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48课程学分:3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考核方式:考试首选教材:自编制定(或修订)单位: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制定(或修订)时间:2009.121、课程总述1.1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性质:本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着重介绍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和机械装配工艺。任务:比较系统地向学生讲解工艺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各要素在加工中的作用,对零件加工质量和效率的影响,选用及调整方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原则及编制规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根据具体需要加工的零件图纸和加工要求,正确编制加工工艺及选择合理的配置,调整相应的工艺系统。1.2与其他
2、课程的关系与本课程有关联的先修课主要有: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与本课程有关的后续课主要有:机床数控技术、机床电器控制等。1.3课程特点1、交叉学科:涉及力学、数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2、教学内容包括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等,是一门以设计应用工艺为主的课程。3、内容抽象,实践性要求高1.4教学总体要求学完本课程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的实现方法2、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及典型零件机械制造工艺3、掌握加工误差分析方法4、掌握保证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方法5、掌握专用夹具设计方法1.5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配制主要教学手段建议:面授,理实一体化教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环节配制:理论教学、课外作业、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面授课安排34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其中面授课是教学中的重要授课途径,本门课的面授课内容包括:(1)对基本内容进行讲解;(2)对重、难点进行分析;(3)对自学内容进行提示、归纳、总结。1.6教学总学时分配本课程共48学时, 理论教学34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10学时,实验4学时。表一:各章节学时分配表序号内 容理论教学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学时实验学时备 注1精密和特种加工42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104有条件时则采用4课时现场理实一体化教学,否则进行理论教学3机械制造精度的实现824机械加工误差分析45机械加工表面质量26专用夹具设计6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制造工艺学 机械制造 工艺学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