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器3D打印燃油冷板设计研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子控制器3D打印燃油冷板设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控制器3D打印燃油冷板设计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控制器3D打印燃油冷板设计研究摘要:随着飞机的任务要求更多,航空发动机设计更加冗杂,发动机电子掌握器性能更高,功耗不断增加,外部环境条件更加恶劣,其散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针对电子掌握器3D打印燃油冷板开展了结构设计、仿真优化、3D打印制造、试验测试讨论,3D打印燃油冷板通过了350高温试验测试,具备高换热、低流阻、重量轻、高可靠的性能,为发动机电子掌握器燃油冷板设计提供借鉴。关键词:电子掌握器;冷板;3D打印;散热随着飞机任务要求增多,航空发动机设计更加冗杂,可调整的部位越来越多,发动机输入和输出参数的数量不断增加,掌握变量从1012个增至20多个,要求发动机电子掌握器具有更强的计算能力
2、、规律功能和更高的掌握精度。发动机电子掌握器在航空发动机系统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发动机及飞机的性能,为了不断满足发动机进展的需求,将来电子掌握器的进展目标是提高性能、减轻质量,耐恶劣环境、提高可靠性和维护性1。笔者针对电子掌握器设计了一种3D打印燃油液冷板,对燃油冷板结构设计、仿真优化、3D打印制造、试验测试进行了介绍,结果说明3D打印燃油冷板换热性能更高、减重效果更加明显、可靠性更高,为今后发动机电子掌握器燃油液冷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指导。1电子掌握器燃油冷板结构需求发动机掌握系统从20世纪40年月简洁的机械液压燃油掌握系统进展到全权限数字电子掌握系统(FADEC),其主要
3、是利用计算机数字运算能力实现对发动机的掌握。随着发动机任务剖面更多,结构愈发冗杂,电子掌握器掌握信号增加,性能提升,功耗不断增加。同时在繁多与冗杂飞行任务要求下,电子掌握器的工作环境日渐恶化,特殊是在持续、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发动机工作温度可能到达6502。电子掌握功耗增加、外部环境条件更加恶劣,其散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使用液冷散热成了更加有效的方式。飞机燃油热管理系统3如图1所示,飞机发动机的FADEC采纳飞机燃油进行冷却,燃油将电子掌握器中的热量带出,到达掌握电子掌握器温度的目的发动机电子掌握器的质量大约占发动机质量的15%20%左右,因此,要减轻发动机的质量,提高发动机推重比,减轻发动
4、机电子掌握器的重量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燃油冷却相比传统液冷对液冷冷板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假如冷板发生开裂,燃油泄漏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综上所述,需要研制一种散热性能更高、重量更轻、可靠性更高的电子掌握器燃油冷板,提高电子掌握器耐恶劣环境能力。2电子掌握器燃油冷板结构设计电子掌握器燃油液冷结构如图2所示,采纳侧壁燃油液冷的结构,上下两个侧板为燃油冷板,燃油从液冷接头流入,分别进入上下两个燃油冷板,从液冷接头流出。其换热原理如图3所示,芯片将热量通过导热垫传导到模块壳体上,再由模块壳体将芯片热量传导到燃油冷板上。燃油冷板内有液冷通道,燃油在燃油冷板内循环将芯片产生的热量及外部辐射进入的热量带出
5、电子掌握器,到达高效散热的目的。传统采纳埋管、铣削通道等方式形成冷板流道,受制于传统加工方式的限制,无法设计更加冗杂或者异型结构的流道,冷板的换热性能已经到达设计极限。同时,由于有焊缝存在,需要保证强度要求,冷板壁厚较厚,冷板的质量已经到达设计极限。电子掌握器燃油冷板需满足高换热性能、重量更轻、高可靠的需求。电子掌握器燃油冷板采纳3D打印方案,针对高换热性能的需求,冷板内流道可设计为异型结构,增添换热性能,降低流阻;针对质量更轻的需求,流道可以进行异型设计,不需要焊接后,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结构可以更加轻便,减轻整体重量传统采纳埋管、铣削通道等方式形成冷板流道,受制于传统加工方式的限制,无法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控制器 打印 燃油 设计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