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方案审定版.doc





《隧道方案审定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方案审定版.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四川省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库区淹没复建公路招标文件(标段)及相关文件、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与隧道工程有关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规程和规则等。四川省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库区淹没复建公路工期、进度要求。本公司所掌握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积累的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满足合同对该项目施工工期要求。贯彻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文明施工”, 保护生态环境,营建“整洁有序”的施工现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合理配备机械、劳动力。遵照合同和业主的要求,采用
2、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劳动组织,采取先进的施工方法,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工效,推广先进经验。第二章 隧道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 1、本项目为四川省大渡河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库区S306线淹没复建公路工程。2、大渡河枕头坝水电站为大渡河干流水电梯级调整规划的第十九个梯级,其上一级为深溪沟水电站,下一级为枕头坝二级和沙坪水电站。S306线省道为四川省10条横向省级干线之一,起于乐山,经峨眉、新场、峨边、金口河、乌斯河,到汉源。3、本标段桩号为K7+400K15+386.84,施工图路线总长为7.987KM,全线设大桥1座,中桥2座,桥梁总长448米;短隧道2座,总长
3、220米,新建涵洞15道,公路等级为二级,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设计时速40KM/小时,沥青混凝土路面。S306线淹没复建公路的修建将确保原有路网的畅通,保证路网功能,对促进民族地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4、本标段有短隧道两个,分别为K10+037K10+127白熊沟1#隧道;K10+515K10+645白熊沟2#隧道;隧道建筑限界为9m(宽)5.3m(高),采用新奥法设计,复合式衬砌;隧道采用复合式路面结构:上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下设25cm厚水泥混凝土面板,基层采用10cm水泥混凝土。主要工程数量见附
4、表。白熊沟1、2#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表项目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围岩段围岩段合计C25混凝土洞门m3977.49C25混凝土二衬m394217732745洞身开挖m39298.4663715935.525超前中空锚杆L=4.5mm53285328C20喷射混凝土10cmm2270270 20cmm246946925水泥药卷锚杆L=2.5mm30003000L=3mm66006600格栅钢架HRB235kg27482748HPB235kg42823.142823.1Q235钢材kg7458745822锁脚锚杆L=5mm20002000EVA防水板厚=1.2mmm23187.227495936.2钢筋H
5、RB335kg96850.86HPB235kg11946.49沥青混凝土细粒式厚4cmm21650中粒式厚6cmm21650C35混凝土路面厚25cmm21712C20混凝土调平层厚10cmm216502.2地形地貌:隧道区山顶海拔约2200m,相对高差约1600m,扩建白熊沟1#隧道进口山坡坡度约65750,出口坡度约为66740,进口距白熊沟电站约20m。改建白熊沟2#隧道进口山坡坡度约68720,出口坡度约为68720。隧道区植被较为发育,主要为树木及杂草。2.3水文、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随高程的变化很明显。河谷地区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318,最低气温一般-5左右,最高
