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23年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基础教育及其培养目标的根本特性是(基础性)2、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主要是系统地接受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这是学生学习特点是(间接性)3、我国传统课程管理采用的三大模块是(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4、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管理的政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5、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6、初中课程结构是(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9、课程不是教学的(权威)10、校本研究的主体(教师)1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
2、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12、学科教学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1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4、教学关系是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一统一实质是(师生交往)15、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16、新课程主张课堂上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一)活动时间17、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确立教育目的)18、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阅读、合作、行动研究)19、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针对性)2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2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实施素质教学的核心点,也是我们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22、在新课程改
3、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23、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保证和核心要求是确立正确的(学生观)24、教育的根本功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25、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必然)2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27、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28、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29、课程管理体制上的三种基本模式是(国家,地方,校本)30、新课程认为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材)31、新课程认为最重要的的课程资源(教材
4、)32、课程的评价目的是(发展)33、本次课改提出的具体目标是(6)项34、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35、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36、解决综合课教师尽快适应实验教学的极好的方法(交叉备课)37、多元智力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基础之一,其提出者是(加德纳)38、教师作为研究者是(斯腾豪斯)39、现代学生的基本观点(发展人,自由人,教育活动主体)40、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41、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三个层面上展开42、指出哪一组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感受、参加、养
5、成)43、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实践能力)54、教材编定,教学,评估和考试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44、我国教育目的理念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5、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是指(培养目标)46、新课程结构上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47、课程标准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48、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49、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自由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50、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
6、、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二、选择题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B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
7、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4、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D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8、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 D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自由的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A. B. C. D. 9、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C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10、
8、下列哪种情况下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承担责任( D )A.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B.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之学校的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戒、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D.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环境意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 B. C. D. 12、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9、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1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 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D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5、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16、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 A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17、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
10、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D.情境陶冶式18、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1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2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2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11、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22、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 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政府的支持2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2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 C )A.学生B.教材C.教师D.校长2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26、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12、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C )的整体提高。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27、( A )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28、阅读是学生的( A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29、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 B )、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30、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A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31、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 A )A.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B.培养全面发展
13、的人与创造性人才32、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 C )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A.因材施教; B.实践与思考; C.民主化; D.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33、( B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34、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B )A.建构主义理论; 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C.多元智能理论;35、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C )A.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B.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C.
14、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36、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A )A.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B.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C.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37、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 A )等教学方法。A.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B.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C.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38、( A )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A.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39、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
15、四大要素是( B )A.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C.自主、合作、探究、记忆;40、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 A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A. B. C. 41、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师 学历 远程 培训 考试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