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一轮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之以景结情 学案.docx
《高考语文古诗词一轮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之以景结情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诗词一轮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之以景结情 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古诗词一轮复习备考:表现手法之以景结情手法解析: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常用技巧,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它是指用景物来传达、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往往是在诗歌的议论或抒情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寻味。王昌龄的两首从军行的结尾方法。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前一首从独坐思家、吹笛寄怨写起,最后在本位收住,直抒相思之情。后一首从琵琶弹奏新曲写起,抒发不堪忍受的离别之情,最后以“高高秋月照长城”的
2、画面来透露情思。相比较而言,后一首在结尾处该言情而不言情,反述眼前所见景物,使全诗空灵含蓄,获得了言外传情的艺术效果。所以沈义父指出:“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再如钱起的湘灵鼓瑟诗: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杏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是一首试帖诗,表现湘灵女优美动听的瑟曲之声。起首二句以总赞点题。中间四韵八句通过楚客怀怨、金石感泣、白芷吐芬、湘水生悲等描绘,极力表现曲声之神奇动人的力量。随后诗人从瑟声转到鼓瑟之人,但是“曲终人不见”,诗人的心中不禁充溢了凄迷怅惘之情。结尾处,诗
3、人没有把这一感情倾吐出来,而是用“江上数峰青”截住,把情渗透到景中,让读者在这幅时空无限的画面寻绎绵绵的情思。李益的春夜闻笛诗: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此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思归之作。起句写闻笛,初春之夜,寒气犹存,那一阵阵的笛声,在谪贬的诗人听来像是家乡亲人的呼唤,于是禁不住泪湿衣裳。后二句诗人虚拟大雁北飞的情景,传达出自己不能如雁一样返回故乡的怨望与惆怅。这一宕笔,不言当下云何而当下意境可想,既避免了前幅实义已尽而继续申说的累赘,又深化了诗人的感情,扩大了读者的想象和增加了全诗的韵味。课文中我们学过不少这样的诗词:如周邦彦词苏幕遮的结尾:“五月渔郎相忆
4、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小楫”二句,写梦中与小伙伴们驾着小舟,进入荷花塘深处的情景。以景结情,既展现了生动的景物画面,又把浓郁的诗情融入画中,并宕出远神,给予读者丰富的美感和无穷的回味。又如李白的送友人以“萧萧班马鸣”作结,用两匹马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烘托出诗人的缱绻情谊。苏轼的江城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些诗歌的结句都用了以景结情的艺术技巧,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高考真题2005年重庆市高考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
5、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2006年上海春考卷喜迁莺端午泛湖:“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回答:画线句的描写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这样的写法好在哪里?画线句从全词的位置上看,在结尾处,且是描写,属于典型的“以景结情”的写法;从题干的提示语“与前面的热闹场景截然不同”得知是“寂静”的
6、场面,自然是“动静对比”。如果不知道“以景结情”的表达技巧,此题的回答就不完整。表达效果: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例题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寒食寄京师诸弟唐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问:试分析这首诗结尾一句在表情达意上的特色?答:端着酒杯赏花,想起长安诸弟,杜陵到了寒食,该是芳草青青。结尾一句,把诗笔宕开,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进一步托出了“想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远。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人与地的双重怀念交相触
7、发、融合为一体。2、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即事夏完淳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注)夏完淳: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最后一句。【答案】“一片月临城”写的是诗人抬头看见明月已经爬上城头,月色凄凉,照着大地。作者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写惨淡的月色笼罩城池,营造了寂静悲凉的气氛,表达了深沉的亡国破家之痛。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问:这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答案:夜已很深,诗人惊坐床
8、上,只听见风雨扑窗的声音,诗人以景结情,融情于景,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恰为一,情调悲怆,作者那惋惜、愤懑、悲痛相互交织的情感,全都蕴含于景语之中.答题思路: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分析诗句内容明确手法,并进行解析,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分析其表达效果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赤壁杜痒(明)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乌满烟芜。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杜庠:号西
