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原理总复习.ppt
《审计学原理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原理总复习.ppt(1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讲授内容讲授内容(审计学原理)(审计学原理)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三章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第四章第四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诉讼法律责任与法律诉讼第五章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第六章第六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过程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过程第七章第七章 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第八章第八章 风险评估(了解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了解内部控制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九章第九章 风险应对(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风险应对(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1第一章第
2、一章 绪论绪论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第四节 审计的种类第五节 审计的方法2 第一节第一节 审计的概念审计的概念一、概念表述一、概念表述二、二、要素分析要素分析3一、概念表述一、概念表述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依据法规和其他标准,运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公允性、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4二、要素分析二、要素分析(一)本质(一)本质(二)主体(二)主体(三)审计关系的形成(三)审计关系的形成(四)
3、对象(四)对象(五)目标(五)目标(六)依据(六)依据(七)程序和方法(七)程序和方法5 (一)(一)本质本质一项具有独立性一项具有独立性 的经济监督活动的经济监督活动6(二)主体(二)主体(审计监督的执行者)(审计监督的执行者)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具体包括:政府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具体包括:政府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民间审计组织及其从业人员民间审计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独立性表现在:组织独立独立性表现在:组织独立 工作独立工作独立 伦理独立伦理独立 经济独立经济独立7(三)审计关系的形成(三)审计关系的形成 接受委托或授权接
4、受委托或授权 审计者被审计者 审计委托者123审计三方面关系人示意图审计三方面关系人示意图1赋予接受经济责任赋予接受经济责任 2委托或授权委托或授权委托或授权委托或授权接受委托或授接受委托或授3审计被审计审计被审计8(四)对象(四)对象(P12)(P12)审计的对象是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具审计的对象是即审计监督的内容和范围。具体包括:体包括:1 1、被被审审计计单单位位的的财财务务收收支支及及其其有有关关的的经经营管理活动营管理活动/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本质本质)2 2、作作为为1 1的的信信息息载载体体的的财财务务报报表表和和其其他他有关资料有关资料(现象现象)9(五)目标(五)目标(P1
5、1-12)(P11-12)审计目标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所审计目标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导审计工作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它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的指南。具体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具体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1 1、真实性和、真实性和公允性公允性(P11)(P11)2 2、合法性和合规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3 3、合理性和效益性、合理性和效益性(P12)(P12)10(六)依据(六)依据 (法规和其他标准法规和其他标准)含义含义 所谓审计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所谓审计依据,就是对所查明的事实与现行的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种规定进
6、行比较、分析、判断和评价,据以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意见和建议,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特点特点 1 1、层次性、层次性 2 2、相关性、相关性 3 3、时效性、时效性 4 4、地域性、地域性11(七)程序和方法(七)程序和方法 (专门的专门的)1 1、程序程序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终结阶段2 2、方法、方法 基基本本方方法法(实实事事求求是是 一一切切从从实实际际出出发发 透透过现象看本质过现象看本质 全面观点全面观点 长远观点等)长远观点等)技术方法技术方法(本章第五节专门介绍(本章第五节专门介绍)12第二节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7、 (官厅(官厅民间)民间)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二、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二、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13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一)我国 (二)西方二)西方14(一)我国一)我国1.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2.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3.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4.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5.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6.新中国振兴阶段新中国振兴阶段 151.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西周初期初步形成阶段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宰
8、夫。据周礼记载,宰夫每于据周礼记载,宰夫每于“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中,则令正月要。旬中,则令正日成,用以考核诸官的政中,则令正月要。旬中,则令正日成,用以考核诸官的政绩,并给与奖惩。绩,并给与奖惩。162.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秦汉时期最终确立阶段(1)秦)秦 A.形成自上而下的监察系统:御史大夫(中形成自上而下的监察系统:御史大夫(中央)央)监察御史(诸郡),监察全国的民政、监察御史(诸郡),监察全国的民政、财政事项。财政事项。B.形成形成“上计制度上计制度”,自下而上定期呈报财,自下而上定期呈报财务报告。务报告。(2)汉)汉 “上计律上计律”我国我国较早较早的审计
