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共3页).doc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从国际货币制度演变的历史来看,一国的货币要想实现国际化,前提是价值稳定而且在国际经济交往的信誉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多年来稳中有升,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在1996年就已经实现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虽然目前的资本项目上还未能实现自由兑换,但根据日元国际化的经验,目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中国应主动抓住机遇,适时适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机遇,机遇的背后隐藏着挑战。一、 世界的“交际花”人民币的国际化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正面的效应,比如逆差融资能
2、力。在本国货币未成为国际货币之前,一国经济可能面临经济紧缩和国际收支逆差的两难处境,这时,为改善国际收支需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无疑这将进一步加剧本国经济的紧张,而为了刺激经济,尽快的摆脱低靡的经济状态,则需要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又无疑是饮鸩止渴,进一步恶化本国的国际收支,使这种逆差额进一步扩大。如果我国货币实现了国际化,人民币便会体现出国际货币灵活性的优势,像一个交际花,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我国中央银行可通过对外发行本国货币计价的资产来实现自我融资,从而拥有支付逆差的能力。因此,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很可能意味着,中国不再需要为短期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而损害国内的经济利益,央行可利
3、用对外发行人民币来支付中国国际收支逆差,这样就不需要牺牲对内均衡。二、取税己用由于纸币的成本比它们的面值要小得多,因此,任何国家的货币发行实质上都是政府借助货币发行的垄断权向货币持有者融资的过程,是对货币持有者财富的一种无偿占有。当一国的货币实现了国际化之后,该国政府即拥有了一种获得国际资源的手段,一种国际上变相负债的权利。因此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攫取铸币税收入,这种收益是无成本的,相当于从别国征税,是一种额外的国际收入。目前,美国境外流通的美元现金约2500亿到3000亿美元,而每一张美元的印制和发行的成本几乎为零,这些国际铸币税收入成为美国维持其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经济来源。
4、这样说,如果人民币实现国际化,中国不仅可以减少因持有巨额外汇而引起的财富流失,还可以通过外国持有的人民币来为中国的国际收支融资,获取国际铸币税收入。三、机会成本减少近年来随着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持续不断的贸易顺差为中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时刻保有充足的对外清偿能力,这也使得持有外汇的机会成本增加。一方面,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对中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第二方面,大量外汇储备的存在意味着外国无偿占有了中国的资源,从而造成中国财富的流失,管理效率不高。如若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可用人民币直接购买国外资源,从而节省了外汇,减少国民财富流失,极大地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和流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币 国际化 利弊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