9、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铜雀即铜雀台,铜雀台位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两南,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水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8两首诗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9两首诗的尾句历来为人称道,写法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6分)【答案】:8.杜庠诗为律诗,而杜牧诗为绝句(1分)杜庠的诗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
10、运多舛等伤感情绪(2分)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军事才能的推崇,或借史实一吐心中的不平之气。(2分)9杜庠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荒岛上满目荒芜、鸥鸟乱飞,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3分)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二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这种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3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赠筝妓伍卿李远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
11、纱到伍卿。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湘灵鼓瑟钱起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注】轻轻、伍卿:均为不见于载籍的弹筝高手。十三声:唐宋时古筝有十三根弦。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云和:出产乐器之地。14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人论绝句的含蓄艺术,有“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一法,李诗用“玉腕红纱”来写弹奏者正有此妙。B钱诗“冯夷”和“楚客”均能理解湘灵的哀伤,前
12、者听后情不自禁起舞,后者悲从中来,不忍卒闻。C钱诗结构首尾圆合,全诗从湘水女神出现开始写起,以湘水女神消失告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D两首诗都让我们感受到演奏者的形象,李诗中的伍卿美丽动人,钱诗中的湘灵对爱情忠贞不渝。15两首诗均以描写音乐见长,请结合诗句分析它们描写音乐方式的异同。(6分)【答案】: 14B(一个“空“字可见冯夷并不理解湘灵的哀怨。) 15共同点:都运用侧面描写。李诗“满筵座客“听后不语,运用座客反应来描写音乐的哀婉之感;钱诗中楚客“不堪“听,以此反应描写音乐效果之悲苦。(2分)不同点:李诗尾句运用比喻(类比),把哀婉的筝音比成是行雁的哀鸣,形象生动写出音乐的哀戚动人。(2分
13、)(答以形写声亦可)钱诗运用想象,想象瑟声感动金石,传声苍穹,感动了寄身山间的舜帝之灵,让山上的白芷吐出芬芳,描写出了一个神奇虚幻的世界,传递出音乐的悲伤感人。(或:钱诗在乐曲的高潮处戛然而止,由虚转实,以景结情,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达到余音袅袅的艺术效果。)(2分)(不同点处,各写出一个手法并加以分析,即可各得2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注:沅湘:沅水、湘水。7.第一句即景起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做分析。8.三、四两句运用了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了怎样的情景?【答案】7.这一句即景起兴,采用了比喻的修辞
14、手法。把屈原的.幽怨比作浩浩深沉的沅湘流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屈原幽怨之深重,表达了诗人对屈原遭遇的无限同情与之愤慨。8.运用了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描写三闾庙四周萧瑟凄凉的情景:日暮时分,秋风萧瑟,枫林摇落,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感慨不已,哀怨不尽的凭吊之情。情蓄景中,给人无限想象。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本诗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时写的。幢幢(chung chung):昏暗、摇曳的样子。1、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移情入景,以悲凉的心境观景,诗人笔下无焰的“残灯
15、”、摇曳不定的“灯影”都流露出诗人的悲伤之情。B、诗中“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语,是传神之笔,只以神态描写就尽显诗人听闻友人遭贬谪后的震惊之情。C、乐天在读了此诗后曾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可见其诗有很强的艺术魅力。D、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2、全诗以景结语,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最后一句诗的妙处。(4分)答案:1、(3分)B(诗句不仅有神态“惊”的描写,更主要是动作“坐起”的描写,动作描写深化了震惊的情感,“只”“尽显”表述不当。)2、(4分)诗人借暗风寒雨渲染悲凉气氛,将自己的惋惜、愤懑、痛心等诸多情感融于景语之中,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16、(联系全诗内容1分,景物描写与情感关系2分,语言表达1分)5、作者用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手法,把听说白居易遭贬后的悲凉、凄苦的情感寄寓在凄凉冷清的景物之中,抒情更含蓄;(或“用凄凉冷清的景物含蓄地表达了(渲染烘托了)得知白居易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凄苦”)(手法1分;景物特点、情感分析1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满庭芳碧水惊秋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8.词作的景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