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城市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x





《长宁县城市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宁县城市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宁县城市建设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长宁县自1998年以来,依托大竹海,挥动大手笔,全力以赴打造生态园林旅游县城。通过八年的苦心经营,县城建设经验了从环境整治、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城市美化、品位提升的演进过程,面积从2平方公里增至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原来的2万人增加到5万余人。城市面貌洗心革面,初步建成“城在竹中,竹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旅游县城,成为了“四川省首批文明县城”、“四川省卫生县城”,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已顺当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走出了一条“以城聚财,以城兴城,滚动开发,强势崛起”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一、大气魄、大决心、大手笔开拓创新争一流(一)精确定位,优势在规划中确立长宁县谛视既不
2、临海也不沿边的丘陵山区县城现状,立足旅游资源富集、生态环境宜人、交通区位便捷的独特优势,将城市的发展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以规划确立发展优势,以优势赢取发展先机,全力打造宜宾后花园,细心构筑川南最佳人居之都。一是坚持规划的独特性,不贪大求洋。在规划时,充分结合自身的城市现状、人口规模、产业发展及经济实力,突出本地的旅游和生态资源优势,立足于把县城打造成一个环境美丽、特色显明的川南精品旅游小城。注意体现区域风貌特点,在建筑形态上,尽量体现川南民居风格;在色调上多采纳浅绿、浅蓝为主的冷色调,使之与四周的生态环境协调共生。二是坚持规划的系统性,不破坏生态。为突出旅游县城生态特色,在规划中非常注意生态爱
3、护,坚决不准开挖城区内已规划为绿地的山头,坚决不准占用城区内河道,坚决不准破坏城区内宝贵树种。做到规划让位于生态,让位于生态自然,严防因规划不当造成生态破坏。三是坚持规划的肃穆性,不随意更改。严格执行规划,从总规起先,依次执行限制性规划,修建性详规,最终到单体建筑的修建方案,必需环环扣紧,不能随意变更。全部的单体建筑,必需出效果图,体现川南区域风貌,使建筑形态和色调与四周环境和谐共融洽。(二)市场运作,资本在经营中激活城市建设和管理须要大量的资金,仅靠财政投入如同杯水车薪。长宁县为突破这个“瓶颈”,大胆探究,创新经营,着力于以城生财、以城聚财,广辟渠道,为县城建设融集了大量的建设资金。第一,突
4、破三大“围城”,充分激活城市资本。一是突破思想围城。资源不等于优势,假如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将资源有针对性地加以转化,就难以发挥其最大效益。长宁将城市土地和资产,通过市场化运作,积累建设资金。二是突破体制围城。长宁变更传统体制下政府“出资、建设、管理、运营”的统揽模式,实行“政府主导、社会投入、企业参加”的市场化动作模式。近年来县城街道的市政工程建设,基本都是由开发商在开发项目时一并担当。三是突破资源围城。长宁县在盘活现有存量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城市街道冠名权、公用设施冠名权、出租车经营权、户外广告权等无形资源,通过细心策划包装后进行公开竞卖。2023年,仅拍卖县城三轮车营运权就收益500万
5、元。其次,实行两种运作模式,大量集聚建设资金。一是成立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对城区内凡能收购储备的全部土地全部进入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由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然后实施“土地经营”,进行市场运作,转化为土地资本,并调控好城市用地数量,实现城市土地的运用节约化、利用高效化、效益最大化。二是成立一泓国有资产有限公司。将机关、事业单位可经营的国有资产全部划入公司进行集中管理和运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并以公司的名义进行融资,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通过挖掘、激活城市资源,创新城建投入运行机制,为城市建设和管理集聚了大量的资金。实现了城市建设的自我积累、自我滚动、良性互动发展。(三)打造精品,景观在建设中构筑
