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范文:四十年农信记忆里的“变”与“不变”.docx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范文:四十年农信记忆里的“变”与“不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范文:四十年农信记忆里的“变”与“不变”.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0 周年征文范文:四十年农信记忆里的周年征文范文:四十年农信记忆里的“变变”与与“不变不变”四十年的农信岁月,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农信人的使命和担当却能代代传承。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四十年来,农信人始终扎根乡村沃土,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诚换来万家欢笑。四十年后,一代又一代农信人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传承“服务三农”的使命,谱写新时代的壮丽诗篇。我作为农信一名退休员工,幸运地见证了农信四十年的光辉历程,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珍贵回忆。工作环境在变服务“三农”初心不变1961 年 8 月,我在山东德州平原县三唐公社信用社任会计。从那时起,我与农信结下不解之缘。改革开放前,三唐
2、公社信用社办公条件比较简陋,不像现在有营业大厅、取款机,当时的营业室是两间小土房子,木制的办公桌坑坑洼洼,款箱是木头箱子外加一把锁,连电话、自行车都没有,下乡做业务全靠两条腿和一个挎包,包里装着算盘、单据,走到哪里随时可以办理业务, “挎包银行”便是那时候兴起来的。有时候工作忙起来,我们就经常在村里吃住,为了获得村民的支持,我身兼炊事员、通讯员、电话员、统计员数职。村民有什么事,招呼一声,我就去帮忙,时间一长,感情就处出来了。那时通讯落后,公社只要召开会议,我都是跑着到各村送信,有很多需要上报统计的数字,我就负责把各村的生产进度统计好,一日三餐我还负责给大家做饭。工作的确很多也很累,但心里却很
3、快乐,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改革开放后,农信社的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土房到瓦房再到楼房,有了职工餐厅、宿舍,相继开通了电话、亮起了电灯,交通工具也从两条腿变成了自行车、摩托车。虽然环境好了,但我们对村民的感情没有变,服务“三农”的本质没有变。业务功能在变“挎包精神”本质不变当时的业务,主要还是储蓄和贷款,储蓄主要靠自己去村里挨家挨户的走访。1965 年 9 月,省委“四清”工作队(清思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驻村,大村 10 多人,小村 3、4 人,有省市机关的、部队的、县乡的,也有村里的积极分子,他们在这工作近1 年的时间。这期间,我主动和他们联系,他们带来的粮票和钱暂时用不着的
4、,不管 10 块 8 块、5 毛 6 毛的,我都建议他们存到信用社,什么时候用,我就随时给他们送去,这一做法很受工作队的欢迎,吸收了不少存款。当时贷款主体是村级、生产队,在支持农业生产上,还是代理银行的业务。春季,人行将贷款指标分到各公社营业所,然后再分到片。指标下来后,我就到管辖的村找村干部,按照生产小队需要的贷款额分给小队。贷款时并不付给他们现金,而是写个借据就行,他们拿着借据到供销社购买,供销社凭借据到信用社结算。为帮助贫下中农的生产生活,当遇到贷款指标不够用时,我们总是想千方百计地进行保障。所以,我们的员工无论到哪都受欢迎,彼此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在村里与村民都是称兄道弟,不太忙时就进
5、门在坑上一坐和他们拉拉家常,了解资金需求,村民真是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后来我想,这种与村民间鱼水交融的关系,才是“挎包精神”的本质。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我们营业网点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业务品种变得多种多样,客户多样的金融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但与客户心贴心的交流并没有减少, “挎包精神”仍在延续,历久弥新,农信始终站在支农的前沿阵地。资金实力在变脱贫攻坚使命不变改革开放 40 年来,农信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78 年,全县存款余额只有 106 万元;1988 年,首次突破 1 亿大关;1998 年,存款突破 5 亿元;2008 年,存款余额突破 30 亿元;2018 年,存款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40 周年 征文 范文 十年 记忆 不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