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ppt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第1 1课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FromfoodgatheringtofoodproductionFromfoodgatheringtofoodproduction 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生产关系的变化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目录课程程标准准约前约前20702070年年约约90009000年前年前907907年年前前35003500年年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两河流域产生文明唐朝灭亡、五代开始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从从食食物物
2、采采集集到到食食物物生生产产第一次社会分工畜牧和农业分离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产约约1 1万年前万年前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人类经济第一次革命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时空坐标时空坐标前前221221年年前前475475年年 中国进入战国时代铁器得到推广小农经济形成重农抑商思想出现统一封建王朝建立精耕细作农业开启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一)渔猎采集经济时期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从人类产生到距今约从人类产生到距今约1 1万年前)万年前)1.1.生产:生产:食物食物工具工具劳作方式劳作方式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木、骨、石等材料制作木、骨、石等材料制作采集和渔猎采集和
3、渔猎阶段特点:生产力水平低下;人被动从属于自然;蒙昧时代社会有了简单分工;女性地位较高。2.2.生活:生活:迁徙;用火取暖、烧烤;群居;迁徙;用火取暖、烧烤;群居;女性主导生活。女性主导生活。(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前提:大约一万年前,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二)原始农业的产生:距今约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北冰洋大欧洲东亚农作物:水稻、粟(小米)、大豆 家畜:猪、鸡、水牛北大美洲亚洲非西西亚农作物:小麦、大麦、豆类家畜:狗、绵羊、山羊、猪、牛东南亚农作
4、物:豆类、芋头、甘薯、柚子、香蕉、柑橘亚马孙河流域农作物:甘薯、花生西南西非农作物:甘薯、秋葵、黑豆太中美洲 农作物:玉米、豆类、胡椒、南瓜、番茄平洋洲印度洋大洋洲南美安第斯山脉农作物:马铃薯、玉米、豆类家畜:羊驼等美洋东非农作物:甜高粱家畜:牛、绵羊、山羊洲洋南极洲农作物、家畜传播大致方向洲界 原始农耕原始畜牧业东亚西亚中美洲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最早种植水稻7000年前,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小麦、大麦原产地9000年前饲养绵羊和山羊玉米、甘薯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表现)渔猎采集渔猎采集农耕畜牧农耕畜牧迁徙迁徙定居定居
5、女性地位高女性地位高男性地位高男性地位高人被动从属于自然人被动从属于自然人主动改造自然人主动改造自然蒙昧时代蒙昧时代文明时代文明时代(三)原始农业的产生的意义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人类变为食物生产者 改变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人口增长2、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迁徙定居)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铁等手工业劳动。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天文历法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4、推动生
6、产关系变化 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人类开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P3思考点: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由依赖、适应自然到利用、改造自然,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早期科学出现。食物结构的变化:除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外,人类开始食用自己生产的食物;生产方式的变化:由采集狩猎变为农业生产;社会组织的变化: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早期城市产生;经济形态的变化:分工出现,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生产关系的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大约大约从公元前从公元前40004000年起年起,非洲的
7、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灌溉农业发达灌溉农业发达,成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这说明成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这说明()A A.农业起源中心的农业起源中心的多元性多元性B B.农业的起源具有农业的起源具有一致性一致性C C.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相同相同D D.原始农业历史悠久原始农业历史悠久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材料说明农业起源有多个中心:材料说明农业起源有多个中心,结合所学可知结合所学可知,这些中这些中心各具特色心各具特色,即具有多元性即具有多
8、元性,故故A A项正确。项正确。【实战演练】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统一性:统一性:分布分布在利于灌溉的河谷地带或靠近水源地区,在利于灌溉的河谷地带或靠近水源地区,灌溉农业。灌溉农业。建立了建立了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政治权威和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税收,通过税收或贡赋将社会剩余产品集中再分配或贡赋将社会剩余产品集中再分配致力于致力于保障周边地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保障周边地区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常,常常通过对外扩张扩大势力范围常通过对外扩张扩大势力范围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阶层的分化:统治精英,普通民众和奴:统治精英,普通民众和奴隶。下层阶级的人成为主要耕种者,为建设隶。下层阶级的人成为主要耕种者,为建设
9、大型工程(水利灌溉、道路、神庙宫殿、金大型工程(水利灌溉、道路、神庙宫殿、金字塔和城墙)提供劳动力字塔和城墙)提供劳动力创造成熟的创造成熟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文字体系、天文观测(文字体系、天文观测等)等)多样性:形成三大谷类植物区(东亚东南亚稻米区;美洲玉米区;欧洲、中东、中亚及中国黄河流域的小麦区)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精耕细作与休闲农耕制)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主谷式农业与谷草式农业)食物结构的差异土地经营方式的差异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概况: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
10、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社会生活:古巴比伦王国古埃及 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共同特征:都位于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农业生产小农经济国家政策水利工程生产分布(2)古代中国食物生产:社会生活: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