6、气温多发生在7、8月,年蒸发量达1200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510月降水量占全年年降水量的8090。2.4地质构造:隧道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北段东侧,大地构造部位属扬子准地台西部之二级构造单位上扬子台褶带范畴。隧道穿过的区域岩层产状为EW/N140,主要发育以下几组裂隙:a.N25500W/SW60650,裂面平直、粗糙,多闭合,方解石充填,部分张开0.10.2cm,裂面见铁锰质浸染;b.N300E/SE450,裂面平直、粗糙,多闭合,方解石充填,部分张开0.10.2cm,裂面见铁锰质浸染;c.N280E/,该组裂隙延伸长、切割深,面较平直、粗糙,多闭合,方解石充填,部
7、分张开0.10.2cm,裂面见铁锰质浸染;d.EW/N500700, 裂面平直、粗糙,多闭合,方解石充填,部分张开0.10.2cm,裂面见铁锰质浸染。前3组相对较为发育。2.5地层岩性:隧道区地层岩性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二段浅灰色、灰白色厚层、中厚层渣状白云岩、渗流豆石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2.6围岩级别分段划分及工程特性:白熊沟1#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一览表:桩号段长(m)围岩级别岩体描述岩体结构开挖后的稳定状态K10+030K10+05020中风化白云岩岩体破碎较破碎结构,呈镶嵌碎裂结构。围岩局部稳定差,开挖后无支护可能产生小坍塌。洞内干燥,雨季时有线状滴水。K10+050K10+10050微
8、风化白云岩岩体较为破碎,为巨块状结构。围岩基本稳定,暴露时间长可能出现局部小坍塌,洞内干燥,雨季时有线状滴水。K10+100K10+12020中风化白云岩岩体破碎较破碎结构,呈镶嵌碎裂结构。围岩局部稳定差,开挖后无支护可能产生小坍塌。洞内干燥,雨季时有线状滴水。白熊沟2#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一览表:桩号段长(m)围岩级别岩体描述岩体结构开挖后的稳定状态K10+508K10+52820中风化白云岩岩体破碎较破碎结构,呈镶嵌碎裂结构。围岩局部稳定差,开挖后无支护可能产生小坍塌。洞内干燥,雨季时有线状滴水。K10+528K10+61890微风化白云岩岩体较为破碎,为巨块状结构。围岩基本稳定,暴露时间长可
9、能出现局部小坍塌,洞内干燥,雨季时有线状滴水。K10+618K10+63820中风化白云岩岩体破碎较破碎结构,呈镶嵌碎裂结构。围岩局部稳定差,开挖后无支护可能产生小坍塌。洞内干燥,雨季时有线状滴水。第三章 施工组织与施工安排3.1现场准备:a.材料准备:根据现场施工布置,结合项目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白熊沟隧道用砼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3台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浇注;施工用钢材业主供应;喷射混凝土由隧道口安设的JC500强制搅拌机生产;其它材料工程管理办根据进度安排提前上报材料计划,由综合办组织采购。b.人员准备:施工管理及人员配备表(见附表一);c.机械设备:施工主要机械配备表(见附表二)
10、;d.水电准备: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在白熊沟1#隧道出口设220KVA变压器1台。为预防停电,自备75KW发电机1台;施工生产用水利用大渡河水,在高处建蓄水池。e.临时设施:在隧道口建钢筋加工场、综合加工场、库房等生产用房;生活用房择地自建活动板。3.2技术准备a.试验室已对的水泥、砂、石、钢材等原材料进行了试验工作,并将按规范要求定期抽检;b.试验室已进行了相关标准试验工作,可以指导现场施工。在现场施工中按理论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的换算公式算出施工配合比,并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砼拌制;c.控制测量工作已进行,相关成果可指导现场施工。第四章 施工方案4.1总体安排a.方案综述:白熊沟1#隧道外侧
11、紧临大渡河,上覆围岩体十分单薄,同时还存在偏心压的问题;白熊沟2#隧道距成昆铁路隧道仅3450m,一旦洞室失稳对铁路影响较大。因此在对原隧道底部垫高,洞顶和边墙扩挖时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的措施。b.隧道总体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原隧道回填片石混凝土明洞及洞门施工洞身开挖及支护仰拱及填充二次衬砌洞内装饰路面工程;工程进度安排详施工总进度计划;4.2各分项工艺流程(1)洞口及明洞工程工艺流程坡顶排水系统明洞路堑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加固砼衬砌防水层回填隔水层洞顶截水沟(2)洞门工艺流程洞门挖基洞门墙施工边沟、截水沟(3)隧道开挖、支护作业施工基本流程如下 级浅埋围岩开挖、支护作业施工顺序回填片石混凝
