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社会生活史(第三章饮食第四章服饰).ppt
《夏商社会生活史(第三章饮食第四章服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商社会生活史(第三章饮食第四章服饰).ppt(3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夏商社会生活史夏商社会生活史第三章第三章夏商人的饮食夏商人的饮食n一、授课题目:夏商人的饮食。一、授课题目:夏商人的饮食。n二、教学目的:了解夏商人的饮食状况,并理二、教学目的:了解夏商人的饮食状况,并理解从饮食这一最为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所反映解从饮食这一最为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政治的某些情况。出来的当时社会政治的某些情况。n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夏商人之炊具、餐具,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夏商人之炊具、餐具,以及有关饮食方面的礼仪。以及有关饮食方面的礼仪。n四、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四、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n五、教学内容:五、教学内容:n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条
2、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件之一。古人明确说过:古人明确说过:“食者,万物之始,食者,万物之始,人之所本者也。人之所本者也。”1n饮食往往在总体上成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饮食往往在总体上成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动态直观和人们消费生活水平高低的社会经济动态直观和人们消费生活水平高低的表征。另外,饮食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表征。另外,饮食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早在夏商时代,已经与政治观念和等级制象,早在夏商时代,已经与政治观念和等级制度结合在一起,在维持温饱的生理需要的基础度结合在一起,在维持温饱的生理需要的基础上,统治阶级的上,统治阶级的“食政食政”意识已经
3、出现。意识已经出现。n1 尚书大传。又淮南子主术训:“食者,民之本也。”n夏商时代的饮食,已经具有夏商时代的饮食,已经具有“明贵贱,辨等列明贵贱,辨等列”的显而易见的的显而易见的“礼政礼政”之内容。之内容。所谓所谓“夫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之初,始诸饮食”,1“以饮食之礼,亲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宗族兄弟”,2等等。等等。n总之,严阶级之别,序等级之分,协调统治集总之,严阶级之别,序等级之分,协调统治集团之人际关系,重视人伦教化,是夏商时代饮团之人际关系,重视人伦教化,是夏商时代饮食的食的“食礼食礼”和和“食政食政”的中心内容。的中心内容。n1 礼记礼运。n2 周礼春官大宗伯。n由于存在着地域经
4、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存在着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或其他种种自然的及人为的原因,夏商或其他种种自然的及人为的原因,夏商社会的饮食现象的特征不容易把握,但社会的饮食现象的特征不容易把握,但“寓礼于食寓礼于食”和和“食以体政食以体政”,则是普,则是普遍的两大特征。遍的两大特征。n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演进脉络,在夏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演进脉络,在夏商时期已经定下了基调。时期已经定下了基调。第一节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饮食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饮食n一、人类开始火食一、人类开始火食n人类早期,生活十分艰辛,古代文献中有记载:人类早期,生活十分艰辛,古代文献中有记载:n昔者,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
5、兽之肉,饮,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其血,茹其毛。1n太古之人,饮露食草木实,圣人为火食号燧人。太古之人,饮露食草木实,圣人为火食号燧人。2n这是追想人类在没有学会这是追想人类在没有学会“火食火食”以前,只能靠采集以前,只能靠采集自然界的植物野果,捕捞水产,猎取禽兽,生吞活剥自然界的植物野果,捕捞水产,猎取禽兽,生吞活剥以维持生存。以维持生存。n1礼记礼记礼运。礼运。n2公孙尼子。公孙尼子。n考古人类学揭示,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从人与土地考古人类学揭示,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从人与土地的关系而言,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山林的关系而言,大致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
