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融资券发展历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短期融资券发展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期融资券发展历史.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短期融资券发展历史1短期融资券的重启1.1短期融资券首次推出1989年,中国银行下发关于发行短期融资券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198945号),确定了各地为弥补短期流淌资金贷款的缺乏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做法。其主要特征是:(1)实行规模管理,余额掌握。(2)利率实行高限掌握。(3)审批制,发行必需由人民银行批准。而与此政策对应的结果却是在1993-1994年间社会上出现了乱集资、乱提高利率、乱拆借的三乱现象,最终导致短期融资券退市。1.2短券退市后的反思短期融资券的出现改善了当时企业流淌资金贷款缺乏、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重严重不平衡的局面,但大量的未兑付短券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流失,政策运行的结果
2、与预期完全相反,这些都说明制度的设计不够合理未能完全适用于当时市场,且制度未能贯彻落实,使运行结果与初衷违反。因此,制度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得到执行两大方面应成为以后政策制定的风向标,具体可加强制度在信誉管理、风险管理、评级管理、监管管理等方面落实。1.3短期融资券重启2005年5月24日,央行发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方法以及短期融资券承销规程、短期融资券信息披露规程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新制度的特征是:(1)采纳备案制,摒弃审批制;(2)发行利率由市场确定;(3)不需要银行的强制担保,但必需按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以上三个显著特征都表达了市场化原则,满足了当时金融体制改
3、革的迫切需求而意义重大;对企业而言,拓宽了融资渠道、改善了融资环境、降低了融资本钱,规范了信息披露;对银行而言,推动了其经营结构的转型、拓展了业务实现多样化、提高承销银行的知名度;对经济而言,优化了金融资源配置、增加了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高速进展。2短期融资券里程碑福禧事件2.1发行背景自2005年5月短期融资券重启后到2006年2月底,短期融资券已经累计发行了109次,发行额累计到达了1771.7亿元,进展速度和规模都是债券市场其他融资方式无法比拟的,以其融资本钱低、方式敏捷、发行便捷等特点成为各企业的融资首选,其对银行贷款的替代效应也转变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传统盈利模式,各金融机构
4、竞相追逐资质优良的短券承销业务。金融市场及资本市场形成了良性互动,短券市场日渐升温,发行利率也不断上升。2.2福禧事件简介2006年3月6日,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贴现式计息方式,面向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期限为1年,金额为10亿的短期融资券。2006年7月福禧投资违规拆借32亿元上海社保基金事件曝光,使得福禧投资的主要资产遭受法院冻结,其信誉评级由此前的A-1级降为c级,10亿元短期融资券投资者面临偿付风险,引起了投资者、中介机构、监管部门的恐慌与无奈,事情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以完全兑付的方式得到解决。2.3事后评析、借鉴及启示福禧投资创造了多个第一:福禧投资是中国第一家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非上市民
5、营企业;福禧短期融资券在上海社保案发后评级降为c级,沦为中国第一只“垃圾债券;第一个由主承销商代理债券持有人维权;第一次让我国短券市场信誉风险凸显等等,如此多的第一注定了其对短券市场的影响重大,具体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2.3.1凸现信誉评级制度的缺乏,同时也促进了评级体系的完善远东资信评级公司对福禧投资和上海电气的评级级别更改及取消,是业内评级机构评估历史上的首次,是考验也是突破。现有短券评级方法更多是采纳了类似长期债券的评级手段,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基本信誉评价、流淌性评价、债项评价、外部支持评级。没有依据短期融资券的特别性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追踪动态评级制度、凸显流淌性的权重指标以及针对突发事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短期 融资 发展 历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