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职业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职业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营职业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教学活动力;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第二章 学制年限第三条 学制。我校目前所设各专业基本年限为三年,五年一贯制各专业基
2、本年限为五年。第四条 学生在学制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内容,达到相应的学分,德、智、体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因其他原因,也可延长学习时间,但最长不超过五年。第三章 课程和学分第五条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课程分为: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习领域课程和延展性课程四类。每类课程又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一)必修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为使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二)选修课: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科学与人文素养限选课程,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开设的,可由学生根据
3、自身情况选择学习的课程。第六条 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集中进行的教学实践环节(如课程设计、实训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顶岗实习、军事训练等)和单独设置的实验(训)课。这些课必须设置相应的学分标准,并计入总学分。 第七条 学分是测量课程量的计算单位,是课程内容的量化表示,也是学生修读课程所需时间的反映。学校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各专业要从本专业的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出发,确定本专业教学计划中具体课程的学分数和修业期满的总学分数。第八条 每门课程学分以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的学时数为主要依据,以学期为计算单位。具体折算办法为: (一)理
4、论教学为主的课程,16学时或18学时折合1学分。(二)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如生产劳动、课程设计、实习、社会调查、毕业作业、顶岗实习、军事教育、毕业教育等以每周折合1学分计。(三)各类学制的学生应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总学分。文经艺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必须修满140学分,理工类各专业必须修满150学分。第九条 必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之间不能互相替代。第四章 课程考核第十条 学生必须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并考核合格,方可取得学分,考核成绩及学分记入学生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学生课程考核不合格(含因缺课、缺交作业被取消考核资格的情况),应按学校规定
5、参加重修重考。 第十一条 考核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具体形式由二级学院确定,并报教务处核准后执行。考核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可采用平时作业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期末考核采用闭卷、开卷、口试、实际操作、上机考试、大作业、调研(查)报告等形式。第十二条 考试课程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考查课程成绩的评定可采用百分制或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级记分制。两者的换算标准为:10090分为优秀,8980分为良好,7970为中等,6960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第十三条 考试课程的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一)平时成绩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到课情况及随堂测验、课堂提问、
6、辅导答疑等方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了解所给予的评定成绩。考查课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的听课、实验、作业、课堂讨论、辅导答题等方面了解的情况和测验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二)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综合性较强的实践环节的成绩由系(部)采用评阅、答辩等方式评定。(三)对于因考试方式改革而产生的成绩评定改革方案,由二级学院报教务处核准后执行。(四)凡是考核综合成绩达到60分或合格以上的,即获得该门课程的标准学分。 第五章选课第十四条 学生选课实行导师制,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课,未取得先行课程学分者,一般不得修读后续课。 第十五条 学生在每学期修读的学分平均以20
7、25学分为宜,以保证适当的学习量。公共选修课可跨专业、跨年级选课,但每学期修读的最高学分不得超过35学分。 第十六条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必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不必办理选课手续;凡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跨专业、跨年级选课等,都必须办理选课手续,未办理选课手续不得擅自听课。第十七条 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安排,专业选修课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安排。 第十八条 每学期结束前三周,教务处向学生公布下学期开设选修课的情况,供学生选课。学生要在学期结束前两周办理选课手续,填写“选课申请表”,以二级学院为单位汇总交教务处。不参加选修课考核,不能得该课程学分。不办理选课手续者,可自主听课,但不计学分。第六
8、章 学分置换第十九条 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学生持有效证明(省级及以上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水平考试或专业技能比赛获二等奖及以上者),可申请相应课程免修,经教务处核准后,可取得相应学分。办理课程免修手续,要在开学两周内提出申请,逾期均不予办理。 第七章 免修、缓考和重修第二十条 经认定,学生确已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该课程内容并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可以申请免修读过的课程或自学过的课程。学生每学期免修课程不得超过两门,具体办法如下: (一)学生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内向所在学院提出免修课程的申请,并填写免修课程申请表,报教务处核准执行。(二)学生因故不能参加免修考试,一律不得另行安排免修考试,并取消该
9、门课程的免修资格。参加免修课程考试成绩达到65分以上者,可获准免修,并取得该课程学分,登记其成绩。 第二十一条 学生不得申请免修“两课”、公共必修课、实践教学环节等,新生不得申请免听和免修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原则上不予免修,对于身体确实不适合进行常规体育项目锻炼者,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经所在学院同意、教务处批准,方可免修体育课程,成绩以60分记,有条件者可改修其它适宜项目。 第二十三条 学生因病或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正常的期末考试时,必须于考试之前出具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并填写缓考课程申请表,报教务处核准执行。缓考一律不单独安排考试,而需要在该门课程开设学期提出申请并参加学期结束考试。缓考不及格者,应重考。第二十四条 学生首修不及格课程学校提供重考机会。第二十五条 经考核或其他原因未取得合格成绩的课程,作如下处理: (一)选修课可重修也可另选; (二)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参加重修: 1. 必修课不合格者; 2取消参加课程考核资格者; 3考核作弊者; 4旷考者; 5体育课; 6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第二十六条 课程重修须由个人申请填写重修申请表,报教务处核准执行。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未涉及学籍管理与教学管理的事项,仍按现行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教务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