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工作制度章程.doc
《劳动保障工作制度章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保障工作制度章程.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镇办事处劳动保障站工作制度章程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劳动保障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镇办事处劳动保障工作,规范相关工作职责、业务流程、服务水平、信息管理,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第一章 工作职责各镇办事处劳动保障站应按规定承担辖区劳动保障工作,指导管理所辖区域内的劳动保障工作,业务上受示范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工作职责包括: (一)承担就业服务管理工作 1.劳动力供求情况调查。负责辖区内城乡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的调查、收集、建档、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 2.就业与失业登记工作。负责辖区内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档案托管和日常动态管理工作;受委托为符合退休条件
2、的失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承办流动就业人员的登记备案、合法权益维护和管理服务工作。 3.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负责收集、开发、公布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就业岗位;为辖区内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组织转移就业,提供求职、招聘信息查询和职业介绍服务,指导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为辖区内灵活就业人员代办各类社会保险、代管劳动人事档案等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进行再就业优惠证的申请初审、发放及日常管理工作;承办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资格初审认定工作。4.进行就业援助。负责辖区内“4050”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享受低保人员、农村贫困户劳动力等特殊就业困难群体的调查、登记、建档、统计和跟踪服务管理等工作,掌握动态变
3、化情况;承办就业援助具体工作。(二)承担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1.负责接收、管理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劳动人事档案,建立基本信息库和工作台帐。 2.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和发放工作;跟踪了解退休人员健康和生活等状况;帮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请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津贴。 (三)开展劳动保障宣传咨询、协助信访和劳动监察工作 1.负责宣传国家、省和地方有关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政策,提供政策和业务咨询服务。 2.承办辖区内劳动保障方面的来信、来访登记处理和上报工作。 3.协助示范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展劳动保障执法监督检查,参与处理辖区内发生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和群体性突发
4、事件;协助推荐劳动保障法律监督员并协助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开展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协助监督劳动合同签订情况,逐步建立企业劳动保障诚信档案制度;助开展辖区内劳资纠纷的调解,排查跟踪劳动保障不稳定因素。(四)完成示范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镇办事处党(工)委、政府办事处交办的其他工作。第二章 业务流程一、就业服务管理(一)调查发布劳动力供求情况1.调查。一是全面调查。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按照城乡劳动力基本状况和就业岗位需求状况调查表要求对辖区内所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开展调查,全面摸清辖区劳动力供求具体情况,重点掌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确定重点援助对象。二是定期调查。每季度要有针对性地了解
5、辖区内劳动力供、求动态情况,重点是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和新办(扩办)用人单位的变动情况。三是挂钩调查。建立与重点援助对象和主要用人单位挂钩联系制度,随时掌握其变动情况。 2.建档。按台帐资料相关表格要求,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情况工作台帐,每季度对变动情况要更新一次。 3.统计上报。要按照要求,做好有关报表的统计和逐级上报工作。 4.信息发布。及时将收集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和用人单位空岗信息录入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并通过多种形式在辖区内发布。(二)就业与失业登记管理1.就业与失业登记业务流程。文件精神执行,农村居民就业与失业登记的业务流程可参照执行。 2.建立台帐和统计上报。按台帐资料相关表格要求,建立
6、城乡劳动力就业与失业工作台帐,每季度更新一次;做好有关报表的统计和逐级上报工作。 3.灵活就业人员的登记管理。 (1)按照劳动保障部的相关规定,灵活就业主要形式可分为:临时、短期、季节性就业;非全日制就业;派遣就业;自营(个体户)就业;自由就业;家庭就业;承包(发包)就业;兼职就业;独立服务就业;其他灵活就业形式。 (2)结合劳动力资源情况调查,了解掌握辖区内劳动力从事灵活就业情况,指导并受理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登记,建立灵活就业工作台帐。(3)宣传国家和省对灵活就业的政策,引导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提供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 (三)就业援助 1.确定就业再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城镇“405
7、0”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以及各地确定的其他城镇特困就业人员;农村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家庭以及各地确定需要援助的劳动力,包括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刑释解教人员。 2.建立台帐。调查掌握辖区就业再就业援助对象数量和基本情况,对自愿申请登记的援助对象,分类登记,逐人逐户建档立册,并建立就业再就业援助工作台帐。3.发放联系卡。向每位登记的援助对象发放就业优待联系卡,并告知援助对象有关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援助内容。 4.落实援助责任。与援助对象签订就业援助双向承诺书,将援助任务分解下达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中心,确保每名援助对象都有工作人员挂钩帮扶。 5.分类提供援助。根据
8、援助对象的困难程度,制订具体的援助计划。对“零就业家庭”和农村贫困户的劳动力等生活特困的就业再就业援助对象,要确保其在登记后1个月内实现就业再就业。其他非生活特困援助对象,承诺在登记后3个月内帮助其实现就业再就业。对在承诺时间未实现就业再就业的援助对象,要为其专门制定为期不超过3个月的就业计划,加大援助力度。 6.实行回访制度。对已实现就业再就业的援助对象,在其就业后的半年内每月应进行一次上门或电话回访,掌握其就业后的情况,帮助其稳定就业。 (四)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管理 1.再就业优惠证的受理、审核和发放程序,文件精神办理。2.做到每季度应跟踪掌握持证人员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再就业等情况,及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保障 工作制度 章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