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高中数学课程衔接的教学建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初高中数学课程衔接的教学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高中数学课程衔接的教学建议.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初、高中数学课程衔接的教学建议我市普通高中从2006年开始进入新课程实验,高中数学使用人教B版新教材,进行国家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学。新教材融进了近代、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了传统高中数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材明显变厚,而高中新课程的课时数又减少了;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为了更好的按照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特提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建议如下:一、产生衔接教学的原因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不同,初中学生通常指的是少年期,也就是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期,这
2、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变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相互交错的时期;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有意识记忆虽然占主导地位,但识记的目的性还比较被动,年级越高,意义识记的成分越高,机械识记的成分相对减少,对词的抽象记忆能力有较快发展,但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识记仍高于抽象材料,因此直观教学仍占重要地位。高中生通常指青年初期,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的时期;高中生的认知发展也逐渐趋向成熟和稳定,逐渐丰富和深刻。高中生的感知能力有了更大的发展,虽然还存在不细致,精确性不够等缺点,但感知更有了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高中生的注意力发展一般已达到成人水
3、平,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有较大发展。高中生的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理论思维开始形成,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代替了经验型思维。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是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申,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和升华。在学习方法上、自学能力上、思维习惯上,都对高中学生有了较高的要求。高一学生昨天还是初中生,今天就是高中生;知识昨天是初中教材,比较容易、简单,高一一开学,就是高中教材,变得抽象难懂。台阶太高,缺少一个缓冲过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是普及教育,初中课程标准 在某些知识点的要求只是最为一般的要求,与高中阶段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高中阶段又
4、缺少针对初中这些知识点与高中阶段的要求的衔接准备的课时存在。由于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课程标准要求不同,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和严格的论证推理。又由于多数高中老师是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多数刚带完高三,突然的对象变化使他们在教学时有意或无意间要求偏高。因此形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较大反差,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进入高中后,很多学生很快就表现出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不适应,而我市的绝大多数学生初中毕业后将继续升入普通高中继续学习,因此根据这种要求的差异和高中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变化及改革,考虑到对初、高中数学教学
5、的衔接问题进行必要的过渡准备课时对多数普高的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做用。二、实施衔接教学的建议1.原则:课时的增加依据高中课程标准与初中课程标准 的要求,只考虑与普高必修模块的衔接,选修部分的内容不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2.目标:在初高中数学教学五个差异较大的方面进行衔接过渡:初高中数学教学的五个差异:心理认知的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教学方式的差异3.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自学的习惯记数学日记的习惯课后总结、归纳的习惯多质疑、勤思考的习惯(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加强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联想转化能力。把一
6、个复杂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形成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拓宽吸收知识的途经,培养授人以渔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处理教学内容时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定义、概念之间的类比,逐步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深刻性;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对比学习;对公式、定理各字母的含义、适用范围、特例等作补充说明等来帮助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亲身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初 高中 数学课程 衔接 教学 建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