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4.4.1 氨铵盐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4.4.1 氨铵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4.4.1 氨铵盐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节第四节 氨氨 硝酸硝酸 硫酸硫酸第第1课时课时 氨氨 铵盐铵盐【问题探究1】用氨气做喷泉实验,若要实验成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气体和烧瓶要干燥,气体纯净且充满烧瓶。三、氨的实验室制法要点一:喷泉实验1.喷泉形成的原理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通过带有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即形成喷泉。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的两类情况(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外部的水或溶液接触容器内气体时,由于气体大量溶解或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
2、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表中列出的气体作用于吸收剂,就能形成喷泉。气体HClNH3CO2、Cl2、H2S、SO2NO2+O2吸收剂水、NaOH溶液水、盐酸NaOH溶液水(2)容器内的液体由于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特别提示:只要能使烧瓶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强差,气体与液体的组合就能产生喷泉,如:(1)易溶于水的气体与水的组合,如NH3、HCl、NO2等与水。(2)酸性气体与碱液的组合,如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溶
3、液。(3)碱性气体与酸液的组合,如NH3与盐酸。【例1】某化学学习小组,模拟喷泉实验原理并探究NH3的有关性质,实验过程如下:如图,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试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现象是_。(2)本实验的现象说明除了氨易溶于水之外,还有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标准状况下进行此实验,假设烧瓶中的液体不扩散,则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跟踪训练1】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
4、管的胶头,然后打开止水夹。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 )A.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B.NH3(H2O含石蕊)蓝色喷泉C.HCl(H2O含石蕊)红色喷泉D.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解析:要形成喷泉,必须满足气体易溶于水或与溶液反应,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A中,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B、C中,NH3和HCl均极易溶于水;D中,SO2极易与NaOH溶液反应。要点二:氨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的选择(1)铵盐:制取NH3时,一般用NH4Cl而不用NH4NO3、(NH4)2SO4或(NH4)2CO3,原因如下:(2)碱:一般用熟石灰,不用NaOH或KOH,因为NaOH或KOH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成都市经开实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4.4.1 铵盐课件 四川省 成都市 实验 中学 学年 高一化学 4.4 铵盐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