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范与工作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范与工作制度.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服务规范及监督制度一、门诊1、文明行医,热情、礼貌服务。对病人及时正确诊治。合理用药,不拒绝、推诿病人,不开人情处方和诊断证明。2、门诊病历、处方、各种检查申请和门诊日志书写要符合有关规定。3、定期对门诊疑难危重病人进行讨论。二、护理1、护理人员切实做好基础护理、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和生活护理。2、认真执行医嘱和护理操作常规,要做各种护理登记。严格执行护理交班“三查七对”制度,对危重病人做到床头交班,对一级护理病人,做到了解所患疾病和目前病情变化。3、建立护理查房制。做到五查:查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表格书写、差错事故发生本、交班本。4、认真做好病区药品、器材、物品的领发、保管。四
2、、医技1、按照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分工去做,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主动配合临床,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扩大业务,提高工作质量。2、各种检查报告单书写正规,主动收送,报告及时,数量准确,字迹清楚,做好各种登记。3、各种医疗仪器应定期保养维修。4、不使用假、过期失效药、淘汰药。5、药房配方人员,要严格处方审核制度,对错误处方及错误药物差错进行登记。6、严禁无处方发药现象。五、消毒隔离1、疫情报告准确、及时,不漏报和重报。2、注射、换药室、静脉操作等要严格无菌和按规程操作。3、注射器、化验采血针、针灸针、压舌板等实行一人一份一次制度。4、供应室严格按照污染、消毒物品分放,按规定消毒,并
3、注明消毒日期。5、全科要做好疫情报告制。六、监督制度1、能严格按照医疗规范操作、治疗,得到广大患者好评,站内按照奖励条例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2、医护人员不按规程接诊和处治病人,造成差错,甚至事故者,按站内工作管理制度处理,情节严重者,报上级有关部门处理。3、站内成立药品管理小组,负责对药品的采购,药品质量、价格的把关,如果发现有违纪行为,严格按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给予处罚。工 作 制 度一出诊工作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站要有出情况记录。2按照工作要求,做好随时出诊的准备,接到出诊要求后及时出诊。3出诊携带必要的医疗用品。4工作热情,尽职尽责,做到诊断正确,用药合理,病历、处方书写规范。5严格执行诊疗常
4、规,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对病情严重患者及时联系会转诊。6出诊完毕及时返回工作岗位,严禁工作时间从事其它活动。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加强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疗安全的意识和观念。2认真执行各项核心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健全医疗事故、过失登记报告制度,制定医疗事故预防及处理的预案。3定期检查分析医疗安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一切不安全的因素,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4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改善服务态度,保证医疗安全。5社区卫生服务站要与所有工作人员签订医疗安全责任状,把医疗安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与奖金挂钩,做到奖惩分明。6发生差错,首先组织讨论,本着实事求是的
5、科学态度,认真调查、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认识。7发生医疗纠纷时,应主动解决,如有困难,及时报站长处理。8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经事故鉴定组织鉴定,一旦事故结论成立,则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三 .全科医疗诊室工作制度1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门诊应由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经过全科医学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应诊。2全科医疗诊室诊疗方式为日常门诊、电话预约上门服务和出诊等,对门诊就诊的急、危、重症病人开展转诊工作。3全科医疗诊室一人一室,尊重病人的人格,保护其隐私,正确恰当的处理好病人对病情的知情权、对接受治疗的选择权,对急危重症病人除施以积极救治和转会诊外,全科医生有对病人及家属等告知和签字的责任。4开展
6、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口头宣传,发放健康处方。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四. 首诊医生负责制1凡第一个接待病人的医生称为首诊医生。2首诊医生负责接诊病人的诊断、治疗及相关记录。首诊医生为法定传染性疾病的责任报告人。3对一次就诊不能确诊的病人,首诊医生应向病人解释清楚并预约下次就诊时间及相关检查。对二次就诊仍不能确诊的病人,首诊医生应主动转诊上级医院。4对确系专科疾病病人,应耐心向病人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科室。在未明确收治科室时,首诊科室和首诊医生应负责到底,严禁相互推诿。5如遇复杂病例(重危或多发伤),需两科或更多科室协同抢救
7、时,首诊医生应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并做好抢救记录。6如患者确需转院,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医生负责按有关规定联系安排,并要落实好接收科室/医院后方可转科/转院。五. 首诊测血压制度1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2门诊及随访时应备有立式水银血压计和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3接诊医生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应给予测量血压,并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病历、门诊病人登记本及随访记录中。4凡测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应将其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高血压病史等内容记录到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并进行随访跟踪。5 对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的,应将其纳入本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体系,根据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方案
8、要求,积极开展高血压病专科门诊及社区高血压健康促进干预,实施动态管理。六 .注射室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各种注射按注射卡或医嘱执行,按用药要求,对有过敏反应的药物,注射前必须作过敏试验。2注射中及注射后应密切观察病人情况,一旦发生过敏或其他注射反应和意外,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并报告医生。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衣帽整齐,带口罩,使用注射器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注射器用过后进行初步消毒、毁型,统一回收。无菌物品定期更换。4备齐抢救药械,并置于固定位置,专人管理,定量储存,定期检查,用后及时补充更换。5每天做好室内清洁卫生,按时进行紫外线消毒并有记录,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进行细
9、菌监测。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七. 输液室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应戴帽子、口罩。2输液病人均需使用输液卡,认真、详细记录病人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加药时间及加药者签名。3备齐抢救药品,抢救器械放于固定位置,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病人关心体贴、耐心,避免发生争吵和纠纷。5输液按医嘱执行,对易致敏药物按规定做好过敏试验并记录。6经常观察病人输液中的情况,发现病情变化或意外及时报告医师处置。7加强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给予解释、疏导,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8
10、输液病人不得擅自离开输液室,避免发生意外事故。9交接班时,交班者和接班者共同对输液未结束的病人进行床(椅)边交接,密切了解病人的病情和输液情况。10配有冷暖设备。八. 抢救室工作制度l备齐规定的抢救器械、药品、物品、敷料等,保持效能良好,定点放置,有明显标记,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2每日检查、核对一次抢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并记录,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3参加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4认真执行医嘱,严防差错事故。抢救过程中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要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医师要及时补开医嘱。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正确地进行治疗和护理
11、工作,并详细做好各项护理记录。5保持抢救室清洁、整齐。抢救工作结束后,抢救室要彻底清扫、消毒。每周应大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6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要做现场评估和抢救登记,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九. 家庭医生服务制度1家庭医生是指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2由于特殊原因家庭医生不能出诊时,应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其他医生出诊。3因年迈、体弱、产后等不便需在家康复、治疗者,在家属或本人同意下,医护人员按需安排出诊。4对80岁以上的老人、患慢性病老人、康复期病人或合同服务签约的居民,社区医护人员根据需要和预约上门巡诊,了解病人一般状况、用药效果、康复情况,指导其饮食、治疗与康复方法。5医务人员常规出诊前应更换清洁工作服装进入患者家庭。6常规出诊前预约患者,医务人员进入患者家庭前,要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7医务人员提供服务时要体现人性化服务。8向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用药、患者的反应以及要求等要做记录。9医护人员不能借出诊之机,办私事牟私利,对收取费用必须付给患者和居民正规收据,严格按标准收费。十. 家庭病床工作制度1认真执行与家庭病床相关的程序、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2建立家庭病床登记制度。家庭病床工作人员要严格审核病人或其家庭提出设立家庭病床的申请,不符合条件者不予设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