为一体呢?ABCD二、名句默写7古诗文名句默写。(1)与朱元思书一文中
4、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2)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三、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8本诗颈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描绘此句所展现的画面。9“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5、想感情?(二)阅读甲、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度荆门望楚(唐)陈子昂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注释】陈子昂,四川人,这首诗是他在唐高宗年间初次出川赴长安应试途经荆门时所作,此时的作者意气风发,即将走向人生的新天地。章台: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隈(wi):山水尽头或曲深处。“白云隈”,即天尽头。“狂歌客”是指春秋时期楚国隐士陆通,此人性格狂傲不 羁。10甲诗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的行程;颔联和颈联写
6、景,颔联描写了景物_的特点,颈联描写了景物 _的特点;尾联寄寓了诗人的思想情感。11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尾联在手法运用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三)诗歌鉴赏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2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钱塘湖的春意。B颔联“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和宝贵,“啄”字写出了燕子忙碌兴奋的情态。C作者移步换景,以游踪为写作顺序,一处一处、井然有序地描绘了钱塘湖春景。D这首诗处处紧扣早春的季节特征,把春天的
7、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1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什么感情?四、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B则素湍
8、绿潭湍:急流C良多趣味良:甚,很D林寒涧肃肃:严肃,严厉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B至于夏水襄陵C清荣峻茂D空谷传响16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自然段先总写三峡地貌,然后依次分别从侧面和正面两个角度描写了山的巍峨高大。B第二至四自然段主要写水,是按照由盛到枯的顺序来写的。其中,“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C“绝巘多生怪柏”一句,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D最后一段,以“猿鸣”渲染了秋天肃杀的气氛,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李白的诗歌“两岸猿声啼不住”。(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9、【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诗夜游)【乙】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