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关于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区是一个农业大县(区),也是全国闻名的粮食产区和制种基地。全区有18个乡(镇),245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346435人,土地面积 42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62万亩,近年来农业主要以玉米制种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42万亩。至xx年底,全区拥有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 34800台,其中拖拉机12727台,农机总动力达54.5万千瓦,农机总值达4.35亿元。去年以来,道路交通平安法实施后,随着农用运输车移交,农机平安监理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特殊是如何加强对拖拉机的管理,是目前摆在广阔农机监理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一、我
2、区监理工作的基本状况至xx年上半年,全区有注册登记的拖拉机4883台(大中型161台,小型4722台),联合收割机3台;拖拉机驾驶员3966人(g658、 h3308)其中有497人持g照驾驶农用车。拖拉机入户率(占拥有量1xx台的)为38.3%,驾驶员持证率为39%,从xx年到xx年,平均每年动员拖拉机入户200台,拖拉机检验900台,驾驶员审验1200人,入户率、检验率、审验率、持证率平均为 30-40%。xx年上半年完成拖拉机入户108台,拖拉机检验500台,换旧牌242台,动员组织驾驶员参与持证培训83人。检验率为10.2%,入户率为49.9%、持证率为39.6%。从xx年至xx年全区
3、共发生农机重大事故18起,死亡18人;一般事故36起,重伤28人,其中拖拉机重大事故8起 8人;一般事故21起重伤20人。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的农机事故,事故率呈下降趋势。××区每年新购置拖拉机200台左右,拖拉机增长速度为2 %,新车入户率为50%。从我们驾驭的状况表明;近三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夫从购置拖拉机到农三轮,逐步更新换代,发展到目前基本以中、大型四轮农用运输车为主,农村运输基本被农四轮所替代,拖拉机变为耕、耙、播等农田作业的工具。二、农机平安监理面临的问题随着道交法、行政许可法、农机促进法、道交法实施条例以及温总理签发的412号令、农业部的
4、两规定、两规范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农机管理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理顺了拖拉机管理的关系,农机监理机构的行政执法地位得到了认可。然而,农机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在张掖市乃至全国普遍存在,在些问题干脆影响到农机平安生产,影响到农机平安监理机构的生存和农机监理事业的发展。1、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农业增产和农夫增收供应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农业机械特殊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假如管理不严和操作不当将会对四周人员、财产、环境造成损害。××区在80-90年头,农机事故年死亡人数在10人以上,不但造成农夫家破人亡,而且引发农户之间、家庭
5、内部的冲突与纠风,也是社会担心定的因素之一,拖拉机经营户相对都是比较贫困、家庭条件普遍较差,也是农村中的弱势群体,无力担当因事故造成的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平安问题引起了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农机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削减,重特大事故得到了有效限制,但目前引发农机事故的平安隐患依旧存在,有三分之一的拖拉机常年失修,平安设施残缺不全,无灯光喇叭、制动不灵、方向盘间隙过大、连结不牢等技术状态较差,再加上无照开车、违章作业等,农机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农机事故依旧是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的重大隐患,农机监理责任重于泰山,任重而道远。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
6、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机平安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一是社会进步、城乡发展、农村综合经济实力上升后,农夫对经营农业机械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六、七十年头的手扶机到小四轮拖拉机再到三轮农用车、四轮农用车,农夫不再是以满意农田作业而购置机械,而是由农机市场为导向,市场引导农夫购置适用的农业机械,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定要求,所以在农夫的意识中,拖拉机不再是一种先进的机器,只是一件农具而已,所以拖拉机的增速为每年200台左右,农用车的增速为每年280台,因此农夫对拖拉机入户、检验和学习驾照的意识不强。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种植青一色的制种玉米,农产品运销没有作业市场,而且农业运输被农用车
