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优秀扶贫调查报告.docx
《2023年优秀扶贫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优秀扶贫调查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优秀扶贫调查报告 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开发经济,本文将介绍2023年优秀扶贫调查报告。 2023年优秀扶贫调查报告(1) 一、基本状况 青山镇地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位于普安县南部,东距晴兴高速18公里,北距镇胜高速40公里、南距南昆铁路清水河站35公里,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普安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黔府函202316号),原雪浦乡、青山镇合并为青山镇,合并后全镇国土面积254.8平方公里,耕地13.98万亩。辖11村2社区,总人口6.4万人。 二、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状况 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仔细实行中心、省、州、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支配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
2、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机制创新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全镇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肯定成效。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包村(社区)领导分别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印发了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考核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措施,指导规范全镇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 (二)深化摸底调查,扎实精准识别。刚好支配部署,明确包村领导为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村(社区)严格根据识别标准,本着真扶贫、扶真贫、见实效原则,组织五人小组人员和包村组干部深化村组,按六看法逐户见面,逐户识别,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4次全面系统的回头看。通过精准再识别
3、,落实回头看,确定最终进入系统精准贫困户1822户5532人。 (三)抓实精准对接,推动扶贫行动。实施以党建帮扶、结对帮扶、产业带动、救助保障、搬迁脱贫、合作社组团等措施开展扶贫行动。一是党建扶贫促进行动。根据上级支配部署,结合实际,特地组建了5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组,成立了13个联合党支部,镇党委下派5名副科级包村领导到5个贫困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每个贫困村重点培育种养殖业农村致富带头人2户以上。二是救济救助保障促进行动。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连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特殊是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的兜底功能。2023年将符合条件的122户188人纳入相应的城镇低保,454
4、8户6824人纳入农村低保。三是技能培训发展产业行动。组织镇村干部和产业脱贫户代表20人到镇域各种养企业和合作社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讲解传授种养技能,强化农+合作社、农企对接。推动三变四化建设,让贫困户有肯定稳定收入。到村(组)开展共商工作,培训种养殖累计541人次,发放种养殖技术资料1160份。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业。截至目前,全镇发展烤烟种植户2387户(其中:精准扶贫户642户2889人,签订种植合同6092亩,预料实现产值1500万元,户均预增收30000元以上),2023年在稳定现有烟农的基础上突出向烤烟能手、优质生产基地集中,并扎实推动集群式烤房、烟水、烟路、烟机、烟地配套
5、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收烟8万担优质烟叶;草地畜牧业实行品改繁殖,瘦育肥饲养黄牛等方式养牛,以分散厩养为主,培育10头以上养殖大户50户,全镇牛饲养量达到3500头,出栏2000头。发展规模养羊21户。发展规模养猪(50头以上)20户,实现年出栏生猪10000头,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夫收入。林果产业在接着抓好核桃种植管护,组织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加农户合作,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发展蔬菜、特色水果、百合、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增加农夫收入。带动农户627户2479人,其中,精准扶贫户286户1231人,为走稳产业发展脱贫一批路子奠定扎实基础。四是住房保障促进行动。按优先建卡贫困
6、户,保障农村低保户,照看重点优抚对象,兼顾其他贫困户的原则。建成小康房67户。确定2023年危房改造任务502户,目前已完成357户。其中:建卡精准贫困户178户。 (四)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精准助力脱贫。主动探究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思路,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以期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等问题。按三帮共商队伍工作法(即镇党政主要领导一帮共商队伍、 13个共商会一帮共商队伍和 五人小组结成联系对子一帮共商队伍)机制,以五共工作法为抓手做实群众工作,用实惠政策帮他们算好脱贫发展的账,把要我搬变为我要搬。截至目前,召开易地扶贫共商会61次,发放易
7、地扶贫相关宣扬资料9000份。同时,依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评议公示,组织人员成立调查核实组下到各村(社区)逐户开展走访调查,核对搬迁对象名单、家庭信息,确保搬迁对象信息精确完整、真实牢靠。确定 十三五期间搬迁439户1780人。截止目前,2023年有二道岩、高林、三冲寨、打磨沟、窑湾、倒马坎等6个自然村寨作为易地扶贫整寨搬迁实施点,总计195户839人。 (五)干部驻村帮扶,充溢扶贫力气。我镇结合联系服务群众五个一工作法(即一名领导、一帮队伍、一台车子、一块阵地、一笔经费),根据州、县派驻工作队不重合的原则,实行领导包村(社区)、工作队驻村和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实行定点、定人、定时、定责帮扶,落实
8、了600余名干部进村入户履行帮扶工作职责,确保了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相识不到位,合力未形成。一些部门和干部潜意识没有把心思用在扶贫工作上,甚至对究竟扶谁,怎样扶尚未完全搞清晰。对于产业到户不热心,感到落实、实施难度大,不愿投入精力抓落实。派驻的部分扶贫工作队则认为,工作队是到镇入村帮助当地政府、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希望得到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和协作,对目前的现状觉得工作无动力、无信念,感到彷徨和无奈。合力攻坚的氛围未形成。 (二)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养低、思想保守,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国家诸多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使部分贫困
