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实现单片机与PC串行双工通信.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实现单片机与PC串行双工通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实现单片机与PC串行双工通信.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XXXXXX 专业班级: 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 工作单位: XXXXXXXX 题 目:实现单片机与PC串行双工通信初始条件: 具备数字电路的理论知识;具备微机原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熟悉汇编语言编程技术;熟悉80X86的CPU结构和指令系统;熟悉相关常用接口电路的设计使用方法。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 分析设计原理,画出程序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代码,完成PC和单片机的串行双工通信,单片机的P1口接一共阴数码管,阴极接地。要求PC键盘每按“0-9”数字键能发送到单片机,并显示在数码管上,单片机
2、发送一串字符能显示在PC的屏幕上,采用查询方式。波特率为1200。在Proteus中画出电路图。2、 完成程序的仿真测试,并演示系统的最终运行结果;3、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按学校统一规范来撰写。 时间安排:(1)、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完成系统需求分析 一天;(2)、用Proteus实现系统原理图的设计、仿真和结果显示 三天;(3)、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及答辩 一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I1 芯片介绍11.1 89C51简介11.2 MAX232简介12 原理介绍22.1 串行通信介绍22.2 串行接口标准22.3 单
3、片机串口简介33 程序设计43.1 单片机串口编程43.2 程序流程图53.3 源程序64 Proteus电路制作84.1 Proteus简介84.2 电路图绘制85 Proteus仿真115.1 生成HEX文件115.2 Proteus仿真结果115.3 结果分析126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3参考文献14致谢15摘要单片机可以通过电平转换后和PC机进行串行通信,只要串口设定一致,单片机和PC机就能交换数据。通过Proteus可以对其进行仿真,Proteus中有串口器件,有虚拟终端,可以对PC机单片机串口通信进行仿真。关键词:单片机,PC机,串口通信,Proteus1 芯片介绍1.1 89C51
4、简介单片机的定义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功能I/O口等的基本功能部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又称MCU。这些也是计算机所拥有的基本部件,所以单片机就是一台微型的计算机,可以实现计算机的很多功能。本次课设使用的89C51是MCS-51系列单片机的51子系列。89C51片内ROM是4KB的闪速E2PROM,其结构、引脚和封装和其它信号基本相同。89C51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个8位CPU;一个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4KB ROM程序存储器;128B RAM数据存储器;可寻址64KB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B外部程序存储空间的控制电路;32条可编程的I/O线;一个可编
5、程全双工串行口;5个中断源、两个优先级嵌套中断结构。本次课设主要用到的引脚线是P3.0(RXD)和P3.1(TXD),两者分别是串行通信的接收线和发送线,通过它们可以和其它串行通信设备进行连接。PC机也可以通过串口将程序输入单片机。1.2 MAX232简介单片机和电脑用串口线相连接时要用到电平转换芯片MAX232。MAX232内部有电压倍增电路和转换电路,工作时需外接5个1uF的电容和+5V电源,实现TTL电平与RS-232电平双向转换,。一个MAX232可以连接两对收/发线,把通信接口的TXD和RXD端TTL电平(05V)转换成RS-232电平(-10V+10V),送到传输线上,也可以把传输
6、线上的RS-232电平转换成TTl电平送到通信接口TXD和RXD。单片机与PC机相连接时,单片机的RXD应连MAX232的R1OUT引脚,TXD应连T1IN,PC机串口的RXD应连T1OUT,TXD应连R1IN,这样MAX232就能在单片机和PC机之间完成电平转换,使单片机和PC机可以正常通信了。2 原理介绍2.1 串行通信介绍计算机之间有时需要交换信息,这种信息交换被称为通信。通信可分为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将数据各位同时传送的方法是并行通信,将数据逐位传送的方法是串行通信。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是串行通信。串行通信分为串行异步通信和串行同步通信两种类型,串行异步通信以若干位表示一个字符,通信时以
7、收/发一个字符为一独立的通信单位。异步传送的数据前面应加起始位,结束后应加停止位,形成一个完整的串行传送字符。串行同步通信串行同步通信就是去掉异步传送时每个字符的起始位和停止位,以一组字符组成一个数据块,在每个数据块前附加一个或两个同步字符或标识符,后面在附加校验字符。2.2 串行接口标准串行通信在电器连接上游串行接口标准,常用的标准有(1)RS-232-C接口标准;(2)RS-422A、RS-432A和RS-485接口标准;(3)20mA电流环接标准。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是RS-232-C串行总线接口标准。RS-232-C接口标准是美国电器工业协会(EIA)制定的,是一种在数据终端设备(Dat
8、a Terminal Equipment,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DCE)之间通信的链接标准。在有些短距离场合,计算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过RS-232-C接口连接。目前常用的是9针D型连接器,如图2.1所示。图2.1 RS-232C 9针D型连接器常用的引脚有3根,是接收数据 RXD,发送数据 TXD和接地GND。2.3 单片机串口简介本次课设用的89C51的串行口是一个可编程的全双工串行通信接口,它的功能很多,可以用软件编程来控制,它可以作为通用异步接收和发送器UART,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其帧格式可有8位,10位,11位,并能设置
9、各种波特率,只要编程就能进行设定,使用很方便。串行口的结构主要由两个数据缓冲寄存器SBUF和一个输入移位寄存器组成,另外其内部还有一个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和一个波特率发生器,波特率发生器是由T1及分频器组成,因此修改波特率时要修改T1的设定。在与PC机进行通信时,PC机发来的的串行数据是通过引脚RXD输入的。输入数据先逐位进入输入移位寄存器,再送入接收数据缓冲寄存器。在PC内接有PC16550串行接口、RS-232C连接器、EIA-TTL的电平转换器等设备,有两个串行口COM1和COM2留给用户,通过这两个串行口可以连接串行通讯设备如单片机等。3 程序设计3.1 单片机串口编程89C51串行
10、通信的方式选择、接收和发送控制及串行口的标志均由专用寄存器SCON控制和指示,其格式如表3.1:表3.1 SM0SM1SM2RENTB8RB8TIRI方式选择多机控制串行接收允许/禁止欲发的第9位收到的第9位发送中断有/无接收中断有/无SM0,SM1是串行口工作方式控制位。00方式0,01方式1,10方式2,11方式3。方式0是移位寄存器方式,方式1是波特率可变10位异步通信方式,方式2是11位异步通信方式,方式3引脚使用和数据格式同方式2,不同的是波特率可变。串行通信还要用到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中的SMOD位,SMOD=0时波特率不加倍,SMOD=1时波特率加1倍。本次课设使用的是方式1,
11、每帧数据为10位:1个起始位“0”,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1”。由T1提供移位时钟,波特率可变。波特率计算公式为:本次课设中设定单片机晶振频率为12MHz,波特率为1200,SMOD=0,则T1时间常数计算如下:X=230=E6H串行通信可采用两种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本程序采用查询方式。查询方式发送程序:发送一个数据发送一个数据查询TI发送下一个数据(先发后查)接收程序:查询RI读入一个数据查询RI读入下一个数据(先查后收)PC机上串口设置应与单片机一致。3.2 程序流程图程序先向PC机发送一段字符,再接收PC机发来的字符。发送部分流程图如图3.1所示:T1初始化,启动T1P1口清0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片机 课程设计 实现 PC 串行 双工 通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