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现代农业规划.doc
《成都现代农业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现代农业规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家解读成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昨(29)日,成都日报对成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7年)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全市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省、市农业专家纷纷对规划发表了看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跃建:今后10年农业发展有了方向相关新闻 年目标 西部第一 全国领先成都现代农业冲刺“西部第一”定位都市型农业10年让农民收入翻番成都拟打造“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规划以城乡一体、分工协同、梯度推进的发展战略,将成都市的农业划分为以优化环境、美化城市、发展景观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圈(一圈层),以发展生产、改善生态、实现标准化和精品化优质高效农业的近郊农业圈(二圈层),以发展生产、改善生态、兼顾休闲、
2、突出规模和绿色(有机)农业的远郊农业圈(三圈层),既兼顾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又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了一、三次产业协调联动,这样的空间布局很好地贯彻了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今后10年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吕火明:将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作为一个千万人口特大型都市,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都让成都市有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潜力。此次的规划具有产业融合发展、功能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兼顾了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目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必将促进成都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使成都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动
3、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晓鸣:规划表现出战略性、前瞻性当前,成都市正处于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向纵深推进的宏观背景下,成都能否尽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而且必然会对成都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此次规划不仅有目标,有定位,还有具体的发展行动计划,充分表现出了应有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特征。四川农业大学校长、教授杨文钰:三大“增长极”可作全省示范“增长极”理论主张运用政府干预的手段,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或给予优惠政策,培养有示范和带动力的新亮
4、点。此次成都市提出三大现代农业“增长极”,对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不仅适用于成都,对整个四川省都有示范带动作用。(记者 陈泳)【发展定位】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总体定位,成都市将打造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区、西部农产品加工中心、西部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和西部现代农业科技转化中心。【发展目标】到2017年,成都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达到5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10元;科技进步贡献率57%;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7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40万千瓦;耕地有效灌溉率达98%;单位耕地创造农业产值13000元
5、;农副产品加工产值245亿元;主要农副产品加工率达78%;休闲观光农业吸纳就业45万人;休闲农业旅游收入36亿元;森林覆盖率达39.4%。(记者 陈泳 谢明刚)昨日,由成都市农委、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比尔农业科技咨询中心共同编制的成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082017)正式出台。据悉,这是成都市今后10年现代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从全市农业生产布局、产业打造、农产品加工物流以及今后增长潜力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规划,将按照“全域成都”发展理念,坚持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构建成都现代农业,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现
6、代农业示范带动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导区的目标。布局规划错位发展各圈层都有侧重在规划上,记者看到,今后全市将按照一、二、三圈层的功能和城市发展定位,进行农业布局的错位发展。据悉,第一圈层为城市农业布局,以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服务城市、美化城市为主,发展插花式、镶嵌式景观农业,重点发展城市景观农业、农业主题公园、市民农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会展农业等;第二圈层为近郊农业布局,将以生产和辐射功能为主,兼顾生态、生活功能。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绿色蔬菜、高档苗木花卉、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物流等产业,使之成为成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先导示范区,在承接一圈层和成都外部技术、资金、资源辐
7、射的同时,带动远郊农业圈层发展;而第三圈层为远郊农业布局,将以生产和生态功能为重点,兼顾生活休闲功能。优先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形态。除了圈层的分布,规划还按照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分为了4个区域:成都中部平原优质高效农业区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包括新都、温江、郫县、新津的全部以及部分区(市)县的“坝区”,是成都市现代农业的“精华”地区,将重点发展优质粮油、优质畜禽、绿色蔬菜与食用菌、高档苗木花卉、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物流等产业;成都西部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丘陵特色农业区将重点发展生态猪禽、特色水果(猕猴桃)、优质茶
8、叶、名特水产(冷水鱼)、珍稀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以及休闲观光旅游业;成都西部龙门山脉山地生态农业区包括都江堰虹口乡、龙池镇,崇州鸡冠山乡、大邑县西岭镇、花水湾镇等,将重点发展经济林竹、道地药材、优质茶叶、山林柴鸡等特色生态农业以及山地森林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业,同时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涵养水源、保护珍稀动植物,为成都市构建重要的生态屏障;而成都东部龙泉山脉丘陵特色农业区则重点发展伏季水果、蔬菜(食用菌)、优质粮油、优质猪禽等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产业规划围绕特色 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对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今后的种植业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在充分考虑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的前提下提出
9、了发展目标和具体的产业布局。据悉,遵循“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到2017年我市粮食将稳定在680万亩,产量提高到280万吨;建彭州外销蔬菜、双流设施蔬菜、新都加工专用蔬菜、郫县精品蔬菜、金堂城市蔬菜5个万亩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在都江堰和彭州建猕猴桃科技产业园和以基因库为载体的猕猴桃主题公园;在龙泉山脉沿线建设以枇杷、水蜜桃、早熟梨、葡萄为主的伏季水果科技产业园;在金堂、大邑、青白江、郫县等发展草腐、木腐和珍稀食用菌;在温江、郫县、都江堰、崇州建设花卉苗木生产基地23万亩;在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低山丘陵区建优质茶叶基地35万亩;发展中药材25万亩;工业林笋用竹313万亩。在养殖业方面
10、,规划强调了“生态环境可容纳”和“优质安全”两个概念,将建立生猪、家禽、水产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并严格控制养殖业污染,实现达标“零排放”。据悉,到2017年,我市生猪年出栏数将增加到1500万头,家禽年出栏达到160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18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达到52亿元。同时,严格划定了“禁养区”,包括6个城区和绕城高速公路环线以内的其他区域、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河流控制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及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人口集中区域等。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规划确定将在优势农产品集中区域建立农产品集中加工园(区、点),通过鼓励和扶持副产品
11、加工利用,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同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优质农产品国家、省级品牌,建立农产品加工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力争到2017年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45亿元,主要农副产品加工率达78%。据悉,此次的规划还首次提出了明晰的现代农业物流业分步实施目标,将通过10年努力,把成都建成西部农业物流中心、四川最大的农业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到2010年完成彭州濛阳农产品交易中心和龙泉驿聚合果蔬配送中心、农产品流通及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平台建设;到2015年完成双流白家、青白江清泉、郫县安德、邛崃临邛和金堂淮口5个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初步形成现代农业物流网络体系;到2017年10个配
12、送中心建设全部完成,形成资源配置合理和功能协调有序的农业物流服务网络。行动规划八大计划 现代农业上台阶发展目标确定了,关键是要落到实处。规划提出了八大具体的行动计划一是农业科技行动计划,将依托在蓉的科研院校,抓好一批面向农村、农业的重点试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等研究开发平台,到2017年,引进和培育一批增产幅度在510%以上的优质品种,年转化推广500万亩以上,主要品种更新换代12次,同时示范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2030项,建立810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二是品牌农业行动计划,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为基础,到2017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 现代农业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