6、山林时期,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人类以山林采集和狩猎时期,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人类以山林采集和狩猎为生;第二阶段为山前时期,属于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为生;第二阶段为山前时期,属于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时期,是从高级采集经济向农业文化迈进的萌芽时是从高级采集经济向农业文化迈进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河谷阶地时期,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期;第三阶段为河谷阶地时期,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并行发展时期,出现了大的氏族部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并行发展时期,出现了大的氏族部落组织。落组织。1n1 参见石兴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体系及其有关问题,亚洲文明论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n“茹毛饮血
7、茹毛饮血”大致反映了人类在第一阶段的饮食生活大致反映了人类在第一阶段的饮食生活状况。由于长时期的生存经验和积累,在这一阶段的状况。由于长时期的生存经验和积累,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人类逐渐知道了使用火的方法。距今约中后期,人类逐渐知道了使用火的方法。距今约70万年至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猿人,万年的北京猿人,已经能够自觉用火和已经能够自觉用火和火食。火食。1当时是从天然火中取得火种。约在旧石器当时是从天然火中取得火种。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取火方法发明,以钻木取火最为普遍。时代晚期,人工取火方法发明,以钻木取火最为普遍。n取火方法的发明,使原始先民首先取得了一种支配自取火方法的发明,使原始先民首
8、先取得了一种支配自然界的能力,在人类进化史上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以然界的能力,在人类进化史上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以火熟食,导致了原始先民饮食生活的根本性改观。火熟食,导致了原始先民饮食生活的根本性改观。1 贾兰坡,黄慰文,卫奇:三十六年来的中国旧石器考古,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二、饮食的多样性二、饮食的多样性n中国幅员辽阔,在史前时期,东部季风中国幅员辽阔,在史前时期,东部季风区呈现森林草原景观,西北干旱区则为区呈现森林草原景观,西北干旱区则为草原荒漠景观。草原荒漠景观。n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史前时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史前时期不同的区域经济类型和多元性的饮食形不同的
9、区域经济类型和多元性的饮食形态。态。n在黄河中游中原地区,属于旱地农业经在黄河中游中原地区,属于旱地农业经济区。济区。n这里新石器文化早期的代表,可以追溯这里新石器文化早期的代表,可以追溯到到8000年前后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年前后的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化。n前者遗址有前者遗址有50多处,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东多处,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东部边缘与黄淮大平原过渡地带,原始农业在当部边缘与黄淮大平原过渡地带,原始农业在当地的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栽培作物是地的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栽培作物是粟(小米),但采集、狩猎和捕捞生产仍然占粟(小米),但采集、狩猎和捕捞生产仍然占有一定比例,还出现了家
10、畜饲养业和制陶业。有一定比例,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和制陶业。n后者发现于河北武安县南磁山,后者发现于河北武安县南磁山,有发达的农有发达的农业,一定比例的渔猎经济,并且饲养猪、狗、业,一定比例的渔猎经济,并且饲养猪、狗、牛、鸡等禽畜。牛、鸡等禽畜。n距今距今7000年到年到4000年的新石器文化中年的新石器文化中晚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中原地区晚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两种代表性文化,分布范围先后出现的两种代表性文化,分布范围大体相同,大体相同,以河南、以河南、陕西、陕西、晋南为中晋南为中心,心,西达甘肃,西达甘肃,东至鲁西,东至鲁西,北及内蒙北及内蒙古,古,南到汉水流域。南到
11、汉水流域。n在这前后约在这前后约3000年的时间内,本地区先年的时间内,本地区先民全面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民全面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n在这一阶段的原始氏族公社内,储藏粮在这一阶段的原始氏族公社内,储藏粮食的窖穴屡见不鲜。食的窖穴屡见不鲜。1如西安半坡氏如西安半坡氏族公社遗址出土有成罐的粟类作物及罐族公社遗址出土有成罐的粟类作物及罐装菜籽。装菜籽。2陕西临潼姜寨部落遗址出陕西临潼姜寨部落遗址出土有整罐的黍类作物(即糜子)。土有整罐的黍类作物(即糜子)。3 n1 杜葆仁:我国粮仓的起源和发展,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n2 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第124
12、页。n3 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43页。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n以上考古发现都说明,以上考古发现都说明,至少从仰韶文化时期至少从仰韶文化时期开始,人类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除此之开始,人类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除此之外,尚有小麦、大麦和高粱等。各地人类的主外,尚有小麦、大麦和高粱等。各地人类的主食并不雷同,有的还种植蔬菜。食并不雷同,有的还种植蔬菜。n而上述半坡和姜寨两处遗址都发现有饲养家畜而上述半坡和姜寨两处遗址都发现有饲养家畜的围栏,可见家畜饲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补充的围栏,可见家畜饲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补充手段,手段,而渔猎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十分次要而渔