12、土超前中空锚杆支护拱部、上台阶扩挖锚、喷、网、钢格栅联合支护下台阶扩挖临时钢支撑锚、喷、网、钢格栅联合支护拆除临时钢支撑出碴 级围岩开挖、支护作业施工顺序回填片石混凝土拱部、上台阶扩挖锚、喷、网联合支护出碴下台阶扩挖出碴锚、喷、网联合支护(4)隧道衬砌施工顺序级围岩有仰拱断面施工顺序仰拱砼施工隧底填充墙基以上衬砌断面施工电缆槽、水沟施工(5)洞内路面施工顺序现场清理砼整平层施工养生水泥砼面板施工养生沥青混凝土施工(略)4.3施工方案隧道为复合式衬砌设计,按新奥法施工,拟安排隧道队单向掘扩挖。按照“随开挖、随支护、早封闭、快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前预报系统进行超前地质勘探,对不同
13、围岩类别采用不同钻爆设计。总体实施掘进(钻爆、无轨运输出碴)、支护(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振捣)三条机械化作业线。级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扩挖,超前支护采用中空锚杆,初期支护采用YSP45锚杆钻孔机打注浆锚杆,TK96-1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喷射混凝土,人工架立钢支撑,出碴运输采用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完成无轨运输施工。衬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自动计量拌和楼,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输送泵。仰拱采用跳槽开挖,施工时采用自制的仰拱作业防干扰平台,减少出碴与仰拱的工序干扰,洞内路面采用小型机具作业,混凝土采用输送车运输、泵送入模;洞内反坡排水采用二级泵站接力排水至洞外;施工用电采用洞口变电的方式;洞
14、内高压供水通过电机水泵和输水管道系统将大渡河流供至各隧洞洞口;施工用高压风采用空压机供风方式。路面混凝土和其它附属工程采用集中时间,机械化流水作业,一次施工,一次成优。4.4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法4.4.1洞口与明洞工程(1)施工方案根据我公司多年隧道施工的经验及隧道进出口位置具体情况,经过经济性、安全性,综合分析比较后,决定明洞开挖前先完成地表排水系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支护,自上而下,边挖边护的明洞边坡加固处理方法。明洞与仰坡开挖同时进行,洞门与明洞整体浇筑。进洞采用先施作超前中空锚杆、短进尺、弱爆破、快循环、早封闭的施工方案。(2)施工方法首先开挖并施作洞口边仰坡截水沟,以截排地表水,截水
15、天沟开挖线距倾坡边缘不小于5m,沟底纵坡不小于3,排水沟与路基排水系统相衔接。a.明洞及仰坡开挖由外向里,从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分段支护。根据地形条件,土方和强风化岩采用挖掘机挖装,人工配合清理边仰坡开挖面,局部陡坡地带采用人工开挖,石方采用浅孔台阶钻爆法开挖,明挖梯段边坡外预留11.2m光爆层,钻孔采用YTP-28风动凿岩机钻孔,采用毫秒微差线型爆破技术,“一”型起爆。槽挖梯段根据地形条件取24m,“V”形起爆,两侧边坡及基底面以上各预留11.2m光爆层。开挖台阶高度24m左右。开挖形成的坡面按设计及时进行封闭防护,避免长时间暴露造成坡面坍塌。b.明洞开挖与仰坡开挖同步进行。挖到
16、设计标高后,及时清理基底,检验基底地质和承载力情况,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即立模绑扎钢筋,架立外模,灌筑明洞钢筋混凝土。当拱圈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拆除内外支模,拱圈背部用砂浆找平,敷设防水板并应粘贴紧密,相互错缝搭接良好,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向隧道内拱背延伸不少于500mm,再涂抹水泥砂浆层。c.明洞回填采用两侧对称法,由人工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应立即分层满铺填筑至要求高度,机械回填应待拱圈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由人工夯实填至拱顶1m后方可进行。拱背回填按设计要求做好洞顶铺砌层,应与边仰坡搭接良好。C边坡防护:砂浆锚