9、立法的审计立法 173.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隋唐至宋日臻健全阶段隋:隋:设设“比部比部”专司审计(专职机构)(比:审专司审计(专职机构)(比:审查、考核)查、考核)唐:唐:袭隋制袭隋制宋:宋:正式出现了正式出现了审计审计一词。一词。审计司(北宋)审计司(北宋)审计院(南宋)审计院(南宋)184.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元明清停滞不前阶段元初撤销了比部,明初虽一度恢复,但不久于洪武二十年元初撤销了比部,明初虽一度恢复,但不久于洪武二十年又被取消,直至清末没有再设置。又被取消,直至清末没有再设置。195.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中华民国不断演进阶段A.1912年年(民国元年民国元年),北洋政府为取得外国借款
10、北洋政府为取得外国借款,在国务院下设在国务院下设审计处审计处,在各省设在各省设审计分处审计分处办理审计办理审计事宜。事宜。B.1914年年6月,北洋政府改审计处为月,北洋政府改审计处为审计院审计院,直,直属大总统管辖。属大总统管辖。C.1914年年10月,北洋政府颁布了审计法及其月,北洋政府颁布了审计法及其实施细则,这是我国历史上实施细则,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审计法第一部审计法。206.新中国振兴阶段新中国振兴阶段A.最初最初30多年多年,未设政府审计的专职机构,其职能是通过,未设政府审计的专职机构,其职能是通过定期不定期的会计大检查来代行的定期不定期的会计大检查来代行的B.1982年宪法年宪
11、法,明确规定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明确规定设立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C.1983年年9月月15日,日,审计署成立审计署成立,相应地方各级政府审计,相应地方各级政府审计机关设立,自上而下的政府审计垂直领导体系形成。机关设立,自上而下的政府审计垂直领导体系形成。D.1994年年8月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法审议通过,审议通过,并与并与1995年年1月月1日起正式实施。日起正式实施。E.2006年年2月月审计法(审计法(2006年修订)年修订)颁布,颁布,2006年年6月月1日起实施。日起实施。21第三节第三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一、
12、审计的职能 二、审计的作用二、审计的作用22一、审计的职能一、审计的职能(P13-15)(P13-15)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审计职能是指审计本身所固有的内在功能。审计的职能在功能。审计的职能不是一成不变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主要包括: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主要包括:1 1、经济监督(监察督促)、经济监督(监察督促)2 2、经济评价(审查评定)、经济评价(审查评定)3 3、经济鉴证(鉴定证明)、经济鉴证(鉴定证明)23二、审计的作用二、审计的作用(P15-16)(P15-16)1 1、制约性作用、制约性作用(P15)(P15)揭示差错和弊端揭示差错和弊端
13、维护财经法纪维护财经法纪2 2、促进性作用、促进性作用(P15-16)(P15-16)改善经济管理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24第四节第四节 审计的种类审计的种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一、审计的基本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二、审计的其他分类25一、审计的基本分类(P37-39)26二、审计的其他分类(P39-43)27第五节第五节 审计的方法审计的方法(P22-29)一、审计方法的选用一、审计方法的选用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二、审计的技术方法28二、审计的技术方法29我国审计准则发布动态:我国审计准则发布动态:民间审计:民间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0)已于
14、已于2010年年11月月1日发布,从日发布,从2012年年1月月1日起全日起全面施行。面施行。政府审计:政府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10),2010年年11月月1日发布,从日发布,从2011年年1月月1日起全面施行。日起全面施行。31章节安排章节安排第一节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审计准则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32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一、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二、基本体系三、鉴证业务四、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33一、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一、准则建设的三个阶段(P84-87)制定执业规则阶
15、段(19801993年)建立准则体系阶段(19942004年)国际趋同阶段(2005年至今)34国际趋同进程国际趋同进程2005年初,财政部提出了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主张。2006年2月15日,包括48项审计准则的新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审计准则体系实现了国际趋同的历史性突破。2009年,启动了对38项审计准则的修订。2010年11月正式发布,2012年1月日实施。35鉴证业务鉴证业务一、含义一、含义二、鉴证对象信息二、鉴证对象信息三、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三、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人四、鉴证业务的种类四、鉴证业务的种类五、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五、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37一、含义一、含
16、义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的业务。38上述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鉴证业务的用户是鉴证业务的用户是:预期使用者。鉴证业务的目的是鉴证业务的目的是:改善信息的质量或内涵,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的信任程度。即以适当保证或提高鉴证对象信息的质量为主要目的,而不涉及为如何利用信息提供建议。39鉴证业务的基础是鉴证业务的基础是:独立性和专业性。鉴证业务通常由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注册会计师来执行,注会应独立于责任方和预期使用者。鉴证业务的鉴证业务的“产品产品”是是:鉴证结论。40二、鉴证对象信息二
17、、鉴证对象信息含义含义:按照:按照标准标准对对鉴证对象鉴证对象进行进行评价评价和计量的结果和计量的结果。41 当当鉴证对象鉴证对象是被鉴证单位的财务是被鉴证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时,鉴证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时,鉴证对象信息就是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对象信息就是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相关会计制度(标准标准)对鉴证对象进)对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而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而形成的财务报表(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鉴证对象信息)。)。42三、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人三、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责任方责任方(在直接报告业务中,责任方是指
