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安全教案设计5篇.docx





《法制安全教案设计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安全教案设计5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制安全教案设计5篇法制安全教育作为在校学生,安全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成长息息相关。把握必备的安全学问,提高防范能力,是学生自身的重要使命。下面我就和大家共享法制安全教案设计5篇,来观赏一下吧,盼望能够帮到你们.法制安全教案设计1一、班会课设想:由于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盲现象严重,而违背校规校纪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常常会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违背了校规校纪。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学问也很淡薄。由于缺少法律意识,在自身受到损害时不知道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 。所以召开本次主题班会,教育青少年要知法懂法,更要学会用法,争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学生。二、教学目的1、通过看视频、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一些法律常识了
2、解、交通安全的重视。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三、重点内容1、加强交通安全学问的学习,遵守交通法规。2、组织各种违法行为的教育案例,增添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加强自我爱护意识。四、教学方法商量法 案例法 情景剧表演五、课前预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违法行为的法律学问、交通事故的新闻。组织学生排演小品、学唱歌曲、挖掘班级才艺展示的学生。2、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3、制作PPT 课件。六、教学过程1、通过小品展示学习法律至少得重要性。2、看交通安全的视频进行法律、安全常识问题抢答,班级学生展示小快板做个守法的好少年。3、联系
3、实际,探讨身边违背校纪校规的行为,查找解决的对策。4、班级宣誓,争做知法懂法合格中学生。5、班主任寄语。6、合唱班歌。法制安全教案设计2教学目的:1、培育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关心学生树立守法观念。2、增添学生的自我爱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爱护自己。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商量增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缘由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仔细学习法律
4、学问,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法律词典:违法指违背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当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害,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三、合作沟通: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惩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
5、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加赌博,屡教不改;(八)吸毒、注射毒品;(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进展延长就是犯罪。中度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以下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有意损坏财物;(六)参加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合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九)其它严重违反社会的不良行为;(十)吸烟、酗酒
6、。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缘由还有什么?1:平常有不良行为、常常搞恶作剧,有的会进展到有意或无意识地损害别人。2:观赏“哥儿们义气,与社会上有劣迹的青少年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结“拜把子兄弟,排位分,喝血酒,干坏事。3:从冒险、游乐到离家出走、侵害他人权益到渐渐进展到违法犯罪。4:从小骄生惯养,在家是小皇帝,在外称王称霸乃至行凶打人。5:小偷小摸会进展成盗窃抢劫。自我预防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正身避邪,防微杜渐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携带管制刀具: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
7、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逼着人的生命安全。携带管制刀具简单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殊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打架斗殴,辱骂他人:讲文明礼貌,待人尊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气。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假如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有意损坏财物(一)偷窃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隐秘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
8、为。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爱贪点小廉价,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贼偷菜起,任其进展就会演化成盗窃。案例1 (小偷小摸导致犯罪)2001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02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01年3月至12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惊讶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和
9、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平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处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慢慢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进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声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有意损坏财物是指有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日常生活中的有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
10、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查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惩罚条例惩罚。四、殷切的盼望1、勤奋学习,把握必要的政治、文化、科学、法律学问和劳动技能,提高区分是非和抵抗不良影响的能力。2、遵守社会公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尊敬父母、敬重老师、敬老爱幼,艰苦朴实,不做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事情,应当老实虚心,接受别人的关心教育,克服缺点,改正错误。3、遵纪守法,不吸烟、不饮酒、不打架骂人、不赌博、不早恋、不逃夜逃学、不参与封建迷信活
11、动、不进入仅向成年人开放的娱乐场所、不观看不良的影视读物、不做其它危害自身和他人身心健康的事。4、努力锻炼身体,讲究卫生,增添体质。5、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宣 誓我们严肃宣誓:从我做起,从如今做起,彻底告辞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奉献力量。主持人宣布本次班队会结束。法制安全教案设计3目的:加强法制教育宣扬,增添学生的自我爱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进展。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加商量事例增添学生的法制观念。过程:一、导入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2、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爱护和关心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协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行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领,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爱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仔细学习法律学问,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二、主要内容(一)你对法律知多少: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爱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旷课、夜不归宿,参加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有
13、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合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为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爱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背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3、法律学问检测A、推断题(1)爱护在学校中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只是学校的责任。()(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爱护法的规定,说明我国用特地
14、法律爱护青少年的正当权益,约束青少年的行为。()(3)社会爱护归根结底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学校和家庭环境。()(4)国家特地制定未成年人爱护法,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爱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见爱护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责任,与我们未成年学生无关。()(5)未成年人除了家庭爱护和学校爱护外,还需要社会爱护。()(6)有违法行为的我国未成年人,不属于我国未成年人爱护法爱护的对象。()B、单项选择题(1)这幅漫画中父亲的行为是(A)A.不依法履行家庭爱护的义务B.要求儿子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确保儿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D.在履行对儿子的教育义务(2)我国未成年人爱护法爱护的对象是(B)A、未满16
15、周岁的我国公民B、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C、未满20周岁的我国公民D、未满22周岁的我国公民(3)有的家长规定,儿子可以上学,女儿不给读书,帮做家务。这种做法违背了未成年人爱护法中的(A)A、 家庭爱护 B、 学校爱护 C、 社会爱护 D、司法爱护(4)未成年人要依法自律,是指(C)A、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一般不要去 做B、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尝试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C、法律提倡做的事情主动着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D、自觉遵守未成年人爱护法的一些禁止性规定,不做违背法律的事情(5)未成年人自我爱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爱护的能力,因此,需要法律给予
16、(A)A、特别爱护 B、 特别关注 C、 特别照看 D、特别救援C、多项选择题(1)据报载,洛阳市3名小学生在金某违法经营的电脑游戏厅打游戏机时,因欠交2.5元,竟被金某用刀杀害。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金某死刑。这一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ABC)A、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爱护B、未成年人既要依法自律,又要学会自我爱护C、我国刑法惩治犯罪,爱护人民D、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应受到法律特别爱护(2) 据报载,某乡政府将两位不让子女上初中的家长推上了被告席。对这一案例的正确说法是(BD)A、子女上学与否是家长的权利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C、乡政府不应当干预家庭关系D、国家爱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制 安全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