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交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接地技术交底.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11年4月1日工程名称工程分部工程电气分项工程名称:防雷接地交底内容:防雷接地施工准备、操作工艺、成品保护及安全交底一、材料要求1.1防雷接地装置所有部件均采用镀锌材料,并有出场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供方资质及生产许可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锌层。其主要镀锌材料有:扁钢、圆钢、钢管、铅丝、螺栓、垫圈、支架等。1.2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油等。二、主要机具2.1常用电工工具:手锤、钢锯、压力案子、大锤等。2.2线坠、卷尺、紧线器、电锤、冲击钻、电焊机、气焊工具等。三、作业条件3.1接地体安装1)人工接地体:设计位置的场地没被占用并且已经清理完毕。2)利用底板钢筋或深
2、基础作为接地体: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3.2接地干线安装1)支架安装完毕。2)保护管已预埋。3)土建抹灰完毕。3.3支架安装1)各种支架已运到现场。2)结构工作已经完成。3)室外必须有脚手架或爬梯。3.4防雷引下线暗敷设1)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达到能上人操作的条件。2)利用主筋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完毕。3.5避雷引下线暗敷设1)支架安装完毕2)建筑物有脚手架或爬梯,能达到上人操作的条件。3)土建外装修完毕。3.6避雷带与避雷网安装作业条件1)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11年4月1日工程名称工程分部工程电气分项工程名称:防雷接地交底内容:防雷
3、接地施工准备、操作工艺、成品保护及安全交底2)支架安装完毕(拉拔试验做完,并合格)。3)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3.7避雷针安装1)接地体及引下线必须安装完毕。2)需要脚手架处脚手架搭设完毕。3)土建结构工程完毕,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四、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接地体接地干线引下线暗敷避雷带均压环4.2接地体安装本工程接地体由自然接地体(本工程基础)组成。4.2.1接地体安装有关规定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做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4、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3)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4)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4.2.2自然接地体安装采用底板钢筋做接地体:将独立主基础底板钢筋电气贯通,再与底板下的接地极搭接好。用柱内16主筋(不少于两根)与独立主基础底板钢筋贯通(两根主筋做好标记),并用404镀锌扁钢与柱内主筋贯通后甩出底板。将甩出地板的
5、扁钢(四个角)在室外地坪下800mm的深度预留404的镀锌扁钢1米,以便补打接地极。4.2.3接地体核验接地体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请监理单位进行隐检核验,接地体材质、位置、焊接质量等均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接地电阻应及时进行测试,当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在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11年4月1日工程名称工程分部工程电气分项工程名称:防雷接地交底内容:防雷接地施工准备、操作工艺、成品保护及安全交底进行测试。接地电阻测试应形成记录。4.3接地干线安装4.3.1接地干线安装的有关规定1)接地干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在跨
6、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以用接地线本身完成弧状代替。2)接地干线应设有测量接地电阻而预备的断接卡子。一般采用暗盒装入,同时加装盒盖并设有接地标记。3)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或两点以上与接地网想连接,不得在同一个接地线中串联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4.3.2接地干线明敷时的有关规定1)应便于检查2)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3)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应为0.51.5m,垂直部分应为1.53m,弯转部分应为0.30.5m。4)接地干线沿建筑物墙面水平敷设时,离地距离应为250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距应为1015mm。5)接地干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亦可与
7、建筑物倾斜结构水平敷设,在直线段上不得有高低起伏或弯曲等情况。6)明敷接地线表面应涂15100mm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在每个导体的全部长度上或只在每个区域或每个可接触到的部位上应做出标志。当使用胶带时,应使用双色胶带。4.3.3室外接地干线敷设1)首先进行接地干线的调直、侧位、打眼、煨弯,并安装断接卡子及接地端子。2)敷设前按设计要求的尺寸位置先开挖沟槽,然后将扁钢侧放埋入。回填土应压实,接地干线末端露出地面应不超过0.5m,以便接引地线。4.3.4室内接地干线敷设室内接地干线多为明敷设,但部分设备连接的支线需经过地面也可以埋设在混凝土内,具体做法如下:1)预留孔:按设计要求尺寸位
8、置预留出接地线孔,预留孔的大小应比敷设接地干线的厚度、宽度各大6mm以上,其方法有三种: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技 术 交 底 记 录 2011年4月1日工程名称工程分部工程电气分项工程名称:防雷接地交底内容:防雷接地施工准备、操作工艺、成品保护及安全交底第一种:施工时可按上述要求尺寸截一段扁钢预留在墙壁内,当混凝土还未凝固时,抽动扁钢以便凝固后易于抽出。第二种:将扁钢上包一层油毛毡或几层牛皮纸后埋设在墙壁内,预留孔距墙壁表面应为1520mm。第三种:保护套可用厚度1mm以上的铁皮做成方形或圆形,大小应使接地线穿入时,每边有6mm以上空隙。2)支持件的固定:支持件应采用40*4的扁钢,尾端应制成
9、燕尾状,入孔深度与宽度个为50mm,总长度为70mm。其具体固定方法如下:现浇混凝土墙上的固定:先根据设计图要求弹线定位、钻孔,支架做燕尾埋入孔中,调平正,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3)明敷接地线安装:当支持件埋设完毕,水泥砂浆凝固后,可敷设墙上的接地线。将接地扁钢沿墙吊起,在支持件一端用卡子将扁钢固定,经过隔墙壁时穿跨预留孔,接地干线连接处应焊接牢固,末端预留或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4.4支架安装4.4.1支架安装的有关规定1)支架应有燕尾、角钢支架埋注深度不小于100mm,扁钢和刚支架埋深不小于90mm。2)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接地干线支架端应距墙面20mm。3)支架水
10、平间距不大于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2m)。垂直间距不大于1.5m,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4)埋设支架所用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不应低于1:2。4.4.2支架安装1)尽可能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或铁件。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弹线分档定位。3)用手锤、凿子进行剃洞,洞口的大小应里外一致。4)首先敷设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设其它支架。在埋设前应先把洞内用水湿润。5)如用混凝土支座,将混凝土支座分档摆好,现在两端支架间拉直线,然后将其它支架用砂浆找平、找直。6)如果女儿墙预留有预埋铁件,可将支架直接焊在铁件上,支架的找直方法同前。技术负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电气工程 防雷 接地 技术 交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