18、对鉴证对象负责的组织或人员。例如,被鉴证单位的管理层)除责任方之外的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预期使用者(指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43是否存在三方关系人是否存在三方关系人是判断某项业务是是判断某项业务是否属于鉴证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若某否属于鉴证业务的重要标准之一。若某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项业务不存在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预期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一项鉴证业使用者,那么该业务不构成一项鉴证业务。务。44四、鉴证业务的种类四、鉴证业务的种类按照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按照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分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19、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1.1.绝对保证、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的概念界定绝对保证、合理保证和有限保证的概念界定(教案教案P27P27)2.2.正确理解合理保证和绝对保证(正确理解合理保证和绝对保证(教案教案P27P27)3.3.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区别:(务的区别:(教案教案P26P26)453.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区别:务的区别:(教案(教案P26)(1 1)目标不同)目标不同(2 2)证据收集程序不同证据收集程序不同(3 3)所需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不同)所需证据的数量和质
20、量不同(4 4)鉴证业务风险不同)鉴证业务风险不同(5 5)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不同)鉴证对象信息的可信性不同(6 6)提出结论的方式不同)提出结论的方式不同补充补充:提出鉴证结论提出鉴证结论的的积极方式(教材审计积极方式(教材审计报告范例)报告范例)和和消极方式消极方式(教案(教案P24P24)46(二)按鉴证对象信息和保证程度的不(二)按鉴证对象信息和保证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同可分为: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审计 历史财务信息审阅历史财务信息审阅 其他鉴证业务其他鉴证业务 47五、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五、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一)相关服务的概念(一)相关服务的概念(二)鉴证业务与
21、相关服务的区别(二)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的区别业务涉及的关系人不同业务涉及的关系人不同业务关注的焦点不同业务关注的焦点不同工作结果不同工作结果不同独立性要求不同独立性要求不同48第三章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49章节安排章节安排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50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一、一、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二、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二、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及防范措施响的因素及防范措施51一、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注册会
22、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诚信诚信客观和客观和公正公正专业胜专业胜任能力任能力和应有和应有的关注的关注保密保密 良好良好的职的职业行业行为为 独立独立性性保密保密 52(二)独立性(二)独立性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灵魂,也行审计业务的灵魂,也是客观、公正的前提。是客观、公正的前提。独立性原则要求独立性原则要求注册会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和其他计师在提供审计和其他签证服务时,应当保持签证服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并割断影响客观性和公并割断影响客观性和公正性的任何因素。正性的任何因素。我鉴证,我鉴证,我独立!我独立!53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
23、师执行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鉴证业务的的灵魂灵魂独立性让注独立性让注册会计师发光册会计师发光54独立性的含义 独立性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独立。(4 4号号 审计和审阅对独立性的审计和审阅对独立性的要求要求 第五条)第五条)详见下页详见下页554 4号号 审计和审阅对独立性的要求审计和审阅对独立性的要求第五条第五条 独立性包括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立性:(一)实质上的独立性(一)实质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要求注册会计师
24、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损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行事,遵循客观和害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诚信行事,遵循客观和公正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公正原则,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二)(二)形式上的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形式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外在表现外在表现,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权衡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后,认为会计师方,在权衡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后,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没有损害诚信原则、客观和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没有损害诚信原则、客观和公正原则或职业怀疑态度。公正原则或职业怀疑态度。56(五)保密(五)保密哇赛哇赛!573 3、注意、注意1
25、 1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客户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客户的涉密信息保密,的涉密信息保密,这一责任不因业务约定的终这一责任不因业务约定的终止而终止。止而终止。2 2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业务助理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业务助理人员和专家遵守保密原则。人员和专家遵守保密原则。584、豁免保密义务的情形、豁免保密义务的情形1 1法律法规允许披露,并取得法律法规允许披露,并取得客户客户的的授权授权。2 2根据法规要求,为根据法规要求,为法律诉讼、仲裁法律诉讼、仲裁准备文件或提供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以及证据,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法行为。发现的违法行为。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学 原理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