17、杆锚杆及锚杆孔的质量要满足以下要求:杆身必须调直无缺损。锚杆长度大于孔深5cm,每根加工长度误差不大于1cm,缝长误差不大于5cm。并除去杆上油污、铁锈、杂质。锚杆孔位置误差不大于10cm。钻孔后,孔内石粉必须用高压水冲洗干净。钻到设计深度时,若流出的岩粉呈黄色或褐色,或钎头冲击异常时,说明遇到较软弱的岩石或破碎夹层,则变更锚杆深度与位置。砂浆锚杆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37。图5-37 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4.4.2隧道开挖1、 开挖作业隧道断面开挖采用了两种方式: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级围岩地段采用短台阶式开挖。台阶法施工时,应根据围岩类别变化控制台阶长度。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施工时各工作
18、面之间应错开一定的距离,必要时先开挖的隧道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最后施工路面。(1)白熊沟1#隧洞开挖,1#隧道长约90米,K10+057K10+107段为微风化白云岩,岩体坚硬,采用级围岩支护开挖,K10+037K10+057段和K10+107K10+127段为中风化白云岩,同时雨季有线状滴水,采用围岩加强支护开挖。、围岩开挖示意图见5-27,5-28。图5-27 白熊沟1#隧道围岩地段开挖示意图图5-28 白熊沟1#隧道围岩地段开挖示意图a. 施工主要步骤: C15片石砼填充原隧道;扩挖顶拱及上台阶边墙;上台阶拱部初期支护;扩挖下台阶下台阶边墙初期支护; 扩挖仰拱(级围岩洞段)仰拱衬砌(级围
19、岩洞段);全断面拱部二次衬砌;b.开挖进度控制级围岩地段拱顶及边墙扩挖采用短进尺施工,每循环进尺不大于3米;级围岩地段拱顶及上边墙扩挖每循环进尺不大于5米。(2)白熊沟2#隧洞开挖 ,2#隧道围岩岩性为中厚至厚层渣状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围岩类别以级为主,进出口为级,围岩稳定性差,隧道开挖分别采取、围岩支护开挖,示意图见5-29,5-30。图5-29 白熊沟2#隧道围岩地段开挖示意图 图5-30 白熊沟2#隧道围岩地段开挖示意图a.施工主要步骤: C15片石砼填充原隧道;上台阶开挖;上台阶初期支护;下台阶开挖下台阶初期支护;下导坑仰拱衬砌(级围岩洞身段)全断面拱部二次衬砌;扩挖仰拱(级围岩洞身段
20、)仰拱衬砌(级围岩洞身段);全断面拱部二次衬砌;b.开挖进度控制主洞级围岩地段衬砌范围采用短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35米;级围岩地段衬砌范围采用短中台阶法施工,台阶长度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适当加长为510米。2) 钻爆(1)钻爆设计钻爆作业是隧道施工控制工期、保证开挖轮廓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减轻对围岩的振动破坏,采用微振控制爆破技术,实施分台阶光面爆破,并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形成整齐圆顺的开挖断面,减少超欠挖。设计原则本隧道爆破设计遵守以下原则:A、炮孔布置严格按照爆破设计图布孔。B、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以减少炸药用量。C、减少对围岩的破坏,周边采用光面爆
21、破,控制好开挖轮廓。对于、级围岩,考虑开挖线内的预留量,爆破后,机械凿除至开挖轮廓线。D、控制好起爆顺序,提高爆破效果。E、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工期。爆破器材选用采用塑料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系统,雷管采用毫秒雷管,引爆采用火雷管。炸药采用2#岩石铵锑炸药或乳化炸药(有水地段),选用25、32、40三种规格,其中25为周边眼使用的光爆药卷,32为掘进眼使用药卷。炮眼布置级围岩地段断面炮眼布置示意图见图5-31级围岩地段断面炮眼布置示意图,级围岩地段断面炮眼布置见图5-32级围岩地段断面炮眼布置示意图。图5-31 级围岩地段断面炮眼布置示意图图5-32 级围岩地段断面炮眼布置
22、示意图 爆破参数爆破参数详见专项爆破方案。钻爆作业采用钻孔台架配YTP-28手持式风动凿岩机钻孔,人工装药起爆。钻爆作业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如围岩出现变化需要变更爆破设计时,由主管工程师确定。炮孔的装药、堵塞和引爆线路的连接,均由考核合格的爆炮工负责。 测量测量是控制开挖轮廓精确度的关键。采用隧道断面激光测量仪进行断面和炮孔划线。每循环都由测量技术人员在掌子面标出开挖轮廓和炮孔位置。 定位开眼凿岩机械就位后按炮眼布置图正确钻孔。 钻孔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要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钻孔时严格按照炮孔布置图正确对孔,以确保爆破质量。周边孔外插角12,炮孔相互平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方案 审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