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 病句、排序.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 病句、排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 病句、排序.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四病句、排序浙江专用一、病句1辨析并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二、排序1正确地理解语段内容,在语段中正确地衔接上下文及运用句子排序组段。2在一段文字中为上下文衔接选填恰当的句子。3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4在语段中选填句子顺序正确的选项。考点一:病句一、常见病句八种类型1搭配不当(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如: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舞姿”不能和“回响在我耳边”搭配)(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如:农民工挣来的钱刚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3)
2、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有关官员对中国、韩国、印尼等国少部分羽毛球运动员消极比赛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如:秋天的武汉是美丽的季节。(因为“武汉”不是“季节”)(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应将“也”改为“就”)2成分残缺(1)缺主语。如:通过刻苦锻炼,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删去“通过”或“使”)(2)缺谓语。如: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删去“为”或在句末加“而奋斗”)(3)缺宾语
3、。如:王平同学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在句末加“的活动”)3重复累赘如: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去“具体”)4语序颠倒(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如:我国大豆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大豆的生产”应改为“生产的大豆”)(2)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如: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调至“热情”前,并删掉一个“的”)(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如: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如: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编钟。(应将“几千年前”调至“编钟”前,并在其后加“的”)(5)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4、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5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句式杂糅情况主要有以下四类:(1)表被动【结构】被(受)所。如: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改法】或说“深受群众喜爱”,或说“深为群众所喜爱”。(2)表原因【结构】原因是造成(引起、诱发、作怪);由于的结果;之所以的原因;“关键在/由于”与“决定性作用”“的原因(起因)”;“由诱发(所致)”。如: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改法】或删除“的主要原因”,或删除“由”和“诱发
5、的”。(3)表意图【结构】从为出发点;本着为原则。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改法】或说“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或说“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4)表构成【结构】成分是配制而成;分部分组成。如:止咳祛痰片是我厂里的新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改法】或说“成分是远志氯化铵等”,或说“它主要是由等配制而成”。6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2)主客颠倒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主体
6、是人,客体是物,正确的逻辑顺序应该是人对物不陌生)(3)否定不当如:司机要控制车速,以防止追尾事故不要再次发生。(“防止”的应该是“再次发生”,应该去掉“不要”)(4)强拉因果如: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所致)(5)前后失衡,缺乏照应如: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7表意不明(1)代词指代不明。如:小明追上小华,他约他去看电影。(“他”指代不明)(2)数目不确切。如:在美国,一只宠物进一次
7、“美容院”的花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三四倍的工资。(对工资没有界定,是每小时还是每天,每月或每年呢?)(3)范围不确定。如:李小玲是应届毕业生,浑身充满朝气。(对“应届毕业生”缺乏限制,不知是哪个学段的)(4)歧义句。如:桌上放着许多朋友送来的生日礼物。(是“许多朋友”,还是“许多礼物”?不明确,有歧义)(5)用词不当。如:大家都说他的批评又正确又尖刻。(把“尖刻”改为“尖锐”)8分类不当如:商店里摆满香蕉、梨、苹果、萝卜等许多水果。(“萝卜”属于蔬菜,不属于水果,应删去)二、病句辨析十二“看”1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缺少主语。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地
8、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掩盖主语的错误类型。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目的。如:通过这次诵读经典诗文比赛,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介词“通过”的误用掩盖了该句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2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并列等。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如: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很多。(语序有误,应先“阅读”再“讨论”)3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
9、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如: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上海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4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如:2016年我国多地出现儿童感染手足口病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目的是为了“防止这种病毒蔓延”,所以应删去“不再”)5发现句中有“对”“对于”“关于”,看它们是否混用或主
10、客体是否颠倒。如:北京近几年的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是非常清楚的。(主客颠倒,应改为“广大市民对北京近几年的变化是非常清楚的”或“北京近几年的变化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是非常清楚的”)6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如:班会课上,李明建议开展读书活动,王雷建议开展影评活动,我同意他的意见。(“他的意见”中“他”指的是“李明”还是“王雷”,没说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7发现数词和表约数的词连用时,看是否造成矛盾。如:日本磁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达”和“以上”矛盾,可以将“达”改为“在”,或者去掉“以上”)8
11、发现用“是”表判断的句子,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如:他的籍贯是湖北武汉人。(该句是判断句,主语是“籍贯”,宾语是“人”,搭配不当。可改为“他的籍贯是湖北武汉”或“他是湖北武汉人”)9发现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搭配出现时,看是否犯了不合逻辑的语病。缩小、减小、降低等词语同倍数搭配出现,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等。如:经过环保部门的大力整治,杭州市的空气污染指数降低了两倍。(“降低”不能和倍数连用,应将“两倍”改为“百分之五十”)10发现“不管”或“尽管”,看是否将两词误用。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
12、队员还是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后面的词语是不确定的,或选择性的,常常有“怎么”“多么”“还是”等词语;“尽管”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应将此句的“不管”改为“尽管”)11发现关联词,看是否出现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错位等语病。如:尽管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但中国人对于孙中山的生平故事,应该知道得特别清楚。(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尽管但”改为“因为所以”,表因果)12看到动词不放过。读到一个句子时,就应有意识地思考,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如:凉风习习,树枝摇曳,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13、(搭配不当,“月光、树影”不能发出“沙沙的声响”,可将“发出沙沙的声响”放在“月光”之前)考点二:排序句序就是众多句子的排列次序,这种次序必须符合内容表达的需要;排列句序指的是将次序混乱的句子重新调整,使之排列有序,语意贯通。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段意义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准做对这类题目呢?解题要领可概括为九个字:抓标志;理规律;探逻辑。1抓标志。主要是指抓语言上的标志。(1)时间转换标志,如:以前、现在、将来等;(2)空间转换标志,如: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3)逻辑转换标志,如:首先、其次、最后等。语言标志可谓多
14、种多样,需要我们在平时阅读中多加留心和积累。2理规律。就是要使语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如: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就可以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物质到意识再由意识到物质等为序进行排列。规律是隐含在文字表述中的,因此只有认真仔细地读懂语段所表达的意思,才能理出其内在的规律,排出正确的句序。3探逻辑。就是探明语序内在的逻辑性。逻辑就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思维的规律性。如:揭示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往往表现在其萌发、产生、发展、兴盛、衰微、消亡的过程。再如:揭示思维的规律性,往往表现在混沌、启蒙、发展、鼎盛、终极的过程。逻辑往往不像规律那样易理
15、清,它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感悟出其内在的逻辑规律,从而排出合理的句序。当然,题型多变,方法不拘,大致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解答:首先找出首尾句,其次根据语言外部信息,诸如首尾衔接语、指示代词、关联词语、逻辑联系等进行分群归类,最后综合审视,确定排列顺序。1(2016杭州)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专题四病句、排序 中考 语文 专题 复习 病句 排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