6、第一,整治两大城市溪河,建立城市亲水系统。为净化县城水域环境,拓展城市滨水空间,建立城市亲水系统,增加城市的美丽灵气,对县城呈“T”字型架构的淯江河、碧玉溪进行了改头换面的整治。碧玉溪整治一期工程就需资金1300万元。为解决资金问题,实行了“财政挤一点、单位筹一点、个人捐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通过宣扬、动员及社会捐资达400多万元。实施雨污分流法共整治河堤3000多米,对沿河两岸进行全部绿化,最终使得碧玉溪美景重开、生态复归、妩媚再现,成为县城最迷人的去处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淯江河(县城段)整治与旧城改造和淯江西路的开发一并进行,目的是把这条河打造成为长宁的“秦淮河”、“塞纳河”,使之成为县城
7、的一大旅游景观和休闲消遣集中区。该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达1400万元,共修建了河堤2000米,并在下游修建了一个低水坝,筑河成湖,提升了2米水位,大大拓展了县城的滨水空间,提升了整个县城的美丽灵气。其次,打造三条景观大道,构筑城市环线骨架。长宁着眼于县城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逐年增加的趋势,先后大气魄、高标准、大手笔打造竹都大道、淯江西路和宜长路县城段三条景观大道,构成了“宜长路竹都大道淯江西路”三角形环线骨架,使之成了展示长宁开放、大气、充溢朝气和活力的形象窗口。第三,实施四大整片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一是实施旧城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将1.5平方公里的旧城根据川南民居风格进行全面改造,共
8、拆迁房屋20多万平方米,修建房屋30万平方米,新建街道25条5000米,不花政府一分钱,旧城陋区换新颜。二是开发城北新区,建设竹海新城。县财政注资成立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已改制),融资开发城北新区,拓展城区面积达1平方公里,建成了新的商贸文化中心。三是开发城西新区,建设生态商住区。利用城西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紧靠宜长路的地理条件,引进成都、宜宾等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了30多万平方米的生态商宅区。四是开发淯江东路,建设安静古镇。在淯江东路规划城市用地800多亩,拟建设安静古镇,以传承长宁县城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再现安静桥古镇风貌,使之成为长宁县城的第一景观和新的旅游消遣支撑中心。目前已进入开发打算阶
9、段。第四,塑造五大特色街道,丰富城市游购内涵。一是结合旧城改造把光明街建成川南民居风味小吃一条街,主要经营长宁的地方风味小吃;二是在紧靠宜长路县城段景观大道处打造了竹文化竹商品一条街,为游客供应丰富多样的竹工艺旅游小商品。三是将成功街建成古玩一条街,为古玩爱好者供应了一个沟通交换平台。四是在淯江西路建设啤酒美食长廊,为游客供应了一个品赏美酒、观赏夜色,感受水景的好地方。五是细心打造向阳商业街,形成长宁的“春熙路”,引进知名商业品牌,以满意游客的高端需求。第五,营造六大精品小区,提升城市人居质量。为变更“街道 门市 住房”的居住现状,提升人居环境,长宁县禁止在县城进行联建房建设和单位集资建房,避
10、开低水平重复建设。招商引资引进浙江、成都、宜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开发房地产,先后建成了淯江花园、仁和家园、天和明珠、竹都名居、碧波苑、椰风苑等六大中高档生态住宅小区,多座精品楼盘,彻底变更了长宁居住格局,提升了整个县城的人居质量。第六,建设七大特色广场,增大城市休闲空间。狠抓公共绿地建设,合理布局休闲广场,为广阔市民及游客供应较多的休闲消遣空间。已先后建成了竹海广场、竹韵广场、淯江广场、玉溪广场、富源广场、鲤鱼湾广场、培风广场等。尤其是在宜长路县城入口处的竹海广场,投资总额近600万元,目标是打造成县城具有第一视觉冲击力的标记性景观,充分呈现富有浓郁竹海风情特色的竹生态、竹景观、竹文化、竹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宁县 城市建设 管理 实践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