7、所替代,拖拉机仅仅作为纯农田作业的机具,一年的出勤率按农夫常言说的“牛-55用的50天”,出勤率低,春种夏收后,“刀枪入库”,所以拖拉机不上马路,基本活动在田间地头,监管的难度特别大。3、拖拉机费负较重,机手违规现象突出。由于拖拉机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每年上路行驾、作业的时间短,收入低,而且都是自用为主,按现在的负费项目,养路费400元/年,年度检验费25元,第三者强制保险费210元,无形中增加了农夫的负担,有的一年的收入不够交养路费。为躲避交费,加之监管不到位,车主不愿登记、挂牌、考证,也不愿参与年度检审验,“黑车非驾&rd
8、quo;现象越来越多。4、农机平安性能逐年下降,平安隐患加大。目前,机型陈旧、运用年限过长、技术性能差、故障多是普遍现象,由于没有一套详细的适用的报废措施和适当的补贴政策,农夫又舍不得卖“废铁”,于是尽管技术状态差,仍凑合运用,再加上驾驶员平安意识差,重收入、轻平安,重运用、轻保养,带病运行,后患无穷。5、农机监理手段落后,服务不到位。拖拉机年度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平安责任很重的一项重要工作,多年来始终延用一看、二蹬、三听的方式很不肃穆、很不科学,导致了农机驾驶人员对监理部门产生误会,认为农机监理的入户挂牌、办证、检验就是为了收几个钱,只管理不服务,特殊是驾驶员培训中
9、的办人情证现象,使农机监理工作失去了服务的性质,也失去了农机户的信任,我们的工作也会失去社会的认可。6、农机管理部门机构臃肿,经费短缺负担重。xx年一来,农用车的兴起和兴盛,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农用车的管理上,而放松了自己已原有的基本的管理对象拖拉机。丢了自己的“自留地”,种了别人的“责任田”。在农用车兴盛时期,经济收入年年上涨,农机部门的“声望”也高了,人员增加、财政统筹、费用削减,但都没有对农机部门造成任何影响,农机部门全员上阵搞监理,全区农用车入户率达到85%以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11月16日农用车
10、移交后,农机监理收费大幅度削减,收费总额由去年的98万元削减到今年的10万元,办公经费特别惊慌,每年局系统正常运转需40万元,今年缺口在30万元以上,尤其是近年来接连安排来的8个复退军人全靠业务收费支付工资,再加上其他人员的预算外工资、车辆消耗等,经费特别困难。 7、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名存实亡。八十年头国家支持兴办的乡镇农机站,经过几年的城镇化建设和企业改制、撤拼等,已没有服务项目和资产了,乡 (镇)农机专干归乡(镇)管理后,基本从事乡镇的中心工作,农机工作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乡、村、社三级管理缺腿。所以目前农机监理工作只靠农机管理部门单兵作战。8、农村各种税费的减免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夫
11、对农机监理收费不情愿,不支持,工作难以开展。三、加强农机平安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1、建议健全政策、法规。道路交通平安法只规定农机监理机构担当对上道路拖拉机审查登记、牌证核发、年度检验、操作人员的考证,而拖拉机的道路检查权、违章惩罚权、事故处理权交给了公安交警部门,没有明确行政许可监督权,造成许可发放与许可行为监督的脱节。2、争取早日将农机监理机构明确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人员按国家公务员来管理,并依据事业的须要确定人员编制,人员工资及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之内,由财政全额拨款,以稳定农机监理队伍,保障农机平安生产。3、加强农机平安宣扬,开创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以有关法律、法规、事故案例、
12、农机方面的惠农政策为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或在农机人员相对集中的乡镇村社,作业场所,实行多种措施对农机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宣扬教化;在学生集中的乡村学校,以举办农机平安教化讲座、播放农机平安学问录像等方式教化学习提高平安意识;利用各种宣扬材料等方式扩大宣扬范围,使全社会都了解农机平安监理的重要性。4、强化服务,提高农机监理的总体水平。农机监理的工作特点和社会性质确定了其职业道德,必需一心一意为广阔人民群众服务为宗旨。要抓好农机监理队伍建设,从实施规范管理入手,内强素养,外树形象。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实力。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自身执法行为。围绕依法行政、文明监理、优质服务这一主题,健
13、全和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规章制度,使每个工作环节都有章可循,整个工作程序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文明服务,热忱耐性地解答农夫群众的询问,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三是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亲密与广阔农机人员的关系,增进感情而有利于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5、严格执法,订正违章,确保农机平安运行。大力开展农机平安生产大检查工作,强化农机执法力度。要针对农村面大、量广农机分散和流淌作业的特点,常常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化农村道路、田间场院进行平安检查,查纠违章违法行为,消退事故隐患,预防和削减农机事故的发生。6、开展农机普查工作。要利用农闲季节,对全区拖拉机的拥有状况、运用年限、拖拉机技术状态作一次全面的普查清理,全面弄清拖拉机的基本状况,一些不须要纳入管理的手扶拖拉机、频临报废的拖拉机要列在登记范围之外,对大中型拖拉机要全面纳入管理,并抓好新购置小型拖拉机的牌证管理,逐步提高入户率、检验率。7、结合“阳光工程”,争取资金开展对农机人员的技术培训,降低收费标准,减轻农夫负担,无偿为农夫群众供应驾驶技术、修理技术的培训,淡化管理、优化服务,不断提高广阔农机人员的技术素养和职业技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限制150内