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氨课件 新人教必修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氨课件 新人教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1课时)氨课件 新人教必修1.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节第四节氨氨硝酸硝酸硫酸硫酸2021/8/8 星期日1第1课时氨2021/8/8 星期日22021/8/8 星期日3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一、氮的固定 二、氨的性质1.物理性质2021/8/8 星期日4自主阅读自主检测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呈弱碱性。3.用途(1)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的原料。(2)作制冷剂。2021/8/8 星期日5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三、铵盐1.铵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2.物理性质都是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3.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2021/8/8 星期日6自主阅读自主检测2021/8/8 星期日7自主阅读自主检测四、氨的实验室制法 20
2、21/8/8 星期日8自主阅读自主检测1.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解析: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从N元素的价态变化来看是0价变为正价或0价变为负价。B项由化合态氮变为化合态氮,不是氮的固定。答案:B2021/8/8 星期日9自主阅读自主检测2.下列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NO2B.氨水呈碱性C.氨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答案:B2021/8/8 星期日10自主阅读自主检测3.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铵盐易溶于水铵盐中氮元素均为-3价铵盐受热易分解铵盐只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使用A.B.C.D.解析
3、: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晶体,受热易分解,且都能与碱反应生成NH3或NH3H2O,正确;NH4NO3中氮元素为-3价、+5价,错误;NH4HCO3或(NH4)2CO3既可与碱反应,也可与酸反应,错误。答案:B2021/8/8 星期日11自主阅读自主检测4.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D.所用的铵盐不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解析:实验室制取NH3属于固体与固体混合加热制气体,与KClO3分解制O2装置一样;由于NH3
4、的溶解度太大,NH4Cl无法抑制氨气的溶解;氨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浓盐酸产生白烟;NH4NO3受热易爆炸,一般使用NH4Cl或其他非氧化性酸的铵盐。答案:B2021/8/8 星期日12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氨气的性氨气的性质质讨论探究(1)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形成喷泉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该实验的原理,讨论形成喷泉的条件。(3)氨的喷泉实验说明氨具有什么性质?2021/8/8 星期日13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探究提示:(1)因氨气迅速溶解在从胶头滴管挤压出的少量水中,使烧瓶内的压强迅速减小,与外界大气形成较大的压强差,在压强差作用下,液体迅速流动,
5、通过带尖嘴的导管喷出来,形成喷泉。(2)减小烧瓶内压强,例如:烧瓶内的气体被吸收掉或降低烧瓶内气体的温度,引起烧瓶内压强瞬间降低,形成压强差。烧瓶内的压强不变,增大烧瓶外的压强,形成明显的压强差,水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进入烧瓶,形成喷泉。(3)氨的喷泉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2021/8/8 星期日14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1.喷泉形成的原理(1)减小内压法:如图所示图容器内气体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气体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容器内压强减小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形成喷泉例如:2021/8/8 星期日15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增大外压法:如
6、图所示图锥形瓶内存在挥发性液体或其他液体液体受热挥发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锥形瓶内气压增大锥形瓶内液体迅速流入烧瓶形成喷泉2021/8/8 星期日16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氨水、液氨和一水合氨的区别 2021/8/8 星期日17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题型一、喷泉实验原理的应用例题1导学号98980077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2021/8/8 星期日18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1)图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SO2和H2O
7、B.CO2和NaOH溶液C.NH3和H2OD.NO和H2O(2)比较图和图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是(填“增大”或“减小”,下同)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是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填“图”或“图”)中装置的原理相似。(3)某学生积极思考喷泉原理的应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则可能出现的现象为。在操作的基础上,打开活塞c,产生的现象是。2021/8/8 星期日19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解析:(1)SO2和NH3均易溶于H2O,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溶解,三者均能形成足够
8、大的压强差,形成喷泉;只有D项NO不溶于水,不能形成足够大的压强差,不可能形成喷泉。(2)对形成喷泉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图是因为烧瓶内气体压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图则是因为下部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现实生活中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图原理相似。(3)图装置中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氨气溶解,右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左烧瓶内的HCl进入右烧瓶,发生反应NH3+HClNH4Cl,在烧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左右两烧瓶压强急剧减小,此时打开活塞c,则两烧瓶中同时产生喷泉。2021/8/8 星期日20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
9、点二答案:(1)D(2)减小增大图(3)盛有NH3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两烧瓶中同时产生喷泉2021/8/8 星期日21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021/8/8 星期日22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021/8/8 星期日23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021/8/8 星期日24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021/8/8 星期日25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021/8/8 星期日26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成功体验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u
10、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解析:根据题意只要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大于圆底烧瓶内压强即可,故应选NH4HCO3和稀盐酸。A项中两物质不反应,B项中反应不生成气体,C项生成的CaSO4附着在CaCO3的表面会阻止反应的进行。注意该装置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使烧瓶内外压强相等。答案:D2021/8/8 星期日27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题型二、氨气性质的应用例题2按下图进行实验,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红热的铂丝保持红热:。(2)在锥形瓶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3)在锥形瓶内产生少量白烟
11、:。2021/8/8 星期日28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解析:实验现象与化学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图可知,这是进行氨的催化氧化的实验,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而反应又是在催化剂的表面上进行的,因而能使铂丝保持红热;反应生成的产物是NO和H2O(g),而锥形瓶中还有空气和NH3,这些物质又可进一步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和少量白色的NH4NO3固体,所以能看到有红棕色的气体和少量白烟生成。2021/8/8 星期日29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021/8/8 星期日30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成功体验2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20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硝酸 硫酸第1课时氨课件 新人教必修1 学年 高中化学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第四 硫酸 课时 课件 新人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380925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