13、猎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十分次要的。的。半坡遗址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鱼钩n在华北沿海区,在华北沿海区,以山东为中心,以山东为中心,北达辽东半北达辽东半岛,岛,南及苏皖北部,南及苏皖北部,包括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包括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是古代旱地农业经济区的又一重要中心。区,是古代旱地农业经济区的又一重要中心。n北辛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典型龙山文化,化,是本地区先后出现的三种新石器时代代是本地区先后出现的三种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其年代与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表性文化,其年代与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体相当。龙山文化大体相当。1 1 参见吴汝祚:试论北辛文化兼论大
14、汶口文化的渊源;苏秉琦:山东史前考古。均见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版。n自北辛文化时期开始,本地区先民就已自北辛文化时期开始,本地区先民就已经进入定居农业生活阶段。经进入定居农业生活阶段。n粟是本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家畜饲粟是本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家畜饲养业比中原地区要发达一些,养业比中原地区要发达一些,品种有品种有猪、狗、牛、羊,个别地方还驯养马和猪、狗、牛、羊,个别地方还驯养马和鸡。渔猎业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远远高鸡。渔猎业在经济生活中的比重远远高于中原地区。于中原地区。n从东北到西南环绕中原大地的半月型地带之内,从东北到西南环绕中原大地的半月型地带之内,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则
15、一直是畜牧或半农半牧经济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则一直是畜牧或半农半牧经济文化区。文化区。1n文献中有记载文献中有记载:“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水草放牧,居无常处。”2“人食畜肉,饮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3说明了这一地带之内人类传统的经济活动和饮食说明了这一地带之内人类传统的经济活动和饮食习惯。习惯。n1 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n2 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n3 史记匈奴列传。n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是上古时代稻作农长江中下游广
16、大地区是上古时代稻作农业经济文化区。距今业经济文化区。距今7000年至年至4000年年前后,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先后前后,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先后有大溪文化有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石家河文化。文化。n从出土粮食作物可知,本地区先民以稻从出土粮食作物可知,本地区先民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来源,另外家畜饲养和渔米为主要食物来源,另外家畜饲养和渔猎生产也相当发达。猎生产也相当发达。n与此同时,长江下游太湖平原和杭州湾与此同时,长江下游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地区,先后主要有河姆渡文化、先后主要有河姆渡文化、马家马家浜浜崧泽崧泽良渚文化。良渚文化。n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而采集、家畜饲养农作物
17、以水稻为主,而采集、家畜饲养及渔猎捕捞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一定的及渔猎捕捞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比重。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n总之,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决总之,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经济类型的多元性定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经济类型的多元性和饮食文化的地区性差异。和饮食文化的地区性差异。n其中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和华北沿海其中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和华北沿海区近内陆地带,旱作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区近内陆地带,旱作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嗣后夏商社会生活的展开,准备展,为嗣后夏商社会生活的展开,准备了充分的先期条件。了充分的先期
