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范文两篇合集二.docx
《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范文两篇合集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 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范文两篇合集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40 周年主题征文范文两篇合集二周年主题征文范文两篇合集二庆祝改革开放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征文范文:鞋的往事周年征文范文:鞋的往事我的孩子从网上给我买了一双鞋,打完折还 1000 多元。我赶紧说,太贵了,不买。孩子说我小抠,还说现在都啥年代了,老了该享受享受了。我心一震,许多关于鞋的往事涌上心头我生于上世纪 50 年代末,是我家这一代第一个男丁,不用说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很疼爱。听母亲说,我还不会走路时,奶奶早给我做了虎头鞋。婴幼儿穿鞋有不少讲究,比如穿上绣有虎、狗等生肖动物的鞋子,寓意婴幼儿不生病、健康成长。刚穿上奶奶做的鞋子,三年自然灾害时,奶奶因为给我寻饭受人白眼,
2、得了气鼓病去世了。妈妈做鞋慢,赤着双脚成了我的“常态” 。上世纪 60 年代时,农民用火柴说成洋火,煤油说成洋油,国家还穷,物资匮乏。虽然一些日用品可以生产,但不能满足需求。乡间雨天穿泥屐,雪天穿棉靴、草鞋。鞋样以结实耐用为基本要求,像侉鞋前面缀个三角形的布绺,鞋头敦厚结实。棉靴,鞋底鞋帮衬一层棉套,暖和得很。许多大人干活时赤脚,出门办事才穿鞋。手工千层底布鞋可以在男婚女嫁时添礼,可以馈赠朋友。民间习俗,没过门或刚结婚的媳妇给公公、婆婆和未婚夫做鞋穿,可以检测新媳妇做活好不好。勤劳的妇女做出很多鞋子,挂在墙上备用。乡村很少甚至没有机制鞋,我们村有位族叔到汉口探亲,回村带了一双机制浅腰胶鞋,大家
3、像看宝贝一样觉得稀奇,还放在水盆里试试会不会湿水,至今成为笑谈。我到上学时候,母亲熬了好几个夜晚,纳鞋底、做鞋帮费好大劲儿,给我做了双千层底布鞋,穿上鞋我心里那个高兴甭提了,真有点走不好路。我对新鞋十分爱惜,一点泥水都不让沾,雨天赤脚,直到天晴时才开始穿。当时,一家人穿鞋全靠母亲做,还要先让大人用。那个“削足适履”的故事是鞋小脚大,我的鞋子则先做大些,以防脚长得快。一双鞋从大穿到小,直到脚趾头把鞋子前面顶个窟窿穿不成时,再换新鞋。不过,比起我们一起的玩伴,我的情况还好一些,不上学的小子们,十几岁光脚多得很。上世纪 70 年代,我到初中学习后,条件稍有好转。穿有母亲做的布鞋,还有在市面上买的塑料
4、底布鞋或球鞋。球鞋不是打球穿的,而是帆布鞋帮外面一半涂抹了胶水,晴雨天都可以穿。最流行的是绿色球鞋,解放鞋就是这样的颜色,其大方朴素,从青年到老年都有穿的。雨天已有胶鞋和胶靴,赤脚的少了。其实,乡村几乎没有人穿皮鞋,我穿皮鞋是订婚以后的事了。1984 年,我和爱人经过了解决定订婚。虽不是过去的交换庚帖,但简单的程序还是有的。我给她买了衣服、鞋袜、手帕、香皂等,用红布包着,内放葱、艾、柏枝、炭块,寓意相爱百年,日子过得像火炭一样热乎。她回赠我有鞋袜、皮带、钢笔等象征性物品。鞋是订婚所必备的,称为扎根鞋。当时市场刚开放,物资相对丰富一些,穿皮鞋成为时髦。可笑的是,当时人们还不习惯穿袜子,像穿西装不
5、戴领带一样,光脚穿皮鞋显得很滑稽。我的父亲一生没有穿过皮鞋。1990 年 3 月,我的父亲离开了我们。安葬父亲的时候,我想给他老人家买双皮鞋。妈妈说:“人老的时候,不兴穿皮鞋,也不兴穿胶底鞋,只有穿千层底布鞋,才能步入天堂。 ”母亲从她的箱子底下翻出一双布鞋给父亲穿。从那以后,我突然感悟到,人从茹毛饮血到戴冠着衣,是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身上和脚上穿的已深深打上文化烙印,穿鞋传承着家风,蕴含着风土人情,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景。穿鞋和穿衣服一样,体现着民间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是社会文明的象征。从春秋时代的“郑人买履”的记载看,从古至今人们都穿鞋。但由于受物质基础的制约,数千年穿着变化却不大。进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四十 周年 主题 征文 范文 两篇合集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