9、户产生了严峻的依靠思想。在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们发觉,少数贫困户,当问及准备发展啥产业、如何发展拔穷根时,则毫不犹豫的说:我现在是三无,无钱、无劳力、无技术,啥都搞不成,你们既是来扶贫的,请你们给我支配低保。二是就业观念严峻落后。相当部分的贫困户处在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来的状态。以全镇开展的产业脱贫户到镇域各种养企业和合作社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讲解传授种养技能为例,一些贫困户不参加或主动性不高,认为搞种养殖没多少收入。 (三)社会参加度不高,氛围不浓。一些集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老板的社会责任感不强,没有主动参加社会扶贫的意识,特殊是对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新建产业爱好不浓,对社会扶贫的相识模糊。
10、四、下步工作建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要深化相识,增进共识。一是开展对县、镇村干部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培训。首先培训要开宗明义,着重解决对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和要求理解不透,无从下手的问题。其次是通过培训增进共识,要从根本上杜绝各吹各号、各唱各调的问题发生。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要制定更具操作力,详细化的考核措施,实行考核积分制。三是注意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扬政策,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妙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加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念。 (二)加快推动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强化和上级部门以及企业的对接,加强贫困户中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广度和力度,提高职
11、业技能,增加就业实力。 (三)共商、共谋乡村发展倍增。围绕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学校、村企合作以及电商平台+贫困户等方式,以三变、四化、五共、六攻工作法为抓手,扎实推动乡村发展倍增安排各项工作,着力推动贫困户脱贫工作和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增长。 2023年优秀扶贫调查报告(2) 扶贫开发工作是促进农业增产,加快农村改革,实现农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驾驭扶贫开发工作进展状况,了解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紧紧瞄准贫困人口,以削减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重点,主动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不断加大扶贫开发
12、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增加贫困对象的自我发展实力,探究与化隆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工作新模式,扎实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就对全镇扶贫开发进行的调研状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xxxx镇基本状况 xxxx镇位于化隆县东南部黄河沿岸,离县城25公里,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气候相宜,属化隆县三大川水乡镇之一,也是化隆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全镇共有25个行政村,86个社6871户,总人口3.13万人,有回族、撒拉族、汉族、藏族、东乡族五种民族,少数民族占90.6%。全镇总耕地面积为xxxx01
13、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72亩,农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兼温棚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经济第三产业收入占48.6%,以农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收入占收入占33.33%,以拉面经济为主的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夫的主要收入来源。 历年扶贫工作进展状况: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xxxx9年我镇主动争取在唐寺岗、牙目、桥头、东五、下四合生、朱乎隆六个村的实施了整村推动项目,涉及农户744户,发放扶贫资金372万元;xxxx3年在xxxx街、阿化、西滩三个村种植薄皮核桃1300亩;xxxx4年依据青海省农村牧区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镇通过行政村申请、政党政班子会议探讨,上级扶贫部
14、门审核确定了上四合生、牙路乎、关巴、东六、东七、xxxx街、阿化、西滩8个行政村为贫困村,xxxx3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在2736以下,贫困率均在42.5%以上。通过农(牧)户申请、村(牧)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牧)委会核实、镇政府审核,确定了贫困户1355户(5257人)。对全部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工作;xxxx年年初对贫困户数据进行了更新,初步确定了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 二、取得的工作成效及阅历 近年来,我镇根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原则,扎实开展我镇解困脱贫工作。主要做法:1、加大宣扬力度,是搞好扶贫工作的前提。按方案宣扬,镇、村分级召开贫困户认定动员大会,宣扬
15、扶贫政策和扶贫方案。对外出打工及未能到会的群众,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等方式做好宣扬,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户晓,营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参加、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2、正确决策、科学决策是扶贫开发胜利的关键。深化调研,方案制订科学化。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动身,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规划。填好扶贫对象基本信息表,重点弄清家庭人口、收入来源、支出负担、存款或负债额度、致贫缘由、脱贫依靠等问题;建立特地数据库,对全部认定的对象,将搜集到的状况进行信息录入。通过深度分析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依据其家庭实际,综合考虑所在村社相关状况,明确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优秀 扶贫 调查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