18、条件。n北方地区的游牧经济和南部及东南部地区的稻北方地区的游牧经济和南部及东南部地区的稻作农业经济,又给处于中原的夏商的饮食生活作农业经济,又给处于中原的夏商的饮食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原地区对周边地区也同样增添了新的内容。中原地区对周边地区也同样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起到内在的借鉴或同化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起到内在的借鉴或同化作用,这是夏商时代饮食动向的主要特征。作用,这是夏商时代饮食动向的主要特征。n另外,当时社会财富向权力倾斜和聚焦,内外另外,当时社会财富向权力倾斜和聚焦,内外政治关系错综复杂,在饮食中所加入的意识和政治关系错综复杂,在饮食中所加入的意识和观念的时代内涵是复杂多变的。观念的
19、时代内涵是复杂多变的。第二节第二节夏商人的食粮夏商人的食粮n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在史前相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在史前相当早的时期,人类已经进入定居农业生当早的时期,人类已经进入定居农业生活阶段。活阶段。n农作物主要有粟、黍、小麦、大麦、高农作物主要有粟、黍、小麦、大麦、高粱,极个别地区还种植水稻。人们生活粱,极个别地区还种植水稻。人们生活中的食用粮就来自于这些谷类作物,是中的食用粮就来自于这些谷类作物,是当时人们的主食。当时人们的主食。n夏商两代人的食粮品种,基本上承自史夏商两代人的食粮品种,基本上承自史前,这可以从考古发现中得到证明。前,这可以从考古发现中得到证明。n当时山西南部是
20、夏王朝重要统治区,襄当时山西南部是夏王朝重要统治区,襄汾陶寺遗址出土墓葬中人骨经过测定数汾陶寺遗址出土墓葬中人骨经过测定数据表明,约在公元前据表明,约在公元前2085年左右,属年左右,属于夏纪年范围之内,当地居民以粟为主于夏纪年范围之内,当地居民以粟为主食。食。1n1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第12期。陶寺遗址陶寺遗址陶寺遗址陶寺遗址n大体说来,中原地区的夏人,其主食以大体说来,中原地区的夏人,其主食以粟类谷物为主,去皮之后即今所称之小粟类谷物为主,去皮之后即今所称之小米。米。n位于夏王朝东南地区的一些方国,则有位于夏王朝东南地区的一些方国,则有以稻米为主食的。以稻米为主食
21、的。n商代对于谷类作物的推广种植,已经大大超过商代对于谷类作物的推广种植,已经大大超过了夏代,其食粮品种也比较多。从考古发现上了夏代,其食粮品种也比较多。从考古发现上看,河北藁城台西、河北邢台曹演庄等商代遗看,河北藁城台西、河北邢台曹演庄等商代遗址曾经出土有炭化黍,址曾经出土有炭化黍,1河南安阳殷墟曾出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粟类,土过粟类,2郑州商城遗址曾发现稻壳遗郑州商城遗址曾发现稻壳遗存。存。3可知商人的食粮品种并不单一,可知商人的食粮品种并不单一,有多有多元性的特点。元性的特点。n1唐云明:河北商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 1982年第1期。n2 殷墟发掘报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
22、1987年版,第278页。n3 许顺湛:灿烂的郑州商代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7页;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n在商代的某些方国,在商代的某些方国,食粮也不限于粟、食粮也不限于粟、黍、麦、稻之类。黍、麦、稻之类。n如陕西长武县泾河流域碾子坡遗址,出如陕西长武县泾河流域碾子坡遗址,出土有未去皮的高粱。据说这里为周人后土有未去皮的高粱。据说这里为周人后稷稷(即弃)(即弃)所处时期,所处时期,周族先人当时周族先人当时可能以高粱为主食。可能以高粱为主食。n总之,商人五大粒食品种是:粟(亦称总之,商人五大粒食品种是:粟(亦称禾、稷)、黍、麦、稻、高粱。由
23、于商禾、稷)、黍、麦、稻、高粱。由于商代存在着阶级和等级之分,当时之谷物代存在着阶级和等级之分,当时之谷物也有贵重食粮和贱食之区别。也有贵重食粮和贱食之区别。n粟(禾)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中原粟(禾)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中原地区最常见的主要谷物,在甲骨文中禾地区最常见的主要谷物,在甲骨文中禾字又被引申为一切谷物的通称,应当是字又被引申为一切谷物的通称,应当是一般平民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用粮。一般平民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用粮。n麦、稻、高粱在商代的种植量不多。麦、稻、高粱在商代的种植量不多。n例如,在卜辞中有记载,例如,在卜辞中有记载,“月一正,曰食麦月一正,曰食麦”,说明麦是新年时的特殊食物,因为
24、麦是越年,说明麦是新年时的特殊食物,因为麦是越年生作物,占地约生作物,占地约8个月才能成熟,在商代种植个月才能成熟,在商代种植技术不高,收获量不会丰富。技术不高,收获量不会丰富。n稻是水生作物,商代重心在北方,可以适合于稻是水生作物,商代重心在北方,可以适合于种稻的水田不多,种植量也有限。种稻的水田不多,种植量也有限。n在当时,黍既是产量很大的作物,同时又是贵在当时,黍既是产量很大的作物,同时又是贵重食粮,主要为统治阶级所享用,一般平民平重食粮,主要为统治阶级所享用,一般平民平时很难吃到。时很难吃到。n据据诗诗周颂周颂良耜良耜云:云:“或来瞻女,载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饷伊黍。筐及筥,其饷伊黍
25、。”孔疏:孔疏:“少牢、少牢、特牲大夫、士之祭礼,食有黍,明黍是贵特牲大夫、士之祭礼,食有黍,明黍是贵也。玉藻云,子卯稷食菜羹,为忌日贬而也。玉藻云,子卯稷食菜羹,为忌日贬而用稷,是为贱也,贱者当食稷(即粟)耳。用稷,是为贱也,贱者当食稷(即粟)耳。”另外,另外,对于死者饭含之礼,按照周礼,天子饭对于死者饭含之礼,按照周礼,天子饭黍,诸侯饭粱,大夫饭稷。可见贵黍而贱粟,黍,诸侯饭粱,大夫饭稷。可见贵黍而贱粟,在周代还是如此。在周代还是如此。n因此,在商代,稻限于自然条件而未能因此,在商代,稻限于自然条件而未能推广,高粱之种植也很有限,考古发现推广,高粱之种植也很有限,考古发现主要是周族先人的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社 生活史 第三